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激素水平的下降,子宫脱垂问题就慢慢凸显出来。子宫脱垂是严重威胁年期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要进病因治疗,针对病人得子宫脱垂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针灸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有哪些?
目录
1?针灸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有哪些
定义:“阴逆”即“子宫脱垂”,凡子宫位置沿阴道下移低于坐骨棘水平以下,甚则脱出阴道称之为“阴逆”,是妇女病常见病之一。
病因:气虚及产后气血未复,过早劳动、便秘、久咳、久蹲以及产程种种原因使子宫韧带受损。
辨证施治:一、中气不足、气短、头晕、少腹下坠、外阴坠涨、纳少乏力、舌质肿大有齿痕。
取穴:1、百会穴、列缺穴、丰隆穴; 2、气海穴、关元穴、子宫穴; 3、脾俞、肾俞(灸)、关元俞、环跳穴。
二、肾气亏损:腰疼、尿频、气短、外阴坠胀、下肢浮肿、心悸、背沉重酸楚。
取穴:1、关元穴、大赫穴、复溜穴、子宫穴、阴陵泉穴; 2、至阳穴、肾俞穴、环跳穴。
三、湿热下注:外阴坠胀疼痛、心炽热、尿灼热急少、尿频疼、口苦、咽干、外阴有脓性分泌物、双下肢沉胀。
取穴:1、阴陵泉穴、侠谿穴、中板穴、水道穴、蠡沟穴; 2、阴陵泉穴、复溜穴、气冲穴、关元穴、行间穴。
注意针子宫穴,用长针以免刺激过重反而引起腹痛,应先调理,清利湿热,补气升阳治疗炎症为主。
如分泌物多,有外阴痛痒者,可配合中药熏洗。
处方:蛇床子20克、黄柏10克、去皮硝20克、马齿苋20克、痒重加白藓皮10克。
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当子宫内膜不安分地待在子宫里,而偷偷跑出来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痛经?不孕?子宫内膜为什么会出逃,我们应该如何阻止?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案例:晓雪,36岁,企划经理
去年年初,晓雪和老公开始计划要孩子。夫妇俩打算怀孕前做个全身检查,以保证生一个健康的、高智商的“优质”宝宝。检查结果却让他们一下了陷入惊讶和担忧——晓雪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暂时不能怀孕。
捧着自己的体检分析报告,晓雪一时间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体检报告上是医生龙飞凤舞的笔迹:长期痛经,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不孕。
其实仔细回想,身体早就向晓雪发出了“信号”。结婚已近8年的晓雪,对每月必经的那种疼痛早已习以为常。用她的话说:“不就是每月几天的事吗?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况且,身边的女友们也都或轻或重地有痛经情况。”这样,她从来没向医生求助,一忍就是10来年。
专家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内膜组织离开子宫腔,到其他部位生长。
数字表明,目前我国生育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在10%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输卵管子宫内膜逃离要道:
被称做“生命摇篮”的子宫并不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子宫的左右两侧是输卵管,而输卵管是通往腹腔的要道。子宫内膜异位就是子宫内膜组织从这两条要道上逃离的过程。
2治疗子宫脱垂最有效的方法
第一种手术治疗分3种情况:
1、子宫颈部分切除,适合于年轻、要保留生育功能者;
2、阴道内子宫切除术,适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者;
3、阴道闭合术,适于年老体弱无性生活者。
第二种非手术治疗有3种方法:
1、使用子宫托。利用子宫托的支撑作用,使脱垂的子宫上升,以改善患部血循环,有利痊愈。
2、中成药治疗,可服用市售补中益气丸。
3、针灸治疗,找针灸方面的好中医治疗。
第三种物理疗法:
1、肛提肌锻炼
方法:嘱患者用力收缩肛门持续数秒钟后放松,每次连续进行10min左右,每日数次,最好每天清晨起床前进行1次。对有张力性尿失禁者,每次排尿时,有意识地停止排尿数次,并使之形成习惯。
2、腹直肌及盆底肌肉锻炼
即仰卧起坐法。方法:嘱患者平卧于床上,两手平放于身体两侧不用力,利用腹直肌等肌肉的收缩力使身体坐立,一卧一起,每次作数10次,2次/d以上。
3、胸膝卧位
方法:嘱患者先在床上做下跪姿势,然后将胸部尽量贴在床的表面,大腿与床平面保持垂直,每次跪15min,2次/d,直至子宫位置纠正至前位。同时亦治疗咳嗽、便秘等慢性病。绝经期患者给予尼尔雌醇或其它雌激素治疗。还需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3子宫脱垂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犯
1、分娩损伤是发生子宫脱垂的解剖学基础
造成子宫脱垂的原因有哪些,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此外,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2、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3、腹腔内压力增加在上述病因基础上,患有长期慢性咳嗽、便秘、腹水或盆腹腔巨大肿瘤均可引起。
4子宫脱垂的症状
1.Ⅰ度
子宫脱垂无须治疗,注意休息即可恢复。
2.Ⅱ度
指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之外,而子宫体或部分子宫体仍在阴道内。但因包括范围过大,轻者仅宫颈脱出阴道口外,重者可因宫颈延长,以致延长的宫颈及阴道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Ⅱ度子宫脱垂又分轻、重两型:①轻Ⅱ度--子宫颈及部分阴道前壁翻脱出阴道口外。②重Ⅱ度--宫颈与部分宫体以及阴道前壁大部或全部均翻脱出阴道口外。
3.Ⅲ度
指整个子宫体与宫颈以及全部阴道前壁及部分阴道后壁均翻脱出阴道口外。
通过上述关于子宫脱垂的症状的介绍,女性朋友对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在此,养生专家建议女性朋友腰酸以及腹部下坠现象经常出现,而且在下蹲时候更是明显,那么这时候就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了,以免错过治疗最佳时机。
5子宫脱垂的偏方
偏方一:
组成】炙黄芪50克,升麻9克,柴胡、枳壳、桔梗各6克,牡蛎15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用】益气升提、收敛固脱。
【方解】阴挺之病,属中气下陷者居多。本方是从家传验方之治疗脱肛的提肛饮(炙黄芪、升麻、柴胡、炙甘草)加味而成。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阳,炙用重在走里,补中有升,一举两得;辅以升麻、柴胡、桔梗,助黄芪以增强升提之功,且柴胡疏肝解郁以顺气;枳壳下气宽中,共使下陷之气得顺;牡蛎收敛固脱;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益气升提、收敛固脱之功。
偏方二:
【组成】升麻6克,牡蛎12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3次空腹服下,或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不能间断,至愈为度。
【功用】升举阳气、收敛固涩。
【方解】本病多因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所致,方用升麻升举阳气;牡蛎收敛固涩。故用之多效。如坚持服用3个疗程(疗程按病情而定,Ⅰ度为1个月、Ⅱ度为2个月、Ⅲ为3个月),痊愈率尤佳。
【主治】子宫脱垂。
偏方三:
【组成】黄芪、党参各15克,生甘草6克,苍白术、粉萆薢、椿树皮、陈皮、柴胡各9克,全当归12克,升麻15克,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补中益气、健脾化湿。
【主治】重度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