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孩子的身体会进行各项的检查,很多家长都会给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来检查微量元素,即使在心疼也会去检查,因为总觉得是对孩子的身体负责,其实有的检查没有必要在出生之后就必须要做的,宝宝查微量元素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的,只是经常检查对宝宝也没有太多的好处,毕竟孩子会疼。
目录
1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1、虾皮碎菜蛋羹
原料:虾皮5克、小白菜50克、鸡蛋1个、调味品等。
制法:
(1)用温水把虾皮洗净泡软,然后切得极碎;
(2)小白菜洗净略烫一下,然后也切得极碎;
(3)将虾皮、菜末与打散的鸡蛋相混匀,少加水;
(4)加少许调味品,上锅蒸,或以微波加热3—5分钟。
营养功效:虾皮含有丰富的钙和磷,是很好的食品,应该让宝宝从小接受。小白菜经汆烫后可以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将更有利于钙质的吸收,鸡蛋的好处自不必说。这样一份蛋羹,至少能满足6个月大的宝宝全天蛋白质需要量的30%,钙质需要量的10%,为宝宝的骨骼发育添砖加瓦。
2、汆肝肉小丸子
原料:鸡肝、鸡肉各20克、南瓜50克、半个蛋清、葱末、姜末等。
制法:
(1)鸡肉去筋膜与鸡肝一道切成茸;
(2)加葱末、姜末、半个蛋清后向一个方向搅拌;
(3)南瓜切碎,下油锅略炒,添水烧开后,下入肉丸,浮起即熟。
营养功效:富含多种维生素、脂肪和蛋白质的小丸子,会让宝宝长得更茁壮。尽管是动物性原料,但是非常软嫩好消化,一般10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可以顺利地接受它。
3、黄芪猪肝汤
原料:黄芪30克,五味子3克,新鲜猪肝50克,新鲜猪腿骨500克。
制法:
(1)先将猪肝用清水洗净,切成片;
(2)猪腿骨用清水洗净、打碎,与黄芪、五味子一起放进沙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旺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煮1小时,再滤去骨渣和药渣;
(3)将猪肝片放进已煮好的猪骨汤内煮熟,加进味料调味,待温时吃猪肝喝汤。
营养功效:每100克猪肝中含有蛋白质21克、钙11毫克、磷270毫克,以及多种维生素。猪腿骨也含有钙、磷、镁、铁、钾等多种无机元素,配以黄芪、五味子,有利于蛋白质、钙、磷等成分的吸收,对小儿长骨的发育甚为有利。
2给孩子补钙千万别犯这4个错
错误1:过量补钙
一个劲儿地给孩子补钙,非但不能起到家长所期望的结果,反而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隐患。钙与孩子骨骼生长相关,但并不是孩子吃得多,钙就吸收得多,人体通过饮食摄取钙是有一定的比率的,多余钙质的排出会加大宝宝身体的负担,如加大胃肠道、肾脏的负担等。过度的补钙,还可能会导致孩子食欲不振、便秘,影响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严重的还会导致高钙尿症等。
错误2:喝骨头汤补钙
动物的骨头中确实含有非常多的钙质,几乎占到了全身含钙量的90%以上。但是这种钙属于生物钙,很难与骨头分离,即使通过长时间的熬制,产生出容易供人吸收的游离钙的量也是微乎其微的。有人做过检测,把1公斤肉骨头炖汤,两小时后再测汤中所含的钙仅有20mg左右,远不及一杯250ml牛奶中所含有的高达近300mg的钙量。
错误3:补钙不补维生素D
维生素D可有效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是打开钙代谢大门的金钥匙,服钙片时应适量口服鱼肝油等维生素D制剂,或者让孩子多晒太阳,否则就是吃再多的钙片,孩子照样会缺钙。
错误4:吃奶片补钙
一些家长给孩子吃奶片补钙,因为“牛奶干吃片每板营养与一杯鲜奶的营养含量相当”,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首先,从吸收的角度看,鲜牛奶中包含的钙等营养物质较容易被人体吸收,而牛奶片在烘干和压制等生产过程中,其中的钙等营养物质已经固化,并且通过多道生产工序,人体对其的吸收率远没有鲜牛奶高。其次,鲜牛奶中除含有高质量的钙外,还含有蛋白质、铁、维生素B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都是奶片无法相比的。牛奶片不仅不能作为替代牛奶的补钙食品,多吃反而对身体有害。
34个月宝宝发育的营养食谱
4-6个月是宝宝刚开始接触辅食的阶段,最好以味道清淡的食物开始尝试,需要看宝宝的发育状况,改变食物的种类和硬度。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的米汤,是比较适合让宝宝尝试的第一次主食类辅食。
1、清新小米糊 食材:大米15克。做法:大米洗净,用温水浸泡2个小时。把泡好的大米放入搅拌机中,加少许水,搅拌成成细腻的米浆。将糊状的米浆盛入容器。把米浆倒入奶锅中,加入约8倍的清水,小火慢慢加热,其间用勺子不停的搅动米浆,避免糊锅。待米浆沸腾后,继续煮2分钟后盛出即可。营养提示:米糊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也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有益于人体的发育和健康,并且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亦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软的小凝块,使之容易消化吸收。
2、小米粥 食材:小米、水,比例为(1:10)。做法: 小米浸泡30分钟后,放入锅内煮,煮开后小火40分钟,关火焖10分钟即成。营养提示:小米熬粥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等。蛋白质含量达8.9%,脂肪含量3.0%,比普通大米高1%-3%。用小米熬粥应注意不要太稀薄。
4早产儿呼吸暂停是什么原因
中枢性和阻塞性呼吸暂停之间的区别为,中枢性呼吸暂停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从延髓呼吸中枢传至呼吸肌的神经冲动,婴儿便停止呼吸。
上呼吸道梗阻(阻塞性呼吸暂停)是由下咽部软骨组织阻塞而引起呼吸气流阻断所导致。梗阻使婴儿费力呼吸但不能将空气吸入肺中,并很快出现低氧血症和心动过缓。因为胸壁运动的存在,梗阻性呼吸暂停不能被阻抗型呼吸暂停监测仪测出,但鼻部气流的监测就可发现无气流存在。
低出生体重儿有发生呼吸暂停的危险,需用呼吸和心率监护仪,用脉搏光电血氧仪监测婴儿的血氧饱和度,如有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或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护士应立即采取措施。
治疗
婴儿应平卧,头置中线位,颈部取自然姿势或稍伸直以防止上呼吸道梗阻。如果呼吸暂停持续发作,特别是伴有发绀和心动过缓,可用氨茶碱治疗。如果婴儿开始进食,可以给予相同剂量的茶碱,通过口服或胃管喂药。或婴儿改用咖啡因溶液(负荷量10mg/kg,维持量每天5ml/kg),咖啡因有较强的治疗适应证且副作用较氨茶碱少。另一个呼吸兴奋剂是多沙普仑(doxapram),剂量为0。5~2mg/kg,连续静脉滴注,但此药在早产儿中的使用经验很少。
如果使用呼吸兴奋剂后仍持续存在呼吸暂停,婴儿可通过鼻插管或气管插管用CPAP治疗,开始压力为5~8mmH2 O,难治性呼吸暂停则需要呼吸机支持。
使用甲基黄嘌呤(氨茶碱,茶碱或咖啡因)治疗应在婴儿呼吸暂停发作停止后7日停止使用,婴儿在停止使用甲基黄嘌呤后7日,如果没有出现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可回家。许多早产儿的胎龄达到37周后,呼吸暂停就可停止发作。尽管如此,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可在胎龄非常小的新生儿中持续发作数周(如胎龄为23~27周),24小时呼吸描记可能对评估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缺氧发作有帮助。
5宝宝几个月查微量元素比较好
一、三个月的宝宝是可以做微量元素检查的,一般检查采血为耳血或者指尖血,静脉血三种。
1:宝宝是可以做微量元素检查的,一般是检查指尖血多见,大点的医院多检查静脉血,指尖血也是较准确的,小点的医院即可,痛苦小,费用低,一般能检查钙,铁,锌,铅,镁,铜等几项,大医院检查项目多,宝宝没有明显缺乏症状的话检查以上几项常用的即可。
2:检查前尽量空腹别喂奶,一般价格指尖血多到40元左右,静脉血检查项目多,多在100元左右。
3:指尖血一般采血40微升(也就两大滴),痛苦很小,静脉采血稍多一点也就几毫升,不建议检查头发,准确性较低。
二、观察宝宝的平时习惯:给宝宝检查微量元素,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要求,要根据宝宝的症状,比如你的宝宝爱哭闹、食欲差、头发黄或是长的慢、有枕突、睡眠不好、不出牙或是牙齿长的慢等等,可以给你的宝宝检查一下微量元素,看看是不是缺乏并对症补充。
三、不查也是可以的,只要多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就可以,如下:
1·一般生后2周起就可以逐渐的添加鱼肝油以促进钙的吸收,同时可以服用维生素C.缺钙后宝宝可能会出现烦躁,夜间哭闹,睡眠不安,睡眠时间少,出汗比较多,头发稀少,或者出现枕凸(也就是头部后面有一圈没头发)等.
2·生后4周就可以添加铁剂,足月儿每天按每公斤体重2毫克计算,早产儿服用的量要多一些,一般是每日每公斤体重3-4毫克,并且同时加用维生素E和叶酸,一般一周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