荷兰豆是蝶形花科豌豆属植物,一年生缠绕草本,高90~180cm。荷兰豆最早栽培的地区,是大约12000年前沿着泰国-缅甸的边境地带[1] 。荷兰豆(荷兰豆)并非产于荷兰,之所以被称为荷兰豆,乃是因为荷兰人把它从原产地带到中国。
目录
1哪些人不宜食用荷兰豆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品质更好的提高,但是在生活中日常的饮食也要做好选择,因为食物的属性不同对身体带来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荷兰豆。
副作用
荷兰豆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怀孕妇女、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食用荷兰豆。
通过对那些人不适合吃荷兰豆的介绍以后,相信我们都对荷兰豆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平时在食用的时候就能少了很多的顾虑,另外生活中我也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
2荷兰豆的形态特性
植株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高90~180cm,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
叶片特征
叶具小叶4-6片,托叶比小叶大,叶状,心形,下缘具细牙齿。小叶卵圆形,长2-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托叶叶状,卵形,基部耳状包围叶柄。
荚果特征
荚果长椭圆形,长5~10cm,内有坚纸质衬皮子房无毛,花柱扁,内面有髯毛。荚果肿胀,长椭圆形,长2.5-10厘米,宽0.7-14厘米,顶端斜急尖,背部近于伸直,内侧有坚硬纸质的内皮;种子2-10颗,圆形,青绿色,有皱纹或无,干后变为黄色。花果期4~5月。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卷须为叶卷须,托叶呈卵形。花白色或紫红色、单生或1~3朵排列成总状腋生,花柱内侧有须毛,闭花授粉,花瓣蝴蝶形。
荚果长椭圆形或扁形,根据内部有无内层革质膜及其厚度分为软荚及硬荚。种子可呈圆形圆柱形、椭圆、扁圆、凹圆形,每荚2~10颗,多为青绿色,也有黄白、红、玫瑰、褐、黑等颜色的品种。可根据表皮分为皱皮及圆粒,干后变为黄色。根上生长着大量侧根,主根、侧根均有根瘤。因其性状多样且为闭花授粉,孟德尔将其作为遗传因子实验的作物。
3荷兰豆的生长习性
光照要求
荷兰豆属长日照植物。大多数品种在延长光照时能提早开花,缩短光照时延迟开花,但是有些早熟品种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一般品种在结荚期都要求较强的光照和较长时间的日照,但不宜高温,适宜在春夏季交替时期种植。
水分需求
荷兰豆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求较多的水分。种子发芽过程中,若土壤水分不足,种子无法吸水膨胀,会大大延迟出苗期。苗期能忍受一定的干旱气候。开花期若遇空气湿度过低,会引起落花落荚。在豆荚生长期若遇高温干旱,会使豆荚纤维提早硬化,过早成熟而降低品质和产量。所以,在荷兰豆整个生长期内,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旺盛生长,荚大粒饱,保质保量。但它又不耐涝,若水分过大,播种后易烂籽,苗期易烂根,生长期易发病。
土壤条件
荷兰豆对土壤要求虽不严,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新垦地均可栽植,但以疏松含有机质的中性土壤为宜,在pH6.0-7.2的土壤中生长为宜。土壤酸度低于ph5.5时,易发病害和降低结荚率,应加施石灰改良。荷兰豆根系深,稍耐旱而不耐湿,播种或幼苗排水不良易烂根,花期干旱授精不良,容易形成空荚或秕荚。荷兰豆忌连作,一般至少4-5年轮作。
栽培及播种时机
荷兰豆按其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矮生、兰蔓生和蔓生三种类型。长江流域,春季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秋季栽培,8月中下旬播种。越冬栽培10月下旬~11月上旬陆续播种。北方一般春耕、夏收,也可利用于早春和秋季栽培。
4荷兰豆的营养价值
1.熟的干荷兰豆所提供的固体物、热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比熟的青荷兰豆多一倍,但是青荷兰豆所含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比干荷兰豆多。
2.每一百克熟荷兰豆可提供蛋白质8.5克,约相当于28克熟瘦猪肉所提供的能量,但按每一克蛋白质计算,荷兰豆所提供的热量比瘦猪肉多一倍。
3.在豆类中荷兰豆所含的钙和磷较低,因此在食用荷兰豆的时候需要用其他食物补充钙。含磷丰富的是动物性蛋白质、豆类和坚果,大量摄取这些食物的同时一定补充足够的钙,因为在钙摄入不足的时候,如果摄取大量的磷,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4.荷兰豆是铁的上好来源。
5荷兰豆的食用效果
1.防癌抗癌
防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合成,预防癌症的发生。
2.抗菌消炎
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效。
3.利肠通便
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益脾和胃,生津止渴,起到清肠利尿的作用。
4.提高机体免疫力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
标签:心理健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