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赤小豆是很多人都不陌生的,这类食物在营养成分上比较多,吃赤小豆对人体各方面都是有着一些帮助,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常吃赤小豆对身体没有任何的损害,不过在吃赤小豆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过多选择,否则对身体会有影响的,那便秘能吃赤小豆吗?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慢性便秘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鼓励病人多饮开水,每天清晨可饮一杯温开水或盐水。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豆角、白菜等。另外水果或其他多渣食物如笋类、面粉、麦片、麸皮等也利于通便。
(2)培养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病人无便意,也应坚持定时去蹲坐10分钟-20分钟。
(3)全身状况欠佳或腹肌衰弱的病人,应加强活动和体育锻炼。也可用排便动作,即正常排便时的一收一放的动作,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
2便秘能吃赤小豆吗
便秘能吃赤小豆吗:
赤小豆本身是温热性食物(小贴士 :食物简单分为寒性、凉性、温性、热性、平性五个属性)温热性食物:在药理上讲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于寒性病症)而部分便秘患者属于阳虚,气血虚或者痰湿体质(小贴士 人体简单分为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血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等六个易患疾病的体质)。阳虚、气血虚或者痰湿体质的人怕冷、消化不良或者虚胖等“寒”症并且都禁忌寒凉性食物 因此赤小豆的温热性正可以中和便秘患者体内中的“寒”症。所以便秘人群可以吃赤小豆等温热性的食物。
便秘人群可以放心选择赤小豆,不过在吃赤小豆的时候,每次都是需要适量选择,不宜吃的太多,否则对身体也是会有一些影响的,在对这点上也是要进行注意的,而且制作赤小豆一定要做熟。
3怎样合理饮食能有效预防便秘
一、食物是形成大便的物质基础,有进才能有出,一定量的食物摄入是保证大便产生的前提。
二、饮食的质量和构成与大便同样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蔬菜瓜果和粗粮吃得多时,大便就比较多,排便也容易,如果吃了大量的煎炸食品,就会感觉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因此,主食不要太精细,应适当增加一些粗粮和杂粮,粗粮和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以增加对肠壁的刺激,促进肠蠕动,有利于大便的运行。副食应该注意选择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芹菜、蒜苗、葛笋、枣于、葡萄、菠菜、橘子、香蕉等。纤维素不易被消化吸收,残渣量多,可以增加粪便容积,提高肠腔压力,促进肠蠕动。所以,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是大便形成和通畅的重要保证。
三、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对于增加大便的体积很有好处,另外,在润滑肠道和预防大便干燥上,水分同样必不可少。一般起床后或早饭前饮用一杯水具有轻度通便作用。另外,适当的进食含脂肪较多的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芝麻、菜子油、花生油等也有一定的润肠通便作用。
总之,合理饮食可以刺激胃肠道分泌大量消化液,使肠道润滑,蠕动增强,大便畅通无阻。均衡营养要素才能保证机体的营养需要,保证肠道功能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应注意忌食刺激性食物及饮用烈酒、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等,这类食品或饮品均可不同程度地导致或加重便秘。
4中医辩证诊断便秘的标准
中医认为便秘的病位在大肠,系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但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肺燥热移于大肠,使大肠传导失职而便秘;脾虚运化失常,糟粕内停,大便难行;肝气不疏则郁,气郁化火,火邪伤津,肠道失润;肾精亏耗则肠津涩少,肾命火衰可使阴寒凝结、传导失职而便秘。大肠的传导,须赖津液懦润和阳气推动。胃腑津液充足、脾脏输布津液功能正常。津液下润肠道,肾阴不虚,精血充则津液足、肾阳充足、阳气运行、肺气正常宣降则大肠腑气血通。若气机失调,津液不足,则传导失常,腑气不通,而形成便秘。
中医辨证便秘要点依舌质、舌苔而辨虚实寒热,如有苔多实,无苔多虚,舌红无苔为津血枯,舌淡苔少为气弱血虚,苔白滑多寒,苔黄厚腻多为热。大便秘结腹胀拒按属实,大便秘结腹胀喜按属虚。
1、冷秘证
主证:排便努挣不下,大便并不干硬。
次证:①神疲气短;②面色胱白;③身寒肢冷;④小腹冷痛,小便清长;⑤舌胖而淡;⑥脉沉细迟。
具备主证和次证各2项即可确诊。
2、实秘证
(1)气秘:大便涩滞不行,胸膈痞满、嗳气纳呆、腹胀腹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属肝胃气滞,传导失职。
(2)热秘:大便干结,腹胀满痛,面赤身热,口干思饮,口臭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此属胃肠实热,灼津伤液,致肠道失润,腑气不通。
3、虚秘证
(1)血虚便秘:大便干结,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头晕心悸,舌淡,苔白脉细。此属血虚津少、不能下润大肠。
(2)气虚便秘:大便多日一行,临厕努挣,难于排出,挣则汗出短气,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此属脾肺气虚,传导无力。
(3)阳虚寒凝便秘:大便艰涩,面色白,腹胀痛,四肢不温,喜热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此属脾肾阳虚,阴寒凝结。
5急性便秘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急性便秘的症状:
急性便秘的原因比较复杂,多无明显症状,但神经过敏者可主诉食欲减退、口苦、腹胀、嗳气、发作性下腹痛、排气多等胃肠症状,还可伴有头昏、头痛、易疲劳等神经官能症症状。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肠蠕动功能失调有关,也可与精神因素有关。由于粪便干硬,或呈羊粪状,患者排便时可有下腹部痉挛性痛、下坠感等不适感觉。有时左下腹可触及香肠状痉挛的乙状结肠。
1、一时性便秘:多由于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一时性的情绪抑郁、进食过少等因素引起,患有这种便秘的患者除感觉腹胀外,不会有其他不适,如果消除便秘病因并能习惯之后,便秘即可自行痊愈。
2、继发性便秘:凡是在患有器质性病变或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便秘,就称为继发性便秘,又叫做症状性便秘。发病较急,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如急性肠道梗阻、肠绞窄、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肛门周围疼痛等急性疾病引起的便秘。这种便秘主要表现为原发病的临床表现,持续时间较短,当导致便秘的疾病痊愈后,便秘也随之解除。当患者发病时,应迅速查明原因,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
3、痉挛性便秘:属于功能性便秘,是由于结肠运动过于强烈,引起结肠痉挛,肠腔过于狭窄,使大便无法通过而致的便秘,又称为肠道易激综合征。
急性便秘的并发症: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脑出血,中风猝死等。
影响大脑功能:便秘时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引起肛肠疾患: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