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自身血液的小动脉,当其发生粥样硬化后,血管壁上可出现脂质沉着,产生粥样斑块,使动脉管腔狭窄,造成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可引起心肌缺血性坏死。老年冠心病患者试试调心法,下面来了解一下。
目录
1老年冠心病患者如何运动
(1)运动前要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均可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加,降低心室颤动阈,加上运动可有诱发室颤的危险,因此,对于心绞痛 发作3天之内,和心肌梗死后半年之内的病人,不宜做此较剧烈的运动。
(2)运动前不宜饱餐。因为进食后人体血液供应需要新分配,流至胃肠帮助消化的血量增加,而心脏供血相对减少,易引起冠状动脉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发生心绞痛。
(3)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
(4)运动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心率增快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5)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必然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
(6)运动后避免吸烟。有些人常把吸烟作为运动后的一种休息,这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运动后心脏有一个
2老年冠心病患者试试调心法
三步冥想法
A选择舒适的姿势(可以是站着、坐着或躺着)。
B调整呼吸(即控制呼吸频率)。
C专注于某物(可以是音乐或是某种形象,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长达15至30分钟)。
专家点评:冥想有助心脏健康。每天冥想两次,每次15分钟,连续这样做4个月,血压会有所下降,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疗。
三步静神调息法
A端坐,挺胸收腹,下颌内收,将右手放于左胸的心前区。
B闭合双目,使精神进入宁静状态。慢慢地调节呼吸,使呼吸速度缓慢而深沉。
C右手顺时针轻摩心脏,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按摩一圈,按摩36圈。
专家点评:除上述办法外,诗词歌赋、音乐、舞蹈、戏剧、乐器、棋艺、种花、垂钓等,都有怡情养心的效果。
3老年人冠心病的饮食怎么调养
1.控制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许多研究证明,长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动物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还证明脂肪的质对血脂的影响更大,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血胆固醇,一般认为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为宜。膳食胆固醇含量对体内脂质代谢会产生一定影响,应适当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摄入。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在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就是主食量过多),可造成热量入超,在体内同样可转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经研究证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美国、加拿大等国,人们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热能的15~20%,其冠心病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因此,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摄入量,一般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 为宜。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体内生成,故能降低血胆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
5.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还能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尼克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预防血栓发生。
6.保证必需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供给。碘能抑制胆固醇被肠道吸收,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故能减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常食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膳食中钙、镁、钾、钠、铜、铬等也同冠心病发病有关。
7.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8.禁饮烈性酒。酒精能使心率加快,能加重心肌缺氧,故应禁酒。
4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要控制脂肪,适当吃一些瘦肉以及家禽类食物。多吃海鱼,有研究发现海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帮助人们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起到保护心血管,防治冠心病。此外还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专家建议不要超过300毫克,也就是一个鸡蛋所含胆固醇的量。因此,冠心病患者每天最多只能吃一个鸡蛋。
其次要适当摄入蛋白质。适当的蛋白质能够为心脏提供必要的营养,但是如果超过一定的量就会加快新陈代谢,使冠心病患者本来就脆弱的心脏,不堪重负。因此每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要在50克左右,可以通过牛奶,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
最后,饮食上要清淡,拒绝高盐高糖食品。特别是一些有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就更加重要了。一旦盐的摄入量严重超标,就很有可能会引发病情的操作。患者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5克之内,在夏天时由于排汗较多可适量增加。患者要尽量避免吃火腿,咸鸭蛋,咸菜等食物,因为一小块就会使你当天的食盐量超标。
5冥思静坐有益冠心病患者
根据美国临床化学期刊报道,一种名为冥思静坐的放松方法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降低血压及胰岛素抵抗。
冥思静坐起源于印度古代吠陀人的传统,通过极其标准的形式(讲座、个人指导和小组讨论)进行传播。起初冥思静坐被证明可以降低血压,但是对于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其功效还未彻底证实。代谢综合征的一系列症状,高血压、腹部肥胖、高胆固醇及胰岛素抵抗都会增加心脏危险。
美国cedars-sinai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6周的冥思静坐临床试验。52个病人(平均年龄66.7岁)接受了冥思静坐指导;51个病人(平均年龄67.1岁)接受了一般健康教育。病人于临床试验开始及结束当晚空腹,第二天早上接受血管功能和心率变异性测试及病历复查。从心率变异性测试中可获知控制心肌及其他不随意肌的自动神经系统功能。
全部103个病人中有84人(82%)完成了研究。临床试验结束时,接受冥思静坐指导的病人在改善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自动神经系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接受一般健康教育的病人只明显提高了运动频率。
现有的结果同样可以加深我们对压力在流行病——代谢综合征中的理解。低频率地参与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肥胖都能引发代谢综合征;现代社会的高要求也会导致长期精神压力。这种压力会释放出能逐渐破坏心血管系统的皮质醇、荷尔蒙及神经传递素。
结果证明冥思静坐能调整身体对压力的响应而不是改变压力本身。进一步研究可能会为冠心病提供新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