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在感冒发烧看病之后,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大家可以多喝点水,这样能够有效提升退烧的速度。实际上,在针对感冒问题吃退烧药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多喝点水,也能够对发烧问题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退烧药有哪些??吃退烧药时多喝水更好?一起来看下。
目录
1退烧药有哪些
布洛芬
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按体重一次5~10mg/kg,需要时每6~8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
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3岁以上高热的孩子。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
用法: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次,每4小时1次,每24小时不超过5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2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
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2~4小时。
尼美舒利(慎用)
商品名:瑞芝清
用法:儿童常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mg/天,分2~3次服用。
优点:根据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家们将尼美舒利和布洛芬进行比较,发现尼美舒利突出的优点是较少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因为它对肝损害的发生率比较低(约1/100万),所以,在临床中常被广泛应用于炎症性发热疼痛的治疗。
缺点: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应用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报道。2002-2005年,西班牙、土耳其、爱尔兰等国家已将该药撤出市场。
赖氨匹林
商品名:来比林
用法: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儿童一天按体重10~25mg/kg,分2次给药。
优点:解热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缓和而持久,可避免口服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由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均为片剂、水溶液及混悬液(滴剂),没有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剂型,所以对于口服药物困难的孩子,医生也常选择这类药。
缺点:因为含有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有的会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所以16岁以下的儿童都应该谨慎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询问过敏史。
注意:这类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所以要防止过量用药,否则会引起肝脏损害。
柴胡注射液
中药柴胡提取的注射剂,该药退热作用较慢且弱,副作用少。规格为每支2毫升,用量3岁以内小儿每次肌肉注射1/3~1/2支,大于4岁每次一支。
安乃近药效明显,但不良反应也屡见不鲜
安乃近
属于呲唑啉基类活性药物,规格有注射剂和片剂,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致死性粒细胞缺乏为其最严重副作用。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但国内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2吃退烧药时多喝水更好
第一、 协助退烧药物发挥效果
我们知道,水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可以说,水分补充足够多的情况之下,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也会大幅度提升,在人体排汗和排尿都增加的情况之下,退烧的速度就会加快,这是因为两者都会帮助身体带走一些热量。
第二、 避免脱水
在体温持续维持高温状态下,人体容易大量排汗,以达到打开毛孔散热的目的,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很可能让人体处于脱水的状态,甚至出现晕厥乃至中暑等症状。
第三、 最大限度减少对肝脏的伤害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退烧药例如布洛芬等等,主要作用的部位是在肝脏,超过60%的水分会通过肾脏排出,如果能够多摄入水分,能够通过稀释的做法让尿液中的毒素含量降低,避免对肝脏造成伤害。
第四、 喝水量的基准线要求
一般来说,在发烧服用退烧药的期间,推荐大家每天可以喝2-2.5L的水,而且在饮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口小口的喝,否则这些水分会直接进入人体的尿道被排出体外,并能够进入人体的循环中。
3退烧药有哪些副作用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化学类药物一般有见效快的优点,同时也可能会带有不同的副作用。
常见儿童退烧药的副作用普遍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从以上对6种儿童退烧药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退烧药成分对应产生的副作用情况。相较而言,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副作用是最小的。但像安乃近、氨基比林的副作用就更为明显,可能会引起虚脱,甚至发生休克,有过敏体质的孩子会产生药疹、荨麻疹,危及患儿生命。这些类别的药物也正逐渐被淘汰掉。
有些退烧药存在一定的肝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
由于退热针剂副作用较多,因此婴幼儿应首选口服退热药物,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和布洛芬(如美林)。由于这些药物都配制为水果口味,易于为婴幼儿接受。而退热药物的服用也有讲究,以前多为体温超过38.5℃时服用,而现在的观点认为:为了发挥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每日服用4次(即每隔4~6小时服用1次)更加合理,同时孩子的体温也控制得更趋于平稳。
宝宝发烧其实首推物理降温。当宝宝体温超过38.5℃,可以给他枕冰袋、洗温水澡、擦擦酒精,还要尽量多喝水。晚上,父母精力不够,就要使用药物降温。如果孩子有高热惊厥史,则要尽早用药。
4发烧多少度才要吃退烧药
要点1:高于38.5℃才需要吃药
38.5℃?没错,当腋下温度高于38.5℃才需要吃药哦。这里特意强调下是腋下温度哈,口腔温度、耳温和肛门温度就不是按这个算了。记住这个温度前,先要回顾下常识,腋下温度超过37.2℃才算发烧。和睦家药师冀连梅在其微博和文章中都曾提醒说,“腋下温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精神状态尚好,学习、工作未受影响,没必要用药。此时,可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用温水浸过湿热的毛巾擦拭身体。”此外,有医师表示,如果超过38.5摄氏度,在吃退烧药的同时物理降温,能减少药物用量。但如果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使用退烧药2—3天仍不能控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如果体温降到38.5℃以下时,机体的自身免疫保护机制得到恢复,可通过物理降温措施调节。此时停药还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伤。
要点2:普通发热只用一种
不管你有多想快点好,也别轻易把两种退烧药一起吃。为什么?因为他们基本都是一样一样的啊。目前,常用的非处方解热镇痛药几乎都属于一类--非甾体抗炎类。而这一类里有两种最常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仔细看看感冒药的说明书基本就明白了,不管它叫泰诺林、必理通还是扑热息痛,他们其实都是“对乙酰氨基酚”。这样的话,不管你用哪种,本质上都是在用“对乙酰氨基酚”。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你同时还要吃感冒药就更需要好好看看说明书,很多的复方感冒药中也都有“对乙酰氨基酚”哦(如白加黑和日夜百服宁),真是会一不小心就吃过多了药的节奏。前面举得例子都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的情况两个字概括:同上。
只有在高烧持续不退的情况下,需要考虑进行“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药的交替使用。而这种情况最好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
要点3:最多服3天
这是避免不良反应的又一原则。一方面,解热抗炎药只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多用无益;另一方面,感冒引起的体温升高通常持续2—3天(也有说法是3-5天),如果超过3天,病情可能变得复杂,最好到医院就诊。
要点4:退烧药只是缓解症状
使用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烧这一症状,不能治疗引起发烧的感染本身,不是说退烧就是疾病好转哦。如果是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请及时看医生。
5有哪些物理降温方法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
具体做法
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十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
男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冰袋碰到阴囊部位。
用做好的冰袋来做冰枕,降温效果也不错。
方法三:使用退热贴
流行于欧美国家的退热贴,目前也已成了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具体做法
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
每天1-3次,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
用退热贴后,如果体温仍然在38.5℃以上持续不降,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贴时不要碰到头发、眉毛、伤口,眼部及皮肤有异常的部位。
?
方法四: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宝宝发烧可以借用酒精擦浴来帮助退烧。这种方法降温快,体温一般很快会下降。
具体做法
药店购买的95%酒精取一份,加两份温水搅拌均匀备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温水量与酒精相同,假如手边没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时,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来调和,也可以加冰块来增加降温效果。
用纱布或者小毛巾蘸湿后擦拭宝宝的身体,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比如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
涂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上至下,从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进行,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注意擦过的身体部位的保温。动作要快,每次5-10分钟即可。
擦拭中要避开宝宝的头面部、腹部、脚底以及胸前心脏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标签:其他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