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多多少少都会出现胃病问题,虽说这种疾病可大可小,如果人们在平时的时候稍不留神就会酿成大祸,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养胃,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人的胃肠功能,那么如何增强胃肠功能?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让宝宝养好肠胃的六个妙招
1、合理地添加辅食
新生宝宝味觉尚未发育,直到给他喂养一些辅助食物,吃五谷、鱼肉、蔬果时,舌上的味蕾受到各种味道的刺激才开始逐渐发育、完善。味觉是否发育得良好,对宝宝的食欲有严重的影响作用。因此,宝宝4个月后,合理地给宝宝添加辅食,对培养宝宝良好的胃肠功能十分重要。
辅食方面添加的顺序
给宝宝添加的第一次辅食,应以易消化吸收为主,例如菜汤、面食、米糊等,以后慢慢地逐步增加辅食的浓度和种类,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和适应咀嚼能力的发展。具体按照下面的顺序:6个月以后,宝宝开始会用手抓东西吃,这个时候可以将面包或饼干掰成小块,或者是将水果切小块,让宝宝试着抓着吃。这是宝宝学习如何利用不同肌肉共同完成一个动作的重要发育过程。8个月时让宝宝吃可用手抓的固体食品;对于刚断乳的宝宝,如果是半夜里饿了,可适量进食饼干、蛋糕之类的食品;到了12个月,宝宝可跟随着父母食用普通的饮食。
辅食的次数和能量密度
辅食次数以及能量密度(每克食物所含能量)的添加,要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增加,一般情况下,6~8个月的健康宝宝需要保证一天2~3次辅食的喂食;9~11个月的宝宝是3~4次;12~23个月的宝宝则可以适当地增加有营养的零食,如水果,带花生酱的饼干,每日1~2次。需注意的是,吃零食的时间应在两餐中间,不至于影响到宝宝的正餐。如果是量太少或者是能量密度过低,应该给宝宝增加就餐次数。尽可能少地不给宝宝饮用营养价值低的饮料,比如茶水、咖啡、可乐。同时也要减少宝宝对果汁的摄入,以免影响宝宝对营养丰富的食物的吸收。
2、注意烹调方法
烹饪的食物一定要符合宝宝的年龄特点。刚断奶后的宝宝消化能力还比较弱,牙齿也还没发育成熟,咀嚼能力也比较弱,因此饭菜要做得细、软、烂;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的消化能力和咀嚼能力逐渐增强,食物的烹饪也可以逐渐地做得粗、整。
色香味搭配也很重要。据有关研究显示,颜色鲜艳、气味浓香的食物,能够刺激人的食欲。如胡萝卜泥蒸嫩蛋、蛋黄玉米糊、果汁豆奶、柠檬汁牛奶、奶粉拌草莓等,这些食品都能刺激到宝宝的食欲。对于不爱吃蔬菜的宝宝,可以煮成蔬菜粥,或做菜肉馅,包水饺、馄饨,宝宝就会喜爱吃。
食物多样化,宝宝的饮食应每日都有鱼、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满足宝宝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单一的蔬菜饮食难于满足宝宝健康成长的营养需求,除非给宝宝吃一些营养素补充或强化饮食。
饮食提醒
有些宝宝生长得要比一般小孩快,他所需要的营养就比一般小孩的多,这时可以让宝宝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或强化食品。当宝宝生病时,应增加流质食品,并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建议给宝宝进食硬度小、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生病康复后应给宝宝补充更多营养的食物,以补充生病期间流失的营养。
2肠胃不好怎么办
●补充“好细菌”护肠胃
肠道中栖息着数以亿计的细菌,比如益生菌和致病菌等,前者的作用在于平衡各菌群,维持肠道健康。当有益菌的“总体实力”小于有害菌时,肠道菌群的平衡就被打破,可能导致便秘、腹泻等多种问题。
生活中常补充益生菌不仅能提升有益菌的战斗力,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增进肠道蠕动,还能改善细菌所在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生长。
其实,除了酸奶、奶酪外,其他一些发酵食物中也含有益生菌,如泡菜、纳豆、腐乳等。另外,为了刺激益生菌的增长,还要多吃含丰富低聚糖的食物,比如香蕉、大蒜、蜂蜜、洋葱及芦笋等,因为低聚糖是肠道内益生菌的养分。
●常吃纤维清肠道
研究发现,人每天摄入20~25克膳食纤维,能让肠道更“环保”。高纤维饮食可降低食道癌、胃癌的风险。
蔬菜、水果中所含“水溶性纤维”较多,能清扫肠道,并调整肠内菌群环境。不仅防癌,而且能缓解便秘,对肠胃健康大有裨益;五谷杂粮中所含“非水溶性纤维”较多,可刺激肠壁蠕动,缩短食物在大肠中滞留的时间,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
因此,饮食营养要均衡,不要吃一大堆单一食物,而应每种食物都摄入一些。全谷物、菠菜、花椰菜、苹果、西兰花、梨、豆类食品等都应该成为餐桌上的常客。
3如何增强胃肠功能
1、南瓜——排毒护胃
因盛传吃南瓜有减肥美容功效,近年兴起了一股南瓜热。《本草纲目》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其所含的丰富果胶,可“吸附”细菌和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时,果胶可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减少溃疡。
早餐可用南瓜煮粥或汤,滋养肠胃。
2、胡萝卜——增强抵抗力
胡萝卜性味甘平,中国医学认为它“下气补中,利脾膈,润肠胃,安五脏,有健食之效”。丰富的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能明目养神,增强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萝卜素属脂溶性,和肉一起炖最合适,味道也更好。
患有胃炎的老人,经常会胃胀不适,可以坚持每日早晚喝一杯萝卜汁,青萝卜和白萝卜均可。
萝卜汁可用榨汁机榨出,也可将萝卜从头至尾一劈两半,用小铁匙从上至下刮成泥,再双手捏几下,萝卜汁就做好了。萝卜有顺气润胃的功能。
4肠胃功能紊乱的偏方
方1: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方2: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将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本方适用于胃热疼痛。
方3: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方4: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以先武火烧沸,酌加料酒、味精、酱油炒拌即成。吃时,以沸米酒50毫升,边饮酒,边吃鸡了。须开怀食饮。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胃疼。
5肠胃炎应该注意些什么
调整食谱。应该尽量少吃使胃肠胀气、排气增多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减少小麦、土豆和玉米等淀粉样食物的摄入量,因为这些食物只能被人体吸收小部分,大部分要靠大肠内部的细菌代谢分解,从而使产气增多。炒菜烹调时可以适当加入姜、蒜、胡椒等调味品,可以使排气减少。
稳定情绪,劳逸适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情绪紧张可以直接加快胃肠道的蠕动导致腹泻。
加强锻炼。可以每天早晚在空腹时按摩腹部。左手在上,从右向左顺时针转,右手在下,以肚脐眼为中心从左向右逆时针转着按摩;每次50次。这样的按摩可以改善胃肠道的运动和血液循环。
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