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宝宝贫血的较多,缺铁的情况非常严重,但并不是疾病引起的贫血,是身体单纯的贫血,因此宝宝出生后应该做好身体检查,如微量元素的检查,此元素检查就包括了很多元素,能发现宝宝身体情况。宝宝九个月贫血可通过辅食调理,也可通过铁剂补充,那么宝宝九个月贫血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来看看吧。
目录
1小孩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几种常见小儿贫血的病因: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常见于6个月到2岁的小儿。
(1)体内贮铁不足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正常足月新生儿体内贮铁量约为250~300mg(平均60~70mg/kg)。贮存铁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足够出生后3~4个月内造血之需。如贮铁不足,则婴儿期易较早发生缺铁性贫血。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早产或双胎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如胎儿输血至母体或输血至另一孪生胎儿),都是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的原因。出生后延迟结扎脐带,可使新生儿多得35mg铁。
(2)铁摄入量不足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奶含铁量均低,不足婴儿所需,如单用奶类喂养又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由于长期腹泻、消化道畸形、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随体重增长血容量相应增加,生长速度愈快,铁的需要量相,对愈大,愈易发生缺铁。婴儿至一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故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4)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食物过敏、肠息肉、美克尔憩室、钩虫病等也可引起肠道失血。失血1ml就相当于失铁0.5mg,长期小量失血都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长期反复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贫血。
2.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临床特点为贫血、神经精神症状、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治疗有效。
维生素B12和叶酸都是细胞DNA合成所必须的物质,是重要的造血原料,缺乏这两种物质可引起贫血,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故常见于素食乳母喂养或胃肠道吸收障碍的小儿。叶酸广泛存在于各种蔬菜水果中,羊奶中缺乏叶酸,故叶酸缺乏常见于仅以羊奶喂养或严重营养不良、肠道吸收障碍者。
3.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指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增强但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的损耗所致的一类贫血,特点为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高及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2宝宝九个月贫血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饮食调摄: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否则会因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贫血。要富有营养及易于消化,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多饮茶能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利于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但缺铁性贫血则不宜饮茶,因为饮茶不利于人体对铁剂的吸收。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剂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
(2)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3)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和存储。由于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一般会在持续缺铁3~5个月时发生。补充铁剂,一定要与餐共食或餐后服用,可以降低铁质对肠胃的刺激性,同时食物中的蛋白质,更可以提高铁质的吸收率,乳酸亚铁的铁之缘片,如果能够随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果汁服用,吸收率会更佳。
(4)贫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多喝茶只会使贫血症状加重。因为食物中的铁,是以3价胶状氢氧化铁形式进入消化道的。经胃液的作用,高价铁转变为低价铁,才能被吸收。可是茶中含有鞣酸,饮后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铁,从而阻碍了铁的吸收。其次,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宝宝九个月贫血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发现宝宝有贫血的症状后要做好治疗的措施,及时补充铁元素,贫血的症状才能得到改善。贫血的治疗一般是补铁,也可通过饮食补铁,病情严重的患者则输血治疗,同时还要检查贫血的主要原因,防止是疾病引起的贫血,则要对症病情采取医治。
3中药治疗小孩子贫血
首先我们按照中医的路子来说的话,小孩子贫血的原因来自于身体的平衡造成了破坏,我们可以选择用一些温和的中成药来调理孩子的身体,比如小儿健脾丸、启脾九、健脾消食丸等治疗。可以治疗贫血的症状。
还有就是,对于中药来说很多孩子受不了那个苦味,但是我这个方子不仅可以补血,而且味道小孩也可以接受,我们利用枸杞子还有何首乌加上人参、山药,另外添上大枣和蜂蜜用水煎,每天加人蜂蜜来吃,效果很好。
还有就是缺血的体质就是缺少铁质,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吃铁质比较多的蔬菜,比如菠菜就含有很多铁质,可以补血,一定要合理饮食,好好调理。
注意事项:
小孩子出现贫血药及时治疗,避免发育不良,早日康复
4贫血的护理小孩也很重要
"脸色不好"时有许多的情形.皮肤血色看起来有微微带点苍白(贫血)、黄黄的(黄疸),还有嘴唇等处泛紫(青斑症)等状况.让我们先从看起来苍白且疑似贫血的症状开始进行讨论.
这时可以大致分为贫血和非贫血两种情况.医学上所说的贫血,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数减至正常以下的状态".贫血时,通常红血球也会跟着减少,但也有像缺铁性贫血等,明明血红蛋白减少,红血球却维持在正常范围中的情形,贫血的症状是因为氧气不足所引起的,因此以运送氧气的血红蛋白数来作为贫血与否的测定,应该是极为合理的.
心悸、喘不过气、容易疲倦……因氧气不足而无法制造能量.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因男女性别、年龄而不同.每100毫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成人若是低于11-12克,小孩若是低于10~11克,便是所谓的贫血.患有贫血者,身体容易疲倦,一动就产生心悸,一口气像喘不过来似的症状,这都是因为氧气不足,能量的制造无法供应需求所致.
脸色方面因会受到贫血以外的因素所影响,即使察看过下眼睑结膜的颜色,正确的判定还是得经过血液检查才知道.血红蛋白数若降到5克以下,脸上会几乎看不到血色,呼吸急促,需要立刻施以紧急处置.
如果孩子挑食而你又不想强迫孩子吃他不喜欢吃的东西,那么就应请教医生,给你推荐一种可行的做法,以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并及时验血,防止贫血的发生.记住了,孩子的护理工作也很重要的.
5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贫血
贫血,一直是危害儿童健康的几大问题之一。儿童贫血主要是由于缺铁所致。虽然这些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因长期母乳喂养而贫血就诊的孩子并未减少,儿童贫血发病率的总体水平并没有下降。其实,这跟一个普遍的误区有关,很多父母认为母乳营养全面,量又足,于是让宝宝长期吃母乳,而放弃了添加辅食或者只是添加少量的辅食,以此造成营养不均衡。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通常血色素低于12克/分升(dl)可考虑为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缺铁性贫血低于9克为轻度,低于6克为中度,低于3克为重度。
一般城市儿童即使缺铁也是在10克至12克血色素,基本上是由于饮食不均衡所造成的,数值不会有太大偏差。当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合理地调节孩子的饮食就可以让宝宝的指标正常。专家建议1岁以上的孩子,多吃绿色蔬菜、瘦肉(牛、羊、猪),如果孩子出现中度、重度的时候就应该到医院看医生了。
专家观点
儿科专家崔玉涛认为,判断孩子是否贫血,首先应通过静脉血检测确定是否贫血和贫血程度,因手指血检测的血色素水平易偏低。若存在贫血,可给孩子食入红肉、绿叶菜等富含铁的辅食。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补充铁剂。对婴儿,还未长出磨牙时,一定将红肉做成肉泥;但绿叶菜不要蒸煮时间过长。当然,均衡饮食对纠正贫血相当重要。
温馨提示:
注意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