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这个疾病的因素也是有多种的,可以是患者自身的遗传因素,也有可能是饮食习惯的原因。高血脂对身体健康会有潜在的威胁,所以大家一定要尽量避免它的出现。血脂增高会得心血管疾病,想要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呢?高血脂患者会有哪些症状标呢?
目录
1这6种体质的人警惕血脂偏高
血脂高是中年人一道“坎”,虽然大部分中年人还未变成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但只要体检结果上有“高血脂”这一项,就足以让人惊出一身汗了。因为血脂高正是冠心病、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表面看胖人容易血脂高,于是很多偏瘦的人在拿到“高血脂”的诊断后十分不解。其实从中医角度,有六种体质的人最易发生血脂高――气虚、痰湿、阴虚、阳虚、湿热、气郁。
在这六种特殊体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气虚质和痰湿质。如果平时一动就出虚汗,就与气虚有关;如果总是昏昏沉沉,舌苔又厚,而且胃口不好,大便有黏质,就可能是痰湿体质。
气虚是因为脾功能不调导致的,而脾功能不调的原因包括受寒、饮食不周、过分劳碌等。中医认为脾脏运化不良会在体内产生痰浊,如果不能正常地排出体外,就等于患上了西医诊断的“高血脂”。
气虚者运动要适量,平时注意保暖、静养、不宜多言,因为“多言耗气”。
饮食上则应多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小麦、黄豆、豆浆、山药、猪心、牛奶、蜂蜜、鱼头、大枣、莲子、蚝肉、小米、粳米等,不可食用过于黏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
痰湿体质多为偏食、吸烟、熬夜和高脂肪摄入的人群,这些基本都是高血脂的形成原因。也许很多人的血脂在体检结果上还勉强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但是痰湿的体质早已形成,这样的人要防止高血脂的发生,必须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秋天可以用雪梨、百合煮汤进食,多食用山楂、苹果,既润燥又可以降血脂,必须避免肥甘厚腻食物。
2哪些指标看出血脂异常
“定期体检是最为牢靠的办法。”专家说,很多企事业单位都会安排一年一次的体检,但即使没有单位提供体检,个人也应坚持每年做一次体检。很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时,对一长串的专业名词“犯晕”,尤其是血液检测中光涉及血脂的就有很多项,大部分人只关注“甘油三酯”,其实比甘油三酯更重要的指标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这两者是有关胆固醇的指标,欧美长达数十年的研究表明,这两项指标的异常对血脂异常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过高,很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风险。而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清蛋白之一,可以促进胆固醇代谢,对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也被认为是“血管清道夫”,因此这个指标略为偏高问题不大,反倒是偏低要引起警惕。
另外还有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的作用接近于高密度脂蛋白,而载脂蛋白B的作用则近于低密度脂蛋白。但目前对这两者还没有足够深入的研究,因此这两个指标只是参考指标,不如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那么重要。
3血脂高是咋回事呢
1、遗传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高血压有较强的遗传倾向,但遗传因素只有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才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2、体重与肥胖因素:体重增加不但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也是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身体越胖,患高血压病的危险越大。
3、高盐饮食因素:我国北方人比南方人患高血压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方人口味偏咸,每天摄人的盐量较高。
4、饮酒因素:北方天气寒冷,饮热性白酒的人比南方人多,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随之也增大。
5、精神心理因素:工作紧张、精神负担重、生活无规律、长期熬夜、睡眠或休息不足,均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6、天气因素:因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发生收缩,致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7、人体缺钙也是高血压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4造成血脂高的原因是什么
1.饮食失当
当在生活中的饮食不正常的时候,或者是过度的摄食的话,这个时候会可能滋生肥胖的征兆,随着过多的膏脂进入身体,人体不能够进行及时的转化吸收和消化的话,会停滞在血液中,这个时候血脂就会升高。
长期饮食失当,或酗酒过度,损及脾胃,健运失司,致使饮食不归正化,不能化精微以营养全身,反而变生脂浊,混入血中,引起血脂升高。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中夹实证,这是二者不同之处。
2.生活习惯
习惯于静坐(不喜欢运动)的人血浆甘油三酯浓度 比坚持体院锻炼着高,不论是长时间或者短期体育锻炼均能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锻炼尚可升高脂蛋白活性,长时间坚持锻炼还可以是外源性甘油三酯从血浆中去除增加。
3.年龄、性别
效应年龄的自身可以是血浆胆固醇的增多,老年人LDL的受体活性减退,是由于肝内的胆固醇的含量增多的原因,会进一步的抑制LDL受体的活性。
在45-50岁以前,女性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少于男性,随后会高于男性,也许是因为身体内雌性激素减少所导致,已知在人类与哺乳动物的雌性激素可以增加LDL受体的活性。
5这些体质的人最易血脂高
1、痰湿体质
专家介绍,在这六种特殊体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气虚质和痰湿质。如果平时一动就出虚汗,就与气虚有关;如果总是昏昏沉沉,舌苔又厚,而且胃口不好,大便有黏质,就可能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多为偏食、吸烟、熬夜和高脂肪摄入的人群,这些基本都是高血脂的形成原因。
也许很多人的血脂在体检结果上还勉强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但是痰湿的体质早已形成,这样的人要防止高血脂的发生,必须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秋天的时候不妨吃一些雪梨、百合煮汤,也可以多吃山楂、苹果,这样不仅能够润燥还能够起到降血脂的作用,但是我们要避免肥甘厚腻食物。
2、气虚体质
气虚是因为脾功能不调导致的,而脾功能不调的原因包括受寒、饮食不周、过分劳碌等。中医认为脾脏运化不良会在体内产生痰浊,如果不能正常地排出体外,就等于患上了西医诊断的“高血脂”。
气虚者运动要适量,平时注意保暖、静养、不宜多言,因为“多言耗气”。饮食上则应多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小麦、黄豆、豆浆、山药、猪心、牛奶、蜂蜜、鱼头、大枣、莲子、蚝肉、小米、粳米等,不可食用过于黏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