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慢性肾炎好转的表现是什么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炎就是大家平时听说过的慢性肾炎,患者主要的症状包括高血压、血尿、水肿等等。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发病的方式也不一样,病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最终会大幅度降低肾功能。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就有可能导致肾功能彻底衰竭。那么,怎么才能看出慢性肾炎通过治疗有所好转呢?

目录 慢性肾炎的治疗离不开日常护理 慢性肾炎好转的表现是什么 慢性肾炎的三个误区都是什么 慢性肾炎的危害 慢性肾炎能不能治好

1慢性肾炎的治疗离不开日常护理

  第一、慢性肾炎患者要劳逸结合

  在日常工作中,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肾炎患者都不要过度疲劳,应当要加休息,否则会增加代谢不正常,也会增加肾功能的负担,以至损害肾脏。

  第二、患者禁忌私自乱服用消炎镇痛药

  例如感冒药和抗生素,在使用消炎镇痛药物之前,必须要在相关医师指导下进行服用,因为不当地使用这些药物直接伤肾功能,导致肾功能异常。

  第三、患者朋友应该注意情绪的调节

  专家告诉慢性肾炎的患者,一定要树立要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因为慢性肾炎的病情缓慢延绵,因此要保持治疗的决心与信心;再者,脾气暴躁、忧虑重重都会造成肝脏的损伤,影响分泌系统混乱失调,同时直接损伤肾功能。

  第四、患者应该肾病饮食上引起注意

  不合理的饮食往往更容易加重慢性肾炎病患者的肾脏负担,引发肾功能的进一步损伤,导致病情持续恶化进展。根据慢性肾炎的特点,要求患者应该进行合理的肾病饮食。

  第五、夫妻生活应该规律

  对于夫妻生活,对于慢性肾炎患者不应该过频,一般来说一个月不得超过两次,如果超过的话容易导致病情复发和恶化。

2慢性肾炎好转的表现是什么

  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高血压和尿蛋白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慢性肾炎常有钠水潴留引起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故高血压患者应限盐(NaCl<6g/d);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Ccr<30ml/min时,噻嗪类无效应改用袢利尿剂,但一般不宜过多、长久使用。ACEI或ARB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脏保护作用,为慢性肾炎治疗高血压和/或减少尿蛋白的首选药物。通常要达到减少尿蛋白的目的,应用剂量常需高于常规的降压剂量。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ACEI或ARB要防止高血钾,血肌酐大于264μmol/L(3mg/d1)时务必严密监测血肌酐、血钾,防止副作用发生。此外,还可联合或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3.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鉴于慢性肾炎包括多种疾病,故此类药物是否应用,宜区别对待。但患者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肾脏体积正常,病理类型较轻(如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等),尿蛋白较多,如无禁忌者可试用,无效者逐步撤去。

  4.抗凝、纤溶及抗血小板解聚药物

  此类药物可抑制纤维蛋白形成、血小板聚集,降低补体活性,但疗效不肯定。

  5.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

  避免感染、劳累、妊娠及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马兜铃酸中药等)等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

  总而言之,慢性肾炎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如今,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会患上此种疾病,尤其是年轻的男性,平时不注意肾脏的保护,患上慢性肾炎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在治疗慢性肾炎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控制好自己的血压,否则肾脏受到的伤害会越来越严重。

3慢性肾炎的三个误区都是什么

  1、水肿

  肾炎的水肿一般是眼睑水肿,以清晨起床后最为常见。但正常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清晨起床后也会出现眼睑水肿,起来活动后就会消退。这样的日常生活经验很容易使患者及其家属警惕性降低。

  2、慢性肾小球肾炎

  这是一组多病因,由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多数患者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

  3、慢性肾炎有隐匿性

  伴随许多人认识上的偏差,虽然这个“隐形杀手”在一步步地侵蚀病人的肾脏,但肾脏有强大的代偿功能,病人即使已重病缠身,也可没有任何症状,表面上和常人一样。

4慢性肾炎的危害

  慢性肾炎后期会发展到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慢性肾炎患者因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体内常处在低血容量及高凝状态。呕吐、腹泻、使用抗高血压药及利尿剂大量利尿时,都可使肾脏血灌注量骤然减少,进而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慢性肾炎时肾间质水肿,蛋白浓缩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等因素,也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慢性肾炎易发感染: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形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使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甚至诱发败血症。

  慢性肾炎的并发症之一冠心病:慢性肾炎患者常有高脂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容易发生冠心病。有人报告慢性肾炎病人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比正常人高8倍。冠心病已成为慢性肾炎死亡原因的第三因素(仅次于感染和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炎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尤其是膜性肾病发生率可达25%~40%。形成血栓的原因有水肿、病人活动少、静脉淤滞、高血脂、血液浓缩使粘滞度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过高及v、Ⅶ、Ⅷ、x因子增加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血液易发生高凝状态等。

  治疗不当引发电解质及代谢紊乱:反复使用利尿剂或长期不合理地禁盐,都可使慢性肾炎患者继发低钠血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量利尿剂导致大量排尿,若不及时补钾,容易出现低钾血症。

5慢性肾炎能不能治好

  临床研究认为,慢性肾炎早期身体各项损伤还不太严重,因为只是知道尿酸的数值,也就是说肾脏组织受各种致病原因损伤后,出现的炎症反应,此期在临床上除仅有尿检异常外,无任何不适,亦称无症状期。这一时期的慢性肾炎治疗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患者要抓住时机。

  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代偿性很强,此时的肾功能可不受影响或轻度损伤,但在肾脏内部炎症反应后的病理损伤是严重的,部分病人已经出现肾小球硬化,其临床症状的出现是滞后的。该期如果规范治疗,病情是可以逆转的,可大大提高慢性肾炎治疗的成功率。

  但是,如果患者在慢性肾炎早期未经规范治疗,或错过治疗时机,肾脏内部病理损伤会逐渐加重,病情就会迅速发展到纤维化形成期和瘢痕形成期,给治疗会带来很大难度,且困难多,逆转机会少。因此,慢性肾炎治疗的成功率是多少,这个主动权掌握在患者自己的手里,如果患者发现自己得了肾病,应立刻就医进行治疗,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发展,早日恢复健康。

温馨提示:
预防慢性肾炎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及减少感染发生机会,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青、中年男性 常见症状: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少尿、慢性肾功能不全[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标签:内科,肾内科,肾炎,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三相异步变频电动机型号技术百科问题1:沧州鑫星微特电机型号YVP90|一4求数据功率15kw,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答:变频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YVP90L-4-15KW,额定电压220伏380伏,接法三角形星形,绝缘等级F级,防护等级I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20)

    一:背涂胶技术百科问题1:瓷砖背涂胶十大品牌排行榜?答:瓷砖背涂胶十大品牌排行榜:固莱防水、粤刚防水、蒂贝贝尔防水、德高、马贝、伟伯、澳洲能高、赛力特、西卡、巴斯夫,推荐选择固莱防水的背涂胶,这个品牌具有企业价值观,视产品质量和诚信为生命,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28)

    一: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技术百科问题1:请问,我要设计一个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1~20v,输出电流3A,怎么做答:LM317加扩流管的确可以满足你的电流要求但317输出电压最低12V,满足不了你的电压要求。用在课程设计上的话我建议你不要使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18)

    一:光电开关的原理技术百科问题1:光电开关是由什么组成的?光电开关的原理答:物体不限于金属,所有能反射光线的物体均可被检测。光电开关将输入电流在发射器上转换为光信号射出,接收器再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弱或有无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工作原理如图1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23)

    一:电火花机床品牌技术百科问题1:HSPK镜面火花机和迪蒙沙迪克镜面火花机区别答:东芝,日立,飞利浦)原装集成电路,日立,富士的数据电缆,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集成度FPGA芯片)国内生产单轴电火花,数控电火花机,牛头镜面电火花机,数控镜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19)

    一:金属软管哪有卖的技术百科问题1:武汉天然气金属软管价格是多少啊?一般哪里有卖的?答:软管的价格是要看软件接口的大小以及长度来决定的,希望您弄明白了之后在追问一下,我告诉你市场价格,卖这个产品的有很多,上海乙荃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也做防爆金属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