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但有多少人知晓喝水的好处呢?其实,喝水不仅能及时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还能养生防病。下面小编就总结了喝水就能搞定的十种病,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喝水太多对肾不好
我们身体内的废物都是有肝脏和肾处理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仅占身体1%肾却要承受整个全身1/4的废物,然后肾脏会将这些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于尿再排除体外,多喝水会加快尿液的排出,不但可以预防结石还能减轻肾脏的负担。
多喝水,这样才能多排尿,浓度高的尿液会对前列腺产生较多的刺激,所以多喝水可以稀释尿液的浓度,这也是肾脏保健的最好方法。
正常人每天饮水、排水处于平衡状态。肾脏是最重要的调节水分代谢的器官,它有浓缩和稀释尿的功能,将尿的比重维持在1002-1030之间,多喝水,尿变稀比重低,尿量增加,少喝水则比重高尿变浓,尿量减少。正常排尿量每日大约1500毫升与饮水量差不多。肾浓缩和稀释尿的功能受体内抗利尿激素、渗透压等的支配和调节,并有口渴中枢,人感到口渴时会增加饮水。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一种病称为原发尿崩症,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总是感到口渴,不停地喝水和排尿,每天尿量达上万毫升,但并没有因此造成肾的损害。可见单纯多喝水不会增加肾的负担,而且没有口渴感也不会喝进很大量的水。但如果每天尿量总是多于2500毫升,口渴、饮水多且连续至少3天以上,应引起注意,值得去检查一下尿比重及其他进一步检查。
多喝水是肾健康的基本保障。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目前,医学认为肾结石病人与人体代谢环境、饮食、疾病等因素有关,同时还认为与人体极度缺水或脱水有关。究其原因,一是食物中的钙质没有足够的水来分解、输送、排除,积聚在肾中形成结石;二是补充水分不足,排尿次数减少,尿酸过浓,造成钙质沉淀,久之形成结石;三是肾脏发炎,无法将钙质及时排出体外,日积月累形成结石。要避免肾结石,最重要的是要多喝水。
多喝水对肾好吗?是的,至少每日饮水2000~3000ml,除白天大量饮水外,睡前也需饮水500ml,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饮水200ml。多喝水对肾好,也要讲究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怎么喝水对肾好。
2怎么喝水对肾好
饮水不当不养肾反而会伤肾,因此如何做到科学正确的饮水是我们都需要关注的话题。怎么喝水对肾好呢?下面为您介绍。
1、什么时候喝?要选对时间
对于人体而言,水在身体内不但是运送各种营养物质的载体,而且还直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保证充足的摄水量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一般认为,喝水最佳时刻在早上起床后、运动后、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时,以及感冒发烧中。早上起床身体可能会有些许脱水的情况,因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补充水分。最好先喝一杯水,让身体开始重新运作。其次每隔一段时间适时地为身体补充流失的水分。
什么时候喝水最好?专家给出了一个喝水时间表,不妨来看看吧。
另外,人在发高烧时,会以出汗的形式散热,以致消耗大量水分,严重的会引起脱水。因此,发烧期间及时补水十分重要。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大概每半小时喝一次。喝点小米粥、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饮水的最佳时间是:早晨起床后,上午10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就寝前。饭前饭后不宜饮水,饭前饮水要在进餐前15分钟,饭后饮水间隔时间要长些,食物越是不好消化时间越长,吃水果之后30分钟,吃肉之后3个小时。
喝水时间推荐
6:30——夜睡眠导致身体缺水,起床先喝250ml水,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
8:30——起床到办公室的过程中,身体会出现脱水现象,建议到达时先来一杯250ml的水。
11:00——工作一段时间后,补充流失的水分,有助于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
12:50——午餐后半小时,喝水助消化。
15:00——喝水提神醒脑。
17:30——下班前喝一杯水,增加饱足感,避免晚餐暴饮暴食。
22:00——睡前少量饮水,避免浮肿,影响睡眠质量。特别建议老年人在睡前饮用约200ml水,以便冲淡睡眠期间的血液黏稠度,避免突发心血管疾病。
2、喝多少水?饮用要适度
饮水量有个体化差异,不能教条地遵循“一天八杯水”。身体健康的人只要把握口渴不渴,喝水后不会胃胀难受这个原则。如果口渴想喝水,又能喝得下,就放心喝吧。对于肾脏健康的普通人,每天适宜的饮水量大概为2000毫升,不少于1500毫升,最好也不多于2500毫升
胃功能、肾脏功能,心功能、肝功能不好的人,喝水就得量出为入,看排汗量和排尿量来决定饮水量,饮水过多会造成水肿,甚至水中毒。而肾功能差有水肿,正在做消肿治疗的人“出”的量要大于“入”的量。
尿路感染的人平时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充分发挥水对尿道的“冲洗”作用,避免细菌繁殖;而肾结石患者的饮水量大于平常人,目的是加快尿液的排出,把在肾脏中沉淀和积聚的钙质、杂物排出体外,不致于形成结石。
3、喝什么?要选对内容
对于喝什么水,说法不一。有说喝淡盐水的,能补充盐分,并且它能刺激肠蠕动,帮助顺利排便;也有说喝蜂蜜水的,说是通肠润便。不过有人担心淡盐水会增加盐的摄入,蜂蜜水会使血糖升高,为此很纠结。专家表示,淡盐水和蜂蜜水确实不适合所有人,最大众最合适的还是白开水。
少量的淡盐水有助于肾功能的排毒,然而专家提醒,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需要控制盐摄入量的患者、肾功能不好的人的确不宜饮用,并且正常人经常服用淡盐水,还有可能导致盐的摄入量超标。蜂蜜水是有润肠通便的好处,不过最好不要空腹喝。因为蜂蜜中含有大量果糖和葡萄糖,会升高血糖,冲击食欲,影响早餐摄入。
有的人认为酒后喝浓茶能解酒,其实这非但无效,还会伤肾。专家表示,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较快地影响肾脏而发挥利尿作用,此时酒精尚未来得及再分解便从肾脏排出,使肾脏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从而损伤肾功能。
那么什么水才是最合适的?白开水?饮料?阴阳水?矿泉水?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新鲜的白开水才是大多数人的最佳选择,它清淡无味,极其普通,但对人体的生理机理具有很重要的调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饮料和饮用水在功能上并不能等同。因此,用饮料代替饮用水,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小编提醒,“阴阳水”要少喝。所谓的“阴阳水”多指生水(矿泉水、自来水等)和开水混合成的水,网络上曾流传喝“阴阳水”可以排肠毒的说法,但这些观点没有科学根据。日常饮水机中经过净化的水,混合起来对身体无碍,但除此之外的自来水、井水等生水,多含有细菌、病菌、寄生虫等有害物,用其与开水混合,会带来很多微生物和毒素,可能引起肠道传染病,是不可取的。
4、用什么杯子好?玻璃杯喝水最安全
除了按时饮用足够的水外,用什么杯子喝水也成了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研究表明,不锈钢水杯里含有铬,这是一种重金属,被腐蚀的不锈钢水杯因为保护膜被破坏,铬就会被释放出来,如果人体长期大量摄入三价铬,会影响身体的抗氧化系统,容易患上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还容易发生肿瘤等异常增生的疾病。
塑料杯除了受热后会析出一些化学物质外,还极易滋生细菌。虽然塑料表面看似光滑,但实际上有许多空隙,易藏污纳垢。而办公室里,人们对杯子的清洗大多只有用清水冲,杯子得不到彻底清洗和消毒。专家建议,办公室最好用玻璃杯,每天都要清洗,最好使用洗洁剂,并用热水冲洗。
另外,杯子受到电脑、机箱等静电的影响,会吸附更多的灰尘、细菌、病菌,久了会影响健康。为此,专家建议,最好给杯子配个盖儿,并且不要靠近电脑等电器,平时还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让灰尘随风而去。
专家建议,玻璃杯在烧制的过程中不含有机的化学物质,而且表面光滑,易清洗,细菌和污垢不容易在杯壁孳生,所以用玻璃杯喝水是最安全的。但是购买玻璃杯同样有讲究。选购时要那起玻璃杯朝光源看,观察水杯是否通透。如果杯壁中是否含有气泡和杂志,虽然不影响饮用,但是这样的杯子显然是不合格的。
3多喝水有什么好处
1、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淡盐水促进身体排毒。早晨是人体血粘度最高的的时候,喝盐水会导致我们的血压更高,尤其是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包括有高血压的人更不宜在早晨饮用淡盐水。
2、水对于美容至关重要,好的皮肤离不开水的滋润。但是并不意味着水喝得越多越好,每天8杯水就足够满足需要了。除了这8杯水外,通过食物我们也能补充大量的水分,多喝水反而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3、解决便秘。便秘的人可以适当多喝点水,一定要大口大口地喝,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就能尽快到达肠道,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还可以吃些韭菜、芹菜、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缓解便秘的效果更佳。
4、缓解烦躁心情。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它如同其他身体毒素一样,可以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因此,在心情烦躁时,不妨倒一杯温开水,坐在座位上慢条斯理地把它喝完,心情会因此放松许多。
4喝水的最佳时间
1、6:30分,经过一整夜的睡眠,身体开始缺水,起床之际先喝250CC的水,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预防便秘,清洁肠道。
2、8:30分,清晨从起床到办公室的过程,时间特别紧凑,情绪也较紧张,身体无形中会出现脱水现象,所以到了办公室后,请先给自己一杯至少250CC的水。
3、11:00,在空调房间工作一段时间后,一定要趁起身活动的时候,再给自己一天里的第三杯水,补充流失的水分,有助于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
4、12:50分,用完午餐半小时后,喝一些水,可以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不仅对健康有益,也能助你维持身材。
5、15:00,喝上一大杯白开水,除了补充在空调房间里流失的水分之外,还能帮助头脑清醒。
6、17:30分,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可以增加饱足感,等到吃晚餐时,自然不会暴饮暴食。
7、22:00,睡前1至半小时再喝上小半杯水。别一口气喝水太多,以免夜里频频上洗手间影响睡眠质量。
8、半夜起夜后,可以喝上一口水,补充长时间睡眠消耗的水分。至此,一天已摄取约2000cc的水分,可以充分满足人体所需。
5如何健康喝水
误区1:每天清晨都要补水
消瘦,肤白,体质寒凉的人,早晨不适合饮用低于体温的牛奶,果汁或冷水,可以换作温热的汤、粥。鲜榨果汁不适合早晨空空的肠胃,即使是在夏季也要配合早餐一起饮用。早晨补水忌盐,煲的浓浓的肉汤、咸咸的馄饨汤都不适合早晨,这只会加重早晨身体的饥渴。
误区2:饭前不能喝水
吃饭前还要补水吗?那不是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吗?西餐有餐前开胃的步骤,其道理在于利用汤菜来调动食欲,润滑食道,为进餐做好准备。那么,饭前补水也就有着同样的意义,进固体食物前,先小饮半杯(约100毫升),可以是室温的果汁、酸奶,也可以是温热的冰糖菊花水或淡淡的茶水,或者是一小碗浓浓的开胃汤,都是很好的养胃之法。
误区3:喝的水就是要让身体全部吸收
补水的同时身体也要利水才能达到水分平衡,所谓利水食物是指能增加身体水分排泄的食物,如西瓜、咖啡、茶等含有利尿成分,能促进肾脏尿液的形成﹔还有粗粮、蔬菜水果等含有膳食纤维,能在肠道结合大量水分,增加粪便的重量;辛辣刺激的成分能促进体表毛细血管的舒张,让人大汗淋漓、体表水分流失。补也好、利也好,都是达到身体水分平衡的手段。
误区4:喝的水越多对身体和皮肤越好
每天正常补水1000~2000亳升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大量饮水,这其中就有问题了。首先,说明你的身体可能处于脱水状态,身处高温环境,大量排汗或大量进食盐分都可能引发这种情况,那么补水是必要的;其次,如果存在高血糖、垂体或肾脏功能异常的情况;或者处于感昌、发烧等感染性疾病中;又或者有泌尿系统炎症,甚至是一名高尿酸血症患者,那也可以主动大量饮水。而一个健康人在不感觉口渴的情况下饮水超过2000毫升/天就实在没有必要了,那只不过是一再考验自身的肾脏功能罢了。
误区5:喝饮料也可以补水
果汁饮料多采用柠檬酸作味剂,柠檬酸食用过多,大量的有机酸骤然进入人体,当摄入量超过机体对酸的处理能力时,就会使体内的ph值不平衡,导致酸血症的产生,使人疲乏,困倦。特别是在人体大量出汗时,人体会损失大量的电解质,如钾、钠、氯等碱性成分,大量的酸味饮料更容易令体液呈酸性。因此,不宜过多饮用添加有机酸的酸味饮料。
误区6:每天都要保证喝掉8杯水
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比如蔬菜、水果、饮料等等都会含有水份,如果你今天又是吃水果又是喝汤,然后再喝足足的8杯水,就有可能摄入水量过多了。米饭的含水量达到60%,而粥含的水分就更丰富。
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400毫升水分。加之日常饮食讲究的就是干稀搭配,所以从叁餐食物中获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难。不如充分利用叁餐进食的机会来补水吧,多选果蔬和不咸的汤粥,补水效果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