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妇科疾病,有很多女性朋友也是会遇上这个疾病,但是并不懂得如何去辨别它。盆腔炎其实带来的症状也是明显的,比如腹痛持续、恶心、呕吐、食欲减少等等。对于这类型的不适,患者都应该重视起来,及时的对身体的状况进行检查。那么,??盆腔炎病症都有什么?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目录
1盆腔炎按什么穴位
1、盆腔炎按什么穴位
按摩选穴:肾俞、命门、中极、关元、曲池、合谷、大椎、风池、百会、三阴交等。
2、盆腔炎按摩方法
掌摩关元3~5分钟。
按揉中极、三阴交各50~100次。
掌振下腹部2~3分钟。
滚按腰骶部5~10分钟。
用拇指指端按揉肾俞、命门各100次,大椎50次。
掌按并擦热腰骶部处。
用力拿捏风池、曲池、合谷各20~30次。
按摩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慢性盆腔炎一般需要至少按摩3~5个疗程,才能见效。
2??盆腔炎病症都有什么
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多数是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约占90%以上。而由于盆腔器官多由内脏神经支配,疼痛感觉常定位不准确,而炎症本身并不是只单独局限于某个盆腔器官,因此,临床上有时不能确定炎症的确切部位到底是输卵管还是卵巢等等,有时把局限在输卵管、卵巢附近的炎症称为附件炎。
【女性生殖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女性生殖道的解剖、生理、生化及免疫学特点具有比较完善的自然防御功能,以抵御感染的发生;健康妇女阴道内虽有某些微生物存在,但通常保持生态平衡状态,并不引起炎症。
1、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掩阴道口、尿道口。
2、由于盆底肌的作用,阴道口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可防止外界污染。阴道正常微生物群尤其是乳杆菌,可抑制其他细菌生长。此外,阴道分泌物可维持巨噬细胞活性,防止细菌侵入阴道黏膜。
3、宫颈内口紧闭,宫颈管黏膜为分泌黏液的单层高柱状上皮所覆盖,黏膜形成皱褶、嵴突或陷窝,从而增加黏膜表面积;宫颈管分泌大量黏液形成胶冻状黏液栓,成为上生殖道感染的机械屏障;黏液栓内含乳铁蛋白、溶菌酶,可抑制病原体侵人子宫内膜。
3盆腔炎秘方
1、黄连30克,黄柏、黄芩各90克,大黄60克。共研细末,蜜调或水煎,热敷于下腹部,每日两次。适用于急性盆腔炎炎症浸润期。
2、金银花30克,土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通草6克,大黄5克,白鸡冠花15克。水煎,每日一剂,适用于急性盆腔炎。
3、丹参20克,赤芍、元胡各15克,木香10克,夏枯草、薏苡仁、败酱草各30克。水煎,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4、败酱草、鱼腥草各30克,红花、赤芍各15克,川楝子10克,柴胡10克。浓煎成300毫升,冷至38℃左右保留灌肠。治疗前需排便,灌后侧卧15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4得了盆腔炎饮食吃什么好
1、生姜大枣粥:鲜生姜12克,大枣6枚,粳米90克。生姜洗净后切碎,用大枣、粳米煮粥。每日2次,做早晚餐服用,可常年服用。
2、山药粥:干山药60克或鲜山药120克,粳米60克。山药洗净切成片,与粳米共同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可常服用。
3、黑芝麻茯苓粥:黑芝麻6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茯苓切碎,放入锅内煎汤,再放入黑芝麻粳米煮粥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连服15天。
4、双皮汤:葫芦壳50克,冬瓜皮30克,红枣5枚。把上述材料加水4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留汁。每日服用1剂。
5、桂圆粥:桂圆60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黄芪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净。黄芪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煮沸后,去渣取药汁。粳米放锅内,加药汁,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混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各1次。
5 如何做好盆腔炎的预防工作
1、注意个人卫生:细菌进入阴道所造成的感染,是妇科疾病的万恶之源。女性朋友们在平时一定要注意阴部卫生清洁,每日清洁阴部、勤换内裤、讲究个人卫生、保持阴部清洁干燥,防止细菌的滋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止细菌入侵阴道,才能减少盆腔炎或者是其它炎症的发病率。
2、避免人流创伤:人流手术是非常常见的妇科手术之一,很多女性在意外怀孕后都会选择做人流手术,若人流手术操作不当或者是手术医生经验不足的话,手术中就很容易会出现意外,这样就会对宫颈造成大损伤,出现感染,还会增加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所以,女性做人流手术一定要选择正规妇科医院。
3、做好日常保健: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换卫生巾,因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要注意饮食调护,要加强营养,做好避孕工作。
4、患病及早治疗:妇科炎症不能长时间不接受治疗,随着病情不断恶化,炎性物质不断地刺激生殖器官,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上行感染,从而诱发盆腔炎、宫颈炎、附件炎等等妇科炎症,严重危害着女性身心健康。发热患者在退热时一般汗出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汗出后给予更换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