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要上厕所,上厕所也是排出身体废弃物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按时的排便的话,那么会更加的健康。而且,我们还能够从自己排出的便便,看出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呢?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们就来相信了解下吧。
目录
1怎样培养好的排便习惯
第一,大便时别分心。许多人喜欢边上厕所边看报、玩手机,殊不知,这样一心二用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对肛门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诱发便秘。
此外,早上最容易出现结肠运动,起床后就上厕所,或者早餐后20分钟排便是最佳时间。
第二,有便意别憋着。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有来不及上厕所便“憋着”,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一定要尽量减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为,避免条件反射消失带来的便秘。
第三,好姿势助排便。一般来说,蹲便时,肛门周围肌肉放松、腹压增大,有助于顺畅排便。只能坐便时,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状态为宜,如身高不够,可在脚下垫个矮凳。对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用力排便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最好选择坐便,排完起身要缓慢。
2每天几次大便算正常呢
每日排便是正常的、也是最好的
胃肠病学专家认为,如果粪便不是太松软或是太坚硬,人们从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3次都属于正常范围。也就是说,排便有规律并不意味着每天都应该排便,而是自始至终保持稳定一致的习惯。只有在排便频率发生突然变化时,才应引起注意。
大便应该很臭
大便的气味不好闻,但也不应当有腐臭味。如果大便的气味极度难闻,那么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发展为节段性肠炎、乳糜泻或溃疡性结肠炎。
贾第鞭毛虫病(一种寄生虫感染)是让大便气味变得更臭的原因。如果排便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去看医生。
此外,人们一整天都在放屁是正常和健康的现象,因为它是肠道细菌在对食物进行消化时所生成的天然副产品。但是,与大便一样,放屁的气味持续恶臭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迹象。
当感觉到大便出现有异常等时候,最好是能够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是由于一些肠道疾病引起的,应该尽快的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治疗,尽量避免长时间的拖延,以免使得病情加重,而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3日常生活防便秘的方法
1、保持乐观:精神上要乐观,悲伤、忧愁易导致便秘;
2、重视早餐:早餐后,食物会引起胃及结肠反射,促使结肠产生蠕动,推动排便;
3、养成早晨饮水的习惯:起床后喝一杯开水或牛奶、蜂蜜、果汁,都有利排便作用;
4、多做运动:散步、跑步、按摩腹部、打太极拳等都可以加强胃肠运动,易于排便。
5、适当进食杂粮:杂食五谷、蔬菜、谷物皮中含有的纤维素较多,对肠腔有刺激作用,有利纠正便秘;
4人通常会拉那种大便呢
细条状便
扁平的带状长条状大便往往提示肠管下端狭窄,如直肠癌或直肠息肉、肛门狭窄。
脂肪便
脂肪便变现的形式就是,大便多,粪便表面有油滴,闻起来有酸臭味。这种大便告诉我们脂肪有水解、消化、吸收障碍。常常在患有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人中最为常见。
硬球样便
粪便坚硬呈球状,酷似羊粪球样或卵石样,不易排出,见于便秘时,各种年龄的人都可发生,但以中老年人多见,在患“肠易激综合征”时,偶尔也可见到。
溏便
这种粪便稀薄,不成形。病人便次较多,量较大,排便时先有腹痛,排便后腹痛消失,多在清晨或黎明前发生,故又称“黎明泻”或“五更泻”。常见于夜间腹部着凉引起的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亦称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鲜血便
大便中含有新鲜血液,常因下段消化道出血引起,如结肠癌、肠息肉、痔疮、肛裂等,直肠附近黏膜血管丰富,大便干燥、秘结时也易损伤小血管引起破裂出血,血液没有经过肠道分解破坏便排出,所以往往保持鲜红的颜色。
5人体最佳排便时间是几点
1天不排便=吸3包烟,调理便秘的好方法
你有没有想到?盘绕长达5—6米的肠道竟然是你衰老最开始的地方?抗衰老医学研究表明,人体90%的疾病与肠道不洁有关,1天不排便等于吸3包烟。其实中医在千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人最先衰老的是脾胃,中医讲的脾胃也包括肠道,是我们身体里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营养从这里吸收,毒素、垃圾都从这里排出。
肠道衰老容易导致便秘
肠道衰老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之一就是便秘,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工厂,大量的宿便堵塞在肠道里,工厂就没法正常运转。如果毒素、垃圾无法及时排出甚至被肠道当做“营养”重新吸收,就会导致肤色晦暗、斑痘丛生、口臭熏人。
便秘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更是一大衰老的标志,便秘会令女性体内的毒素增加,导致机体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及微量元素不均衡。然后就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瘙痒、面色无华、头发干枯,并产生黄褐斑、青春痘及痤疮等,还会引起轻度毒血症症状,如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头晕乏力,久之又会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经常排便用力,还会促使痔疮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