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调味料,而胡椒所做出来的胡椒粉同样也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那大家知道胡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 录
1胡椒的营养分析
1. 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碱,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粗脂肪及可溶性氮,能祛腥、解油腻,助消化。
2. 胡椒的气味能增进食欲。
3. 胡椒性温热,对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并治疗风寒感冒。
4. 胡椒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解鱼虾肉毒。
5. 黑胡椒的辣味比白胡椒强烈,香中带辣,祛腥提味,更多的用于烹制内脏、海鲜类菜肴。
6. 白胡椒的药用价值较大,可散寒、健胃等,可以增进食欲、助消化,促发汗;还可以改善女性白带异常及癫痫症。
2胡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防止乳腺癌
胡椒子中含有一种名为“胡椒碱”的化学物质,该物质具有防止乳腺癌的功效。胡椒与姜黄(咖喱粉)搭配,其抗癌功效会更强。
2、防止衣物褪色
为了防止衣物褪色,在洗衣服的时候,可将一茶匙胡椒粉与适量洗衣粉一起加入洗衣机中。洗完之后,胡椒粉不会有任何残留。
3、亮白清洁肌肤
胡椒可以刺激血液循环,去除皮肤死亡细胞,使皮肤表层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
配方:1杯食糖、半杯无味按摩油、6滴橙味精油、一小撮胡椒粉,搅匀即可。洗浴时擦在湿润的皮肤上,擦揉后洗净。
4、治鼻塞防感冒
胡椒是一种天然的解充血药,胡椒中的化学物质可刺激鼻粘膜细胞产生稀释黏液,从而打通鼻子,缓解感冒症状。鸡汤撒上胡椒粉,是通鼻的完美食物搭档。
5、不同颜色特性有差异
黑胡椒、白胡椒和绿胡椒都是同一种植物的果实,可以交替使用。但是颜色不同,特性各异。黑胡椒味辣刺鼻;白胡椒味辣但香味稍淡;绿胡椒味道最淡。大众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相应的胡椒。
3胡椒能否治疗胃寒
胡椒有黑、白两种,性温味辛,它所含的胡椒碱、胡椒脂碱、挥发油等对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并治疗风寒感冒。此外,胡椒还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解鱼虾肉毒,保障胃肠道的健康。
黑胡椒温补脾肾的作用明显。吃用黑胡椒调味的菜肴,可以治疗因脾肾虚寒导致的拉肚子。感冒时,将黑胡椒现磨后泡红糖水口服,可治疗胃寒感冒。黑胡椒富含的维生素,还能有效缓解鼻塞。
白胡椒的味道比黑胡椒更辛辣,因此散寒、健胃功能更强。有些人容易肚子痛,是由于肠胃虚寒造成的,可在炖肉时加入人参、白术,再放点白胡椒调味,除了散寒以外,还能起到温补脾胃的作用。平时吃凉拌菜,最好也加点白胡椒面,以去凉防寒。
4黑白胡椒有何区别
1.加工上的区别
胡椒的果实在没有完全成熟时,其表皮是绿色的,此时把果实摘下来,放入沸水中浸泡5~8分钟,然后再放太阳下晒干或用火焙干,在这个过程中,胡椒果实会慢慢收缩并变成黑色,这就是黑胡椒了。黑胡椒磨成粉通常是粗磨,就成了黑胡椒粉。
等到胡椒果实完全成熟,变成鲜红色时,将胡椒果实摘下来除去果皮,再将留下的种籽晒干即成白胡椒。白胡椒磨成粉就是白胡椒粉,一般是磨成细粉。
事实上,除了白胡椒和黑胡椒外,还有绿胡椒和红胡椒,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也只是加工的方法不同。
2.味道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
黑胡椒的味道比白胡椒要浓烈许多,且香中带辣。但黑胡椒不宜煮的太久,因为黑胡椒中的挥发性物质较多,如果煮太久其香味和辣味都会挥发掉。
黑胡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温度越高味道越浓郁,因此最适合用来制作铁板类的菜肴,也适合炖肉、烹制野味和制作火锅。
白胡椒比黑胡椒味道上更加柔和、清香,且香味比较稳定,不易散失,是烹煮鱼,红烧菜肴的理想调味料。
3.功效上的区别
胡椒既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也具有一定药性,可以起到食疗的作用。但胡椒有黑白之分,不同种类适合烹调不同的菜肴,二者在营养和疗效上有什么区别呢?
从总体上来说,胡椒大部分都生长于高温和长期湿润地区,性味辛热,因此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比较强。生长地点越偏南方的胡椒,性越温热,因为充分吸收了南方的阳热之气。所以,海南胡椒温热力最强。
白胡椒的药用价值稍高一些,调味作用稍次。它的味道相对黑胡椒来说更为辛辣,因此散寒、健胃功能更强。肺寒痰多的人可将白胡椒加入羊肉汤,以温肺化痰。有些人容易肚子痛,是由于肠胃虚寒造成的,可在炖肉时加入人参、白术,再放点白胡椒调味,除了散寒以外,还能起到温补脾胃的作用。平时吃凉拌菜,最好也加点白胡椒面,以去凉防寒。
中医认为,颜色黑的食物入肾,因此,黑胡椒温补脾肾的作用明显,可以治疗由脾肾虚寒造成的“鸡鸣泻”(指经常在早晨拉肚子),方法是在头天晚上喝用黑胡椒调味的肉汤。用黑胡椒做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与肉食同煮的时间不宜太长,因为黑胡椒中含挥发油,受热时间太久会使它独特的香辣味挥发掉;二是热度高可让黑胡椒的味道更浓郁,因此做铁板类的菜肴效果更好。
5胡椒的临床应用
1、治疗神经衰弱
取白胡椒1粒(剪成两半)置于耳穴部位,胶布固定;而后用拇指捏压敷药部位至有发热感,每日4~6次。捏压时不宜搓捻以免移位,若胡椒破碎或捏压无刺激时,需重新更换。一般宜持续2周,如有反复则宜继续第二疗程。取穴:神经衰弱-枕、肾、神门;神经衰弱综合症-皮质下、额、心。
2、治疗皮肤病
先取紫皮蒜捣烂,再加入细胡椒粉(2:1)共捣成糊状备用。治疗时先用三棱针在双侧耳背静脉点刺放血;并在一侧耳轮脚凹陷处划破表皮(1~2厘米长的竖切口),双耳交替划割。按无菌操作进行。然后取椒蒜泥约米粒大放于胶布上,贴在切口处固定。每4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0天。观察各种皮肤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疹、痤疮、神经瘙痒症、过敏性皮炎)共219例,治愈156例(71.2%),进步56例(25.1%)。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