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现在非常普遍的疾病,不能因未及时发现病情而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这样会因病情的加重而对身体加重危害,为了能够让身体出现状况的人更加准确的发现病情,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是很重要的,那么脂肪肝的检查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疯狂酗酒当心脂肪肝找你茬
啤酒营养丰富,所含营养成分大部分能被人体吸收,长期大量饮用会造成体内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如果对脂肪肝放任不管,最终会导致肝硬化的严重后果,因此应及早防治。最好的办法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已知患上了脂肪肝就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医生介绍,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临床采用的“中药内服外治,脐疗,针灸”等疗法,针对一些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或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根据脂肪肝的各种病因以及结合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各种因素,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诊疗方案,强调“抑制脂肪堆积,促进脂肪代谢”为治疗原则,兼顾养肝、护肝、柔肝等保健原则,来辨证施治脂肪肝。
脂肪肝已成为临床上一个常见的疾病,患者往往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其他疾病。如果在发病初期听之任之,或盲目服药,而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脂肪肝亦可发展为不可逆转的严重病变,如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肝衰竭,甚至诱发肝细胞癌变。
事实上,脂肪肝患者完全不必因为上述的并发症而担心无法治愈,也无须大把大把的花钱寻求“灵丹妙药”,弄得身心疲惫。最简易的方法就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配合内科治疗。
脂肪肝患者应根据运动后劳累程度和脉搏选择适当的运动量,以运动时脉搏加快,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分钟内消失为宜。锻炼后如果有轻度疲劳感,但是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睡眠好,食欲佳,说明运动量是合适的。如果锻炼后感到十分疲乏,四肢酸软沉重,头晕,周身无力,食欲欠佳,睡眠不好,第二天早晨还很疲劳,对运动有厌倦的感觉,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及时调整。锻炼过程中如果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处理。
2脂肪肝的检查方法
(一)存在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嗜酒、服药史。
(二)血液生化检查: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百分之二三十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1)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
(2)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
(3)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
(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近来趋于把这些标准量级化,以综合积分判断脂肪肝程度。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百分之九十。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百分之百。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2、CT: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3脂肪肝盲目减重有损肝脏
营养过剩是脂肪肝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目前主要是控制每天进食的热卡数。有一项针对肥胖脂肪肝的对照研究发现,每天每公斤体重消耗25千卡的热量加上有氧运动,进行散步或跳绳的15个病人,3个月后体重、肝功能指标、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肝组织都得到了改善,而对照组没有进行以上措施,上述指标无变化。这就表明随着体重的下降,沉积在肝脏的脂肪也明显消退。
渐进性减重可以使肝脏的脂肪沉积、炎症等病理改变得以改善。这是强调了渐进或缓慢减轻体重,是因为快速减重虽可使肝内脂肪消退,但可使肝内炎症、肝纤维化加重,这是有科学研究依据的。
有个病人求治心切,诊为脂肪肝后,听说肥胖伴脂肪肝必须减重,十分配合,节食甚至饥饿疗法,配合大负荷运动,这样一月下来,体重下降10公斤,但是化验肝功能,转氨酶较目前还在升高,他搞糊涂了,我告诉他以上道理,他才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同样适用脂肪肝的治疗。当然对于减轻多少体重,病人肝脏才会恢复正常,这个标准尚未建立。专家建议每周体重下降不应超过1200克较好。
中国成人的正常体重指数应是18.5-23.9为好(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如能将体重指数控制在这一范围,可防止人群中45%-50%的脂肪肝危险因素聚集。
一般人体膳食分配应该是蛋白质摄入10%-20%,脂肪25%,碳水化合物55%-65%。直接可利用的糖不超过10克。可溶性纤维,比如蔬菜要超过250克,饱和脂肪酸低于10%,含胆固醇的食物,比如无鳞鱼、肥肉、动物油、奶酪等要低于300克。
调整膳食结构也是减肥的关键。要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能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传统方案,以防止西方社会“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膳食结构的缺陷,从而防止热量过剩,预防肥胖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发生。
除此以外,每个人,特别是脂肪肝的病人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如临睡前吃夜宵、看电视时吃零食、喜吃甜食及经常在饭店就餐等,都能增加能量摄入,多余的糖、蛋白质也能转变成脂肪而沉积。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也成为脂肪肝预防的重要步骤。
4脂肪肝治疗时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1、脂肪肝仅仅是肝病。
肝脏具有物质代谢、胆汁合成、排泄、解毒、免疫、凝血等功能,拥有很强的代偿和再生能力。当如此强大的器官出现问题时,则意味着其他器官的损伤早已开始。因此,发现患有脂肪肝时,除了检查肝功能外,您还要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方面的检查。
注意2、脂肪肝治疗需服用药物。
保肝药物只在肝功能有明显异常时酌情使用,而降脂药物是否可以治疗脂肪肝还存在争议。多数药物的代谢都在肝脏里,滥用可能会加重肝损伤。因此,脂肪肝最安全也最基本的治疗是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少坐多动。
注意3、无症状脂肪肝不需要治疗。
肝脏内没有神经支配,只有包膜上存在感觉神经。当脂肪在肝脏细胞中堆积到一定程度,肝脏体积膨胀,肝脏包膜受到牵拉时,才会出现肝区胀痛、隐痛等不适感。由于个体敏感性的差异,每个人出现症状的时间、程度都会不同。有些人没感到任何不适,其脂肪肝却可能已到了中重度水平。因此,脂肪肝的治疗应趁早,与有无症状无关。早期轻度脂肪肝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调整及适当运动完全可以恢复正常。
注意4、脂肪肝患者多吃水果有益。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这些都能促进脂质代谢。然而,水果中糖分较高,过多进食,可能扰乱糖代谢,对血糖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过多的糖类在体内可以转换为脂肪,加重脂肪肝。因此,脂肪肝患者能否吃水果、吃什么种类的水果、吃多少、怎么吃,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5、脂肪肝患者需要食素。
素食会导致脂肪摄入过少,体脂分解过多,不但不能治疗脂肪肝,还会加重病情。素食者的蛋白质摄入不足,还会导致脂蛋白合成减少,脂肪转运障碍,加重脂肪肝。因此,想通过素食消除脂肪肝是行不通的,只有能量适宜、搭配合理的膳食才能改善脂肪肝。
5怎样可以治愈脂肪肝疾病
1、诊断明确
包括西医诊断中脂肪肝的分类、分期、分型、分度和中医诊断中的辨证分型。诊断不明确就抓不住主要矛盾,就不能做到“急治标,缓治本,标本兼治”,也发挥不出“整合疗法”的优势,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要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2、治疗方案随证变化
脂肪肝是一种病理状态相对固定,但治疗中的“证型”又不断变化的疾病,因此治疗法则应相对灵活。常用的治疗法则有疏肝、利胆、健脾、和胃、补肾、活血、理气、化痰、利湿、清热,这些治则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和疾病所处阶段的不同,抓住主要矛盾,结合HD肝病治疗仪的经络、穴位治疗,药物导入治疗及口服中西药物治疗,并与食疗、体疗有机整合,制订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3、综合判定疗效
治疗前后要从影像学变化(B超或CT)、血生化指标(肝功、血脂)、症状体征三项指标来考虑。一般只要有一项指标有明显改善,其他两项也会改善,有时临床表现不同步。
4、注意个体差异
一般仪器治疗得气感强的患者疗效较好,迟钝型或敏感型体质患者疗效较差。中青年患者疗效较好,老年患者疗效较差。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疗效较好,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慢性病患者疗效较差。有家族聚集史的患者疗效较差。
5、坚持治疗
因脂肪肝就医的患者大部分是在职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坚持治疗有困难。此时可利用家用型肝病仪在家治疗,定期复查。医生要帮助患者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
6、患者积极配合
脂肪肝治疗须医患密切配合,戒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这对提高临床疗效关系重大。门诊治疗无法控制患者的饮食,如患者配合不好疗效会大打折扣。
温馨提示:
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要开朗易暴躁。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