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好会让人精神不振,注意力无法集中,但睡眠不好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睡眠不好或许还会增加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那么秃顶男人或更易和前列腺癌扯上关系你知道吗,下面来了解一下。
目录
1手术会对年轻的前列腺癌患者有好处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当谈到治疗前列腺癌,手术可能胜过“观望”的方式,尤其是对年轻患者来说。
与没接受手术的人相比,死亡和癌症扩散是不太可能发生在接受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人身上的——不论年龄。研究的合著者、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的助理教授珍妮佛.瑞德说。
“当我们看各个年龄阶段的情况,我们发现受益的仅限于寿命长的男性,”她说。
多年来专家们讨论了如何最好地治疗这种疾病疾病——要么用观察的方法,要么切除甲状腺来减少癌症扩散和延长寿命。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泌尿科机械微创手术主任吉姆博士说:“在美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选中前列腺癌及其治疗方法有着相当大的争议。”
反对手术的专家说肿瘤不会成为威胁生命的罪魁祸首,并且是可以不时地进行测验来监测的。
前列腺是在男性膀胱下部、呈核桃状的腺。它产生的液体滋养和输送精子。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说法,美国今年约23.3万人将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这可以通过一个PSA测试和身体检查来检测。
哈佛的研究人员以及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院的同事,使用了斯堪的纳维亚一项前列腺癌研究评估的数据,这项研究的研究对象是700名患有早期前列腺癌的患者,来评估寿命与前列腺疾病是否相关。
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手术组或观察等待组。所有患者的年龄都在75岁以下并至少还有10年寿命。科学家们跟踪调查了23年,直到2012才结束。
这项研究于3月6日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研究人员报告说,在研究期间,手术组有58%的患者死亡,而观察组则有71%的患者死亡。在死亡的患者中,手术组有18%死于前列腺癌,观察组则是28%。
2秃顶男人或更易和前列腺癌扯上关系
科学家们研究了近10000人的脱发模式发现那些早年发线渐退的人较易于患肿瘤。澳大利亚一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为早期的脱发与前列腺癌关系研究提供了支持依据。
原因尚不清楚但据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可能由于因睾丸激素量升高,这种激素可触发癌细胞的发展同时抑制毛发生长。
人们认为秃顶男性睾酮量高对毛囊有不利影响,从而激素受体减慢头发生长。
英国每年诊断出近32000例前列腺癌,其中10000人死于前列腺癌,相当于一个小时就不止一人死亡。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癌症委员会专家监测一项由9448人参加的长期健康研究称墨尔本协作研究。
该项目始于90年代初参与人员年龄在40岁到69岁之间,要求他们自己评估一下在20岁和40岁的时候头发掉了多少。
前列腺癌细胞(如图)可能是因为睾丸激素水平更高,这种激素刺激癌细胞发展同时抑制毛发生长
然后研究人员跟踪观察日后生活中有多少人又是在哪个年龄段发展为前列腺癌。
研究报告结果大多数40岁秃头男性明显易患早发性癌症,其中有些男性可能是50多岁或60岁。
这些发现为去年的一个类似调查提供了支持依据,科学家对比男性前列腺活检结果:疑似癌症诊断结果多于秃头男性肿瘤诊断结果。
其他研究显示秃头男性比另一种前列腺疾病风险更高,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肥大其原因在于通常随着人渐渐衰老,前列腺压在尿道上因尿液从膀胱尿道管排出体外。
在英国大约250万人受这种疾病困扰,通常尿道排尿困难甚至膀胱开始出现溢满现象。
澳大利亚研究小组在报告中说:“两种前列腺癌和脱发都与年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还依赖雄性激素(荷尔蒙)。
“我们发现四十岁秃顶男性可能会是早发性前列腺癌风险增加的一个标志。”
3睡眠差提升前列腺癌几率
睡眠不好会引来前列腺癌
冰岛大学研究人员7日在美国《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和预防》期刊上报告说,睡眠问题损害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比如,此前有研究发现,睡眠不好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但科学家并不清楚睡眠问题与男性前列腺癌之间的关联。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以2100多名67岁至96岁的冰岛男性为对象,研究睡眠对前列腺癌风险的影响。他们首先调查了这些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发现其中14.4%的人存在严重或非常严重的睡眠问题,包括难以入睡、夜间易醒、晨醒过早等。这些人参与研究时均未患前列腺癌,但跟踪研究5年后,其中6.4%罹患前列腺癌。
在考虑了年龄等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好的人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没有睡眠问题者的1.6倍到2.1倍。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这一结果得到进一步研究的验证,那么要降低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睡眠也许是一个潜在的干预目标。
几类人最容易患上前列腺癌
根据调查表明:有以下5种情况的老年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机会较多:
1、早婚:夫妻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较长。
2、年轻时性欲旺盛,性生活次数过多,进入老年期以后,性生活骤减,或性生活停止过久、过早。
3、饮食方面,摄入肉类多,鱼类少,菠菜、胡萝卜、南瓜等黄绿蔬菜吃得少;喜吃用咖喱、姜、胡椒等调料烹饪的食物,喜吃咸味。
4、患过前列腺肥大症。
5、年龄在50岁以上,尤其是70岁左右的老年人。不过,现在年轻人生活舒适,性生活频繁,也容易得前列腺癌。因此,该病的发病年龄可能降低。
支招:男人如何预防前列腺癌
1、喝咖啡
普通、低咖啡因、半脱咖啡因,不管是哪种咖啡都是很好的选择,哈佛研究者说到。他们发现,每天喝6杯以上普通低咖啡因咖啡的男性,比那些不喝的男性患晚期前列腺癌的几率要低59%。研究的作者KathrynWilson博士说,还需要更多相关研究来确定咖啡是否真正有益。
2、不吃炸面包圈
血液中反式脂肪酸水平最高的男性比起最低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要高两倍。反式脂肪酸会增大炎症以及胰岛素抵抗,这两个因素在前列腺癌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好别吃炸面包圈和曲奇,以及那些包装上标明含有氢化油的食品。
3、多吃红色食物
多吃烹调的西红柿产品能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两者间的关系在90年代第一次被哈佛研究者EdwardGiovannucci博士发现,后续的研究肯定了可食用红色食物的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番茄红素,这是西红柿里的一种色素,在烹调后效果更好。每周最好吃两份以上。
4、多运动
运动能降低41%患严重型前列腺癌的风险。另外,在前脸腺癌幸存者中,每周进行5小时高强度运动(打网球、跑步、游泳,或者骑车)的人,死亡率降低56%。“多活动,得到的保护越多,”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StaceyA.Kenfield博士说。
5、到医院做筛检。
男性到了50岁就应该每年到医院进行直肠检查和前列腺抗原的检查。如果你有前列腺癌的家族史,要从40岁就开始做这些检查。
6、摄取豆类食品。
日本男人死于前列腺癌的比率比美国男人低5倍。一般认为是由于他们的饮食多是低脂肪、高纤维食品。豆类食品在日本食物中十分普遍,豆腐、黄豆粉、豆浆,都是能有效预防前列腺癌的食品。
7、多吃西红柿。
在一项哈佛医学院针对47万个男人所做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吃烹调过的西红柿产品最多的人得前列腺癌的比例最低。
8、规律性事。
短时间内多次性交者,发生急性前列腺炎的比率高达89.7%。相反,节制性欲,致前列腺分泌大量“囤积”,时间长了导致前列腺过度扩张与充血,也可引发炎症。此外,体外排精、性交中断等,同样可使前列腺充血肿胀而引起炎症。
9、小心荷尔蒙补品。
有许多宣传说睾丸激素治疗可以提升他对生活,尤其是性生活的渴望,然而高剂量的睾丸激素常常跟前列腺肥大和肿瘤有关,这一点却甚少被提及。如果他已为前列腺问题所苦,那么远离这些荷尔蒙补品。
4女人也会得前列腺癌
前列腺疾病通常被认为是男性的专利,但奥地利科学家最新研究证实,女性也有前列腺,女性也可能患上前列腺癌。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沃尔夫·迪特利希在报告中指出,他们在女性体内发现了前列腺,这是一种围绕着女性尿道的腺体。这些腺体位于女性尿道后部,具有同男性前列腺相似的医学特性。这些腺体在胚胎时期与男性前列腺同源,也受内分泌的影响与控制。
科学家对25名女子进行的检查数据显示,有14名女子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碱性磷酸酶和雄激素受体等数据出现异常。在男性身上,这些数据异常就意味着前列腺可能出现病变。
科学家据此认为,女性也会出现前列腺问题,产生以排尿不适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女性同男性一样存在着前列腺肥大甚至癌变的可能。虽然女性患前列腺癌十分罕见,但并非绝无可能。这个道理就好比个别男性也会患乳腺癌一样。
5前列腺癌在中国发病率大吗
在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直追欧美国家。但是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2012年4月19日,北京市卫生局癌症防治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户籍人口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7万多例,平均每天约有104人被确诊为新发病例。其中,男性前列腺癌、女性甲状腺癌发病上升迅速。前列腺癌由2001年的第8位上升到了2010年的第6位。
男人味尽管主要由睾丸决定,但是同样离不开男人另一个特有的性腺器官——前列腺。人们肉眼是看不见它的。它位于阴茎根部深处的膀胱颈部,包绕在后尿道周围,形状很像一枚板栗,底向上,与膀胱相贴;尖向下,抵达泌尿生殖膈。这样一个小小有腺体也是男性最大的副性腺器官,它的主要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使男人具有男人味,促进和维护人类的繁衍。
前列腺是具有内、外双重分泌功能的性分泌腺。作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前列腺液,是构成精液主要成分;作为内分泌腺,前列腺可分泌前列腺素,有降低血压和兴奋平滑肌的作用。细数起来,前列腺能促进精子和卵子的顺利结合,激发精子活力,促使精液液化,提高精子成活率,维持生殖泌尿系卫生,改善性生活质量等。
娇贵的器官
前列腺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又是一个娇贵的器官,除了会产生前列腺增生外,最大的不幸是可能患癌。前列腺癌不仅可以危及男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男人的生活质量的下降,甚至尽失雄风和性功能。
在癌症的分类上,前列腺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又是全球男性第二大癌症。欧美国家前列腺癌高于亚洲国家,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100/10万以上,美国年发病13万例。在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直追欧美国家。例如,上海的前列腺癌在2010年就已达到10/10万,而且,60岁以上年龄组的发病率增加均在130%以上,75-79岁男性的发病率增幅达470.2%。2009年,广州有专家预测,10年后,中国每年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将达到60-70/10万。前列腺癌有可能成为危害男性健康的第一肿瘤杀手。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的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都发现,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年龄、种族、饮食、遗传、肥胖、吸烟和其他前列腺病变有关。
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50岁以上男性是前列腺癌发病的高危人群。但是,有种族差异,其中黑人的发病率要高于白人,而亚太裔人发病率最低。
目前虽然不能明确前列腺癌有家族遗传特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发现,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此癌的发病几率会高于没有家族史的男性。一个人的直系男性亲属(父亲和兄弟)中有1人患前列腺癌,则其患前列腺癌的几率会比普通人群高一倍;如果直系亲属中有2人患前列腺癌,其患癌几率可增加3倍。
从生活方式看,肥胖、吸烟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而且也有研究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缺少锻炼、放射线或导致性传播疾病的病毒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放疗的利与弊
与其他癌症相比,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相对比较缓慢,采用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都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5年生存率可以到60%-70%。
然而,美国和中国的前列腺癌患者还有较大的不同。在美国,前列腺癌患者80%-85%是早期,10%-15%是中晚期,只有5%左右发生了骨转移。但在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发现得较晚,有80%-85%的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有骨转移。
尽管如此,对于前列腺癌患者现在一般采用的手术和放疗也具有较好的效果,早期患者可采用手术切除,而中晚期患者可采用放射疗法进行治疗。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可能为男人带来难言之隐。因为,前列腺位于膀胱之下、直肠前部,附近还有支配阴茎勃起的神经,这就意味着这两种治疗方法都会引起副作用,包括尿失禁、阳萎、尿渗漏和直肠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