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膝关节痛主要是在跑步的时候姿势不正确,跑步时膝盖不怎么弯曲,太过僵硬。那么跑步膝关节痛怎么办?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跑步的好处
1、提高睡眠质量
通过跑步,大脑的供血、供氧量可以提升25%,这样夜晚的睡眠质量也会跟着提高。
2、“通风”作用
在跑步的过程中,肺部的容量平均从5.8升上升到6.2升,同时,血液中氧气的携带量也会大大增加。
3、“泵”力大增
运动中,心脏跳动的频率和功效都大大提高,心跳、血压和血管壁的弹性也随着升高。
4、促进健康
跑步可以促进白血球和热原质的生成,它们能够消除我们体内很多病毒和细菌。
5、保持稳固
经常慢跑练习,肌腱、韧带和关节的抗损伤能力会有所加强,减少运动损伤的几率。同时,皮肤、肌肉和结缔组织也可以变得更加牢固。
6、消除紧张感
慢跑可以抑制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两种造成紧张的激素的分泌,同时可以释放让人感觉轻松“内啡呔”。
7、保持年轻
经常运动,生长激素HGH的分泌增多并且可以延缓衰老。
8、储存能量
通过跑步,肌肉肝糖原的储存量从350克上升到600克,同时线粒体的数量也会上升。
9、塑形
通过跑步,女性体内的脂肪含量可以减少12%-20%,男性可以减少6%-13%。
2跑步膝关节痛怎么办
01如果只是有一点轻微的疼痛,我们可以用碎冰敷一下,这样的话会好很多。
02如果没有碎冰,使用酒精擦拭膝盖即便,效果是一样的,医用酒精在药店都有卖的。
03如果疼的比较厉害,建议去医院看一看,是否是肌肉拉伤或者肌腱受伤。
04除了在事后补救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事前有充分的运动准备,先做一些基本的热身运动是很有必要的。
05跑步的话,穿上合适的跑鞋是很有必要的,跑鞋专为运动设计,让我们在运动中脚部受力合理,即便遇上硬地面也不容易震伤膝盖。
06当然了,如果偶条件,穿上护膝效果会更好,加强对膝盖的保护。
特别提示
运动前注意先进行充分的热身,这样的话剧烈运动带来的影响就会小很多。
3跑步减肥的正确方法
1、跑步前要做好准备
做有氧运动前充分地将身体的潜在热能调整到准备状态,有利于身体内机能的调整,激发身体中的运动激素,促进脑内学习区域的神经细胞,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记忆力
2、慢跑前的准备动作
站立,双手叉腰,交替活动踝关节,大约5-10分钟。热身运动可以提高肌肉温度,使肌肉变得柔软,不易被拉伤。
3、跑步时间和速度都是健康减肥的关键
如果你想减肥,每次跑步的时间最好安排在30-60分钟,时间太少达不到燃脂的效果,时间太长会造成肌肉疲劳不利于健康。
如果为了减肥,跑步的速度不宜太快(当然也不能太慢),大约6-7km/小时的速度是最合理的,能让脂肪充分和氧气结合,燃烧。
跑速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即跑步的时候有出汗感,同时身体没有上气不接下气,非常难受的感觉,这个状态是最好的。
4、跑步后要做好放松 充分燃烧脂肪的美丽塑形
慢跑后,舒展身体可以使身体中的多余脂肪充分地进行燃烧,让身体大多部位得到锻炼,塑造你的完美S曲线。
正确的姿势和放松的心态是美丽的诀窍。两手置于头部上方,合拢做伸展姿态,拉伸躯干部。
跑步运动后,做适量的伸展,可以缓和过速的心率。
5、跑步后要做放松
微汗慢跑结束后,要做一些放松活动,如慢走、弹腿、下蹲、转腰、扩胸等。待体温、心率基本恢复正常后再回室内。
放松动作推荐:两手置于头部上方,合拢做伸展姿态,拉伸躯干部。
回屋后,最好将汗湿的衣服换掉,或者在跑步前就有意识地穿上运动衫,跑完后晾干,最多3次就应清洗。另外,采用此法减肥,一般用不着天天进行,每周慢跑三回即可,或者保持经常慢跑就能达到目的,过于疲累反倒容易引起感冒等病患。
4运动后解乏远离4误区
误区1:运动后大量饮水。运动出汗会使身体丢失水分和电解质,适当补水对维持体液平衡大有裨益,有助促进机体恢复。但如果大量饮水,可能会引起“水中毒”,出现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肌肉痉挛等。此外,如果水温过低,还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出现腹痛。对于运动时间长的人而言,建议在运动的前、中、后少量多次补充运动饮料,水温控制在10℃~20℃。如果进行体力消耗较大的运动,在运动后2小时内应及时补充含低聚糖、多肽的饮料,利于身体肌糖原的重新合成,有助于疲劳恢复。
误区2:运动后立即躺下或蹲坐。运动后,身体机能在一定时间内还处于活跃状态,各系统机能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剧烈运动时,下肢大量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可以达到相当于安静时的25倍以上,下肢肌肉不断收缩,通过“肌肉泵”的作用推动血液回流。如果运动后立即躺下或蹲坐,肌肉泵作用消失,回心血量急剧下降,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昏倒。所以,建议运动后不要马上停下来,最好做一些放松、整理或拉伸运动,还可以按摩肌肉,能促进疲劳恢复。
误区3:运动后马上洗澡。运动后体温升高,毛细血管扩张,皮肤通过大量排汗来带走热量。如果运动后马上洗澡,尤其是水比较凉的情况下,会令汗腺排汗“戛然而止”,热散发不出来,对身体恢复不利,甚至会引起肌肉痉挛,降低免疫机能,引发感冒、伤风和气管炎等疾病。建议剧烈运动后应先擦干汗液,不要吹电风扇或进入很冷的空调房,等不再出汗时再沐浴。
误区4:运动后盲目进食。运动时,运动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身体的副交感神经相对抑制,消化系统兴奋性明显减弱,肠胃蠕动减弱,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各消化腺的正常分泌需要在运动结束后20~30分钟才能恢复,所以建议运动后稍作休息再进食。
一般而言,运动后通过积极性休息(即放松、整理、拉伸运动),比消极性休息(如坐下或躺下休息),更有助于促使疲劳恢复。不同运动最好选择不同的休息方式,可让心脏以及肌肉快速消除疲劳。例如,骑自行车时,后背长时间保持拱形,容易出现后背及手臂疲劳、酸痛。运动后可以按摩腰腿等疲劳部位,也可以选几个拉伸腰部的瑜伽动作进行练习,以放松肌肉;跑完步后,则应做一些腿部拉伸运动,可减少肌肉酸痛和关节损伤,还可以取一个网球,从脚踝滚动到膝盖后侧,疼痛位置可多按摩几次。
5光靠想象就能强健肌肉
研究者发现:在想象中锻炼身体也可以达到与去健身房相同的效果,同时还能强健肌肉,延缓肌肉萎缩,甚至能让肌肉力量更为强壮。
研究者选取了两组身体健康的人进行一组试验,要求他们静坐11分钟,每周坚持五天,持续4周。同时,在其中一组人的手腕上缠绕上了医用高分子绷带,并要求他们在静坐过程中,脑海中想象着身体在做强烈的肌肉收缩动作,即“想象锻炼”。另一组参与者在此过程中没有接受到任何指示。研究结果显示:四周后,从事“想象锻炼”的参与者身体强壮程度是另一组参与者的两倍。此外,这些参与者的大脑功能也更为强壮,这是因为锻炼让他们的大脑中生成了更为强壮的神经肌肉通路。
研究成果表明:人体与大脑的连接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紧密。俄亥俄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布莱恩·克拉克认为,这种“想象技术”可以用于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和控制年龄老化的不利影响,甚至专业运动员也经常使用它来提高运动成绩。同时,研究也首次证实“想象锻炼”可以延缓或阻止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