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病是一种胃粘膜糜烂,因此这种疾病常被称为是慢性非糜烂性胃炎。而且慢性胃病的病理特点是以粘膜细胞和浆细胞的粘膜浸润为主的,而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可存在,但量很少。
目录
1慢性胃病的症状
1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和饱胀。与溃疡病相反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不适,可能因容受舒张功能障碍,进食虽不多但觉过饱。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
2慢性胃炎缺的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有食欲不振,胃出血等症状。
3便秘较多见。粪便量少,排便困难,每周1-2次,偶有十余天一次者,因而常使用泻药。有时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大便呈铅笔样细条状。慢性胃肠炎的症状腹泻,每日1次或多次。有的只在早饭后暴发多次排便。
注意事项:
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吃生冷辛辣食物,一定要吃含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经常熬夜,注意饮食规律,保证荤素搭配合理健康,多喝热水。
查看详情>>2慢性胃病的病因
1、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慢性胃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在我国,幽门杆菌感染率极高,达50%--80%。在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和组织学变化可改变或消失。
2、急性胃炎的继续:由于急性胃炎治疗不当,病因未能去除,长期迁延不愈,转变为慢性胃病。
3、吸烟与饮食因素:过度吸烟和饮食不规律或过食生冷(烫)、过酸、过辣食物,经常饮用浓茶、咖啡、烈性酒等,刺激胃粘膜,导致慢性胃病症状的出现。
4、药物因素:长期服用乙酰水杨酸制剂等药物,可损伤胃粘膜,就会引发慢性胃病症状。
5、胆汁返流因素:反流入胃的十二指肠液中,主要是胆汁酸,胆汁酸以胆盐形式存在胃内,通过损害胃粘膜屏障而引起粘膜炎症。
6、引起慢性胃病的其他因素:胃酸缺乏,使细菌易在胃内繁殖,营养不良,如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使胃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
3慢性胃病的食疗
1.仙人掌炒牛肉
材料:鲜仙人掌100克,鲜牛肉50克,调料适量。
功效:仙人掌清热解毒,抗幽门螺旋杆菌。用牛肉温热之性调配,防止寒凉伤胃。
2.辣椒肉丁
材料:泡辣椒20克,猪瘦肉丝80克,玉米油炒,佐餐食用。
功效:辣椒含辣椒素等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炒肉后补充了萎缩性胃炎粘膜再生所需要的蛋白质。辣椒刺激前列腺素分泌,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所以少量吃辣椒对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有益的。但大量吃辣椒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使胃黏膜充血,可促使溃疡出血。所以溃疡出血以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活动期要禁止食用辣椒。
3.土豆甘蓝生汁
材料:取新鲜土豆250克,洗净去皮后切碎,将鲜甘蓝150克白色叶片带芯洗净后切碎,二者放入果汁机,榨取汁液。现榨现饮,上、下午各1次(约200毫升)。
功效:清热解毒,制酸生肌。土豆富含维生素C和天然消炎成分,有抑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甘蓝(又名卷心菜、莲花白)含有植物杀菌素、维生素U“溃疡愈合因子”。
4.蒲公英粥
材料:鲜蒲公英60克,粳米50克。煮粥连吃3周以上。
功效: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抗菌的作用,对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胆汁反流性胃炎都有很好的疗效。[1]
5.薏米山药粥
材料:山药、芡实、薏米、冰糖。山药、芡实、薏米的比例是1:1:1,用保鲜膜封号,浸泡一夜,第二天用豆浆机打碎成粉浆状,然后用砂锅熬制,按照口味加入冰糖,先大火后小火,边搅动边煮。
功效:具有滋养肺肾、养胃护胃的作用,适合消化不良、腹泻、全身无力、心悸气短等等症状。
4得了慢性胃病怎么治疗呢
养胃
1、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这同时会对睡眠时间产生影响,因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物钟虽然可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差别。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去查一下相关人体生物钟的资料。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状是吃一点点就会饱,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特别在晚上多吃的话,还会因为胃部滞胀而影响入睡。硬的、纤维类的东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议少吃多餐,如果还没到正餐时间,可以补充一些食物,但不宜过多,一定要记住这不是正餐,正餐还是要按正常来吃。食物以软、松为主,一些比较韧性、爽口的东西不宜多吃,因为这些东西最难消化。汤最好饭前喝,饭后喝也会增加消化困难。入睡前两三个小时都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入睡,如果觉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胃病的人应该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最伤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恶寒,因而冷饮和雪糕也必须要戒,食物以热为好,这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考验,特别是酷暑时节。有两种饮料应该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热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层胃的保护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牛奶,在吃东西,是再好不过的。多喝水,特别是热水,因为人在大部分情况下会把缺水误认为是饥饿。
4、豆奶虽好,但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馒头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
6、其他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是人体不能缺乏的,所以应该足量。但最好煮得软一点再吃,这样胃会好受一点。菜和果皮的纤维比较多,可以适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对多吃。
7、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对消化比较好,总之,餐后不宜工作。
8、非急性情况下,不提倡吃药,因为长期吃药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医,中医的良方对于养胃特别有效。
9、木瓜适合胃的脾性,可以当作养胃食物,不过对于胃酸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记住,胃喜燥恶寒,除了冰的东西以外,其他寒凉的食物像绿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10、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养”,急不来,只能从生活习惯的改良中获得。我们都需要一个好的胃,这些习惯的改变都是必需的。
5慢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
1.贫血: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两种贫血:(1)、巨幼红细胞贫血,即恶性贫血。患者具有贫血表现: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2)、缺铁性贫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饭少,营养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2.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3.胃溃疡:胃溃疡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同在,存在明显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缩变薄,并发糜烂、溃疡,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4.胃癌前期: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在胃癌高发区,经10-20年随访,平均胃癌发生率为10%,他们的发展脉络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