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地方都有这种给新生儿挤奶头的陋习,各地有各地的传统说法。但是好多从父辈传下来的习俗不一定就是对的,像给新生儿挤奶头这个习惯就是十分不好的。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有着严重的影响,接下来就看一看,这种做法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目录
1新生儿的乳头内陷不必在意
新生儿的乳头是很嫩的,一般来说,大人去挤压,其实是很难把乳头捏出来的,更别说会造成这样那样的后果了。一些极端的家长,会借助道具,使用镊子之类的工具把乳头捏出来,对乳头的发育并不好。
微博中提到的乳芽腐烂,这已经超出了挤压的力道了,乳芽坏掉之前,乳头一定已经被捏得乌青了,应该没有哪个亲生父母会这么做的。
另外,文章中的解释,医生不敢苟同。新生儿乳腺还没有发育完全,通过外部挤压得乳腺炎的概率应该很小。
然而,乳头感染还是存在一定几率的。如果用力挤压,皮肤破裂受损,细菌乘虚而入导致感染。更有甚者,挤压之后会使软组织受损,乳头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发育会有一定影响。
所以说,新生儿的小乳头,如果出现内陷,偶尔轻轻捏一下,宝宝不痛不哭的,那是没问题的。大部分是没有明显效果的,容易遭到宝宝的反抗,还不如不做。
2新生儿挤奶头的不良后果
一些地方女孩子出生后要给孩子挤奶头,其理由是防止以后奶头内陷。新生儿生后4~7天常见乳房肿大,如黄豆,蚕豆,甚至胡桃那么大,有的还可以见到乳晕,分泌白色的液体。这是由于母体中雌激素通过胎盘残留在孩子体内影响所致。有的地方有挤奶头的习惯,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陋习。乳房肿大虽然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情况,但也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只不过不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给新生儿挤奶头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这是因为新生儿从母体来到这个大千世界,要面对着各种病原体的威胁,而新生儿对多种疾病的特异性免疫主要是通过母体获得,但是他们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很不活跃,有的抗体还是不能够通过胎盘给予孩子,因此新生儿体内的非特异免疫还不成熟和完善,抑菌杀菌能力很低。所以往往是在成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感染,但是对于抵抗力相当弱的新生儿来说也是灭顶之灾。因此需要我们仔细的,科学的呵护。千万不要给孩子挤奶头。
不少家长发现新生儿的乳房增大就挤,认为不挤的话就会很容易发炎引起化脓感染。有些家长还迷信,说什么女婴生下来一定要挤乳房,并且要挤出奶水来,将来生儿育女喂奶时才有奶吃,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其实,有许多女同志在新生儿期未挤过乳房,当生儿育女时仍然有奶喂小儿,而有些人在新生儿时期虽挤过乳房,但是由于有一些病的缘故仍然没有奶水可喂。
新生儿出生以后从宫内生活突然转为外界复杂的环境生活,新生儿免疫球蛋白低下,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差以及其他免疫功能也不足,对细菌的防御能力非常低。在挤压乳房时,往往可使细菌从乳头挤压破口进入体内,引起化脓性乳腺炎,使乳腺发生红、肿、热等炎症改变。给新生儿造成了很大痛苦。严重时还可以发展为败血症。因此,家长千万不要挤压乳房。
了解到以上所说的新生儿挤奶头的不良后果后,各位父母一定要告诉自己也要告诉自己家里人,千万不要再给新生儿挤奶头了。给新生儿挤奶头这种做法,是严重缺乏科学依据的,是一种陋习。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一定要摒弃这个陋习。
3新生儿乳头异常的原因
1、在胎儿期,宝宝通过胎盘脐带从妈妈身体里汲取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并不需要的物质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如:少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
2、在宝宝出生后,这些激素的供给突然中断,会造成催乳素作用的释放,而刺激乳腺增生,使乳房胀大并且分泌乳汁。在2~3周后,新生儿体内从母体接受的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最后全部分解并排出体外,乳房肿胀的现象也就会消失,无须特别处理。 所以说,老一辈人的“男孩乳头不挤会导致乳房变大”、“女孩乳头不挤会致使长大后乳头凹陷或乳腺管不通”等说法都是不科学的。
4新生儿乳房的护理方法
1. 注意保持乳房的清洁与干燥。给宝宝清洗乳房时,一定要避免用力挤压或擦洗,以免损伤宝宝娇嫩的皮肤。
2. 相比新衣服,干净的棉质旧衣服更加柔软,可避免将宝宝细嫩的皮肤磨破。
3. 当新生宝宝的乳房出现轻度肿胀时,家长可以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洗肿胀部位,或用0.5%的活力碘小心涂抹。
温馨提示:对于新生儿来说,乳房护理和其他护理一样不可掉以轻心。若乳腺红肿范围扩大,宝宝出现高热,乳腺不对称、哭闹拒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切勿延误病情。
5婴幼儿乳房增大就是性早熟吗
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有家长看到宝宝乳房隆起,就认为是性早熟,其实不然。专家表示,不少刚出生的婴儿会出现乳房突起的现象,这是因为母亲怀孕时体内雌激素与催乳素等含量逐渐增多,到分娩前达最高峰,而胎儿也可以受到这些激素的影响,因此不论男宝宝或女宝宝,胸部都会稍微突起,有些甚至会分泌少许乳汁,俗称“新生儿乳”。一般来说,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婴儿生后第1周,并于数周内消退。陈运彬表示,若宝宝在五六个月后还出现乳房增大现象,建议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若抽血检查显示性激素水平正常,还要排查是否有脑垂体肿瘤等问题。
引起性早熟的原因很多。性早熟主要分两类,真性性早熟的患儿除有乳房肿大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等性腺器官的发育,一般是由自身体质或是疾病影响,如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过早分泌、下丘脑肿瘤或囊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而假性性早熟,通常只有第二性征发育,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正常,同时无性腺的发育。
此外,遗传因素也在儿童性早熟中起重要作用。有统计显示,在出现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儿童中,25%的患儿母亲在幼年也有类似的性早熟现象。
营养专家表示,家长不正确的喂养观也容易造成孩子性早熟,比如给孩子吃太多高糖、高脂、高蛋白等高热量的食品,造成营养过剩;盲目给孩子进补,长期给孩子服用成人用的营养滋补品,特别是含有花粉、蜂皇浆、人参等成分的滋补品。现已证实,人参、蜂王浆、花粉等含有性激素,长期服用这些“催长素”容易催熟孩子。这种外源性性激素的摄入,是性早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