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肉,是高级野味,肉质细嫩、味道美、瘦肉多、结缔组织少,可烹制多种菜肴。鹿肉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糖和一定量的维生素,且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
目录
1梅花鹿肉的做法
南方的朋友可能对鹿肉有些陌生,但是对于北方人特别是吉林人来说,鹿肉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滋补型肉类。梅花鹿肉的做法有哪些?不熟悉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1、红醋鹿肉粒
材料:鹿肉、葡萄酒醋、黑胡椒碎、白糖、盐、生粉
步骤:
(1)鹿肉切成小块,加入葡萄酒醋、黑胡椒碎、白糖、盐、生粉拌匀;
(2)烧热锅子,加少量油,倒入鹿肉粒;
(3)中火烹到鹿肉粒变色变熟就可以了。
2、红烧鹿肉片
材料:鲜鹿肉、香菜、花椒、葱、生姜、生抽、老抽、料酒、盐、白糖、鸡精、清汤、淀粉
步骤:
(1)将鹿肉放清水洗净,泡30分钟后取出切大片,用1大匙料酒腌制20分钟;
(2)花椒用1/3碗水泡成花椒水,香菜切段、葱、生姜切大片;
(3)锅内倒清水,放1大匙料酒;
(4)把切好的鹿肉用淀粉抓一下;划入锅内;
(5)变色后,待血水浮在表面,水烧开后捞出;
(6)锅内倒油,下葱、姜煸香;
(7)加老抽、生抽、料酒、加入泡好的花椒水,清汤;
(8)汤烧开后,下鹿肉;
(9)加少许盐、糖调味;盖上锅盖,文火煨炖15分钟左右;
(10)烧制到少许汤汁,放鸡精,撒上香菜段即可出锅。
2鹿肉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鹿肉的营养价值鹿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药用经济动物之一,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鹿肉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著称,同时还具有提高人体代谢强度和抵抗力的功能,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鹿肉营养价值比鹿、羊、猪肉都高,属适口性强的野味。鹿肉的粗蛋白、磷脂、维生素B 12 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鹿肉,而脂肪、胆固醇的含量则显著低于鹿肉,鹿肉中胆固醇含量比鹿肉低 30.88% 。鹿肉这种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优质结构正是目前健康饮食所倡导的。鹿肉滋味清淡,纤维较细,营养丰实,味道鲜美,油脂优良,风味良好,是柔嫩易消化的滋养品。梅花鹿养殖国传统中医学认为,鹿制品具有 : “主阳萎、补虚、止腰疼、鼻衄、折伤、狂犬伤和酒服治肺痿吐血、崩中带下。诸气痛欲危者饮之立愈,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等功效。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表明,鹿制品还具有治心悸、失眠、健忘、风湿和类风湿等功效。 鹿肉首见于《名医别录》,华佗说 : “中风口偏者,以生鹿肉同生椒捣贴,正即除之”。《本草纲目》记载 : “鹿肉味甘、温、无毒。补虚羸,益气力,强五脏,养血生容。”李时珍说 : “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鹿肉可药食两用,既可与中草药配伍,也可做药膳,还可用腌、卤、水煮、清蒸、滑炒、干煸等方法制作多种菜肴。 鹿肉的主要功能为补脾胃、益气血,助肾阳、填精髓、暖腰脊,补五脏,调血脉。它主要用于虚劳羸瘦,产后无乳等症,是中药中的滋补佳品。鹿肉不同部位分别有着不同的功能,如鹿头肉的主要功能为补益精气,用于治疗消渴、虚劳、夜梦等症。鹿蹄肉具有治脚膝骨疼痛,不能践地的作用。
3梅花鹿肉的真假鉴别
市面上以次充好的现象不在少数,而卖假梅花鹿肉的更是数不胜数。那么我们要怎么辨别梅花鹿肉的真假呢?
首先是看。一看鹿肉皮有没有红点,有红点就不能买,没有红点的才是好的。二看肌肉,好的鹿肉为均匀的红色,且带有明显光泽;不好的鹿肉颜色稍微暗淡一些。三看脂肪,好的鹿肉脂肪为白色或者是淡黄色,不好的鹿肉脂肪无光泽或者为绿色。
其次就是闻气味。新鲜的鹿肉气味是正常的肉味,差一些的鹿肉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有的会有泛酸的气味。
最后是摸。摸也分两种,一个是摸弹性,用手指轻轻按压鹿肉,能够立即恢复原状的,为好肉;差一些的恢复得比较慢甚至是不能恢复。另外一个是摸黏度,好的鹿肉表面微干或者微湿,不黏手;差一点的鹿肉表面干燥或者粘手。有些注水的鹿肉也不黏手,但是表面很湿。
4鹿肉的食疗偏方
炖鹿肉
原料:鹿肉1000克,红枣12枚,酱油、料酒、姜片、花椒、精盐各适量。制法:鹿肉先用清水洗净,放沸水锅中焯去血水,切成重约50克的块。红枣洗净去核。将鹿肉下锅后,注入适量清水、料酒、红枣、花椒、盐、姜片、炖至鹿肉8成熟,加酱油上色,再炖至熟烂为止。功效:能补五脏,润血脉。佐以大枣,补脾胃,调营卫,生津液,能治疗五脏虚损,命门火衰,阳虚精亏,腰脊冷痛。
5鹿肉的付方
1.鹿肉黄芪汤:鹿肉120g,切块,黄芪30g,大枣10个。加水煎煮,煮至肉熟透,饮汤食肉。
鹿肉配黄芪、大枣最能温补人之气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虚羸少气或产后缺乳等。
2.鹿肉杜仲汤:鹿肉120g,切块,杜仲12g。加水煎煮,煮至肉熟透,稍加食盐、胡椒调味。饮汤食肉。
本方取鹿肉补肾阳、益精血,用杜仲补肝肾、壮筋骨。用于肝肾不足、阳虚精少、筋骨不健所致的腰背酸痛,脚膝乏力,阳虚尿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