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没规律,饮食不合理,生活上、工作上各种压力增加,让好多女性朋友患有了妇科病,其中子宫肌瘤算是妇科中最为常见的。当子宫肌瘤达到3厘米时,医生就会建议手术治疗,可是我们做了手术后,怎么保养呢?现在给大家几条建议。
目录
1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月经的异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的缩短,20天左右一次,经期时间长,出血量增多。当肌瘤使子宫腔变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子宫肌瘤,均可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2、腹部肿块。腹部肿块常是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诉,可高达69.6%。子宫肌瘤小于3个月妊娠子宫者,一般不易经腹触及肿块。能触及者一般在下腹中部,质硬,多不平整,尤其清晨膀胱充盈时更易摸到,可伴有下坠感。如果少数患者的肌瘤生长较快、或伴有隐痛,此时应尽快诊治。
3、贫血。子宫出血为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出现于半数或更多的患者,长期出血而未及时治疗者可发生贫血。
4、压迫感。压迫症状多发生于子宫肌瘤压迫周围脏器引起,盆腔静脉受压可出现下肢水肿;压迫盆腔组织及神经,引起下腹坠痛及腰背部酸痛;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等等。
5、疼痛。子宫肌瘤患者表现为腹痛者占40%,腰酸者占25%和痛经者占45%。亦有表现为下腹坠胀感或腰背酸痛的,程度多不太严重。
6、白带增多。子宫肌瘤患者白带增多占41.9%。肌壁间肌瘤使子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当黏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出血、坏死时,则产生血性白带或脓臭性白带,量可很多。
7、排尿、排便异常。子宫肌瘤较大或生长在子官颈、阔韧带等处,可出现挤压盆腔邻近脏器的临床症状。如大便秘结、小便频数、残余尿增多、输尿管移位、肾盂积水等。
8、不孕症。子宫肌瘤患者约有30%不孕。
9、恶变。子宫肌瘤有0.4%-0.8%的恶变率。
10、个别患者伴有高血压。有人统计肌瘤合并高血压者(除外有高血压病史者)在去除肌瘤以后多数恢复正常,可能与解除腹主动脉压迫有关。
2?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后怎样保养
1、子宫肌瘤手术后如果存在贫血现象,多吃铁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如猪肝、黑芝麻、葡萄、紫菜、枸杞、香菇等.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番茄.还要兼顾运动及保持愉快的心情.
2、子宫肌瘤手术后的日常皮肤保养与一般的女性保养并无什么差别,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的皮肤护理,都是科学的日常保养方式.少吃油脂类、煎炸熏烤类的食物.
3、子宫肌瘤手术后饮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一般来说,薏米、山楂等具有收缩子宫作用的食物对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没有太大关系.
4、子宫肌瘤手术后进食不宜过早.一般在肛门排气后开始喝少量水,如无不适,可吃流食,如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通食物。
3女性在不同时期如何预防子宫肌瘤
1、青春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内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女子的正常发育和生殖功能。这种人通常伴有内脏器官下垂(如肾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内压力增加,就容易发生子宫肌瘤。
2、月经期。月经期虽属生育期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加强月经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也有很大的意义。加之,受内分泌的影响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如不注意月经期保健,容易引起妇女各种急慢性疾病,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特别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
3、哺乳期。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尤其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长期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子宫萎缩,子宫的支持结构和悬吊装置松弛无力,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增加腹压或体姿用力等外因条件,均可诱发子宫肌瘤。因此,切实做好妇女哺乳期保健,是预防子宫肌瘤的重要措施。
4子宫肌瘤有哪些病因
一、晚生育期年龄常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危年龄。
二、研究发现,月经初潮年龄越早,则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越高。
三、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人们所共知。但研究发现,吸烟能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四、研究表明,美国黑人患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是白人的3.4倍。而东方人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又低于西方人。
五、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且妇女每增加10kg的体重可增加21%患子宫肌瘤的风险,或每增加1单位体重指数可增加6%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六、饮食尽管饮食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常不引起人们重视,但有研究报道,主食为动物食物的妇女,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主食为绿色蔬菜的妇女。另外,多食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也可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5掌握子宫肌瘤有什么检查方法
1、宫腔镜检查。子宫肌瘤一般诊断不困难。通常临床遇到困难的是小型黏膜下肌瘤,诊断性刮宫往往被漏诊,而在子宫切除的术后标本中方发现有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宫腔内病变性质,确定病变部位并能准确地取材活检,对小的黏膜下肌瘤也可以同时切除。
2、子宫输卵管造影。理想的子宫造影不但可显示粘膜下肌瘤的数目、大小,且能定位。因此,对粘膜下肌瘤的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而且方法简单。有肌瘤处造影摄片显示宫腔内有充盈残缺
3、腹腔镜检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产科的广泛应用,目前腹腔镜不仅作为检查手段,而且常与手术同时进行,并日益受到重视。
4、X光平片。肌瘤钙化时,表现为散在一致斑点,或壳样钙化包膜,或边缘粗糙及波浪状的蜂窝样。
5、超声检查。目前国内B超检查较为普遍。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以及周围有否压迫其他脏器等表现。
6、探测宫腔。用探针测量宫腔,壁间肌瘤或粘膜下肌瘤常使子宫腔增大及变形,故可用子宫探针探测宫腔的大小及方向,对照双合诊所见,有助于确定包块性质,同时可了解腔内有无包块及其所在部位。
7、诊断性刮宫。小的粘膜下肌瘤或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不易用双合诊查出,可用刮宫术协助诊断。如为粘膜下肌瘤,刮匙在宫腔感到有凸起面,开始高起后又滑低,或感到宫腔内有物在滑动。但刮宫可刮破瘤面引起出血、感染、坏死,甚至败血症,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刮出物应送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