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是现代比较常见的三高中的一高,大多数人胆固醇高的话会比较肥胖,所以很多老年人更容易患上此病,当然这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只需要在生活中的饮食方面多加注意,再配合这吃一些药物就能慢慢康复了,但是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饮食禁忌是不得不知道的,这样才能避免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身体。
目录
1老人降低胆固醇适合吃的食物
海鱼:海鱼中含有大量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普查资料表明,冠心病患病率较低者,首推沿海渔区居民,这无疑和他们长期吃鱼有关。鱼油还能被人体中的酶分解成多种化学物质,在人体内能起止痛、消炎、抗高血压和抗凝血的作用。不过,只有生活在温度较低的海水中的沙丁鱼、鲭鱼、鲑鱼、鲱鱼、马鲛鱼、大马哈鱼和金枪鱼等才含有这种能降胆固醇的鱼油。
海鲜:有人认为吃牡蛎、蛤肉、螃蟹对人体心脏血管系统有害,其实不然。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证实,低脂肪的海鲜食品能使人体血中“有害胆固醇”的含量降低9%左右。
洋葱、大蒜:每天食用一个中等大小的洋葱,能使血中“有害胆固醇”转化成有益心脏的胆固醇,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好办法。大蒜也可使血中胆固醇降低,使主动脉脂质沉着减少。
香菇、木耳:据实验,香菇、木耳降胆固醇的作用比西药安妥明强10倍。但须注意,木耳的有效成分主要在水溶性部分;香菇的作用菌帽大于茎部。
豆类:经常食用黄豆及其制品,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这与豆类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关。意大利的一项研究证明,黄豆的蛋白质确实能中和高脂肪饮食的影响。医生发现,让志愿者每天进食一杯斑豆或青豆,可使体内胆固醇平均减少19%。
2总胆固醇测定的意义是什么
总胆固醇,英文缩写为tc,参考范围:《5.17mmol/l(《200mg/dl)。影响tc水平的因素有:年龄与性别。tc 水平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长期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可使tc升高;遗传因素;缺少运动、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等。高tc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tc》6.47mmol/l(》250mg/dl),严重高胆固醇血症,tc》7.76mmol/l(》300mg/dl)。
总胆固醇增高见于以下病症。
(1) 家族性高tc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乏),家族性载脂蛋白b缺乏症、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
(2) 肾病结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糖尿病等。
总胆固醇降低见于以下疾病:
(1) 家族性无β或低β脂蛋白血症。
(2) 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
3胆固醇高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
花生
花生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固醇,这是一类在干果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固醇化合物,可以与胆固醇产生竞争作用,从而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此外,花生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胆碱、卵磷脂等营养成分,可使人体内的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
绿茶
绿茶中所含一种多酚-儿茶酚,即茶叶中的涩味成份,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堆积。儿茶酚通过增加体内有益菌群,促进有益菌群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胆汁酸进而排除体外,避免胆固醇的增加,从而减少了动脉硬化的可能性。另外儿茶酚还能抑制血液凝固,从而降低了血栓引发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危险性。经常饮茶,可以防止人体内胆固醇的升高。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原因
1、非病理性因素
(1)饮食不均衡,摄入的脂肪过高。
(2)平时吸烟及过度饮酒往往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
(3)运动量过大、剧烈运动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4)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2、病理性因素
(1)肝功能异常、肝炎患者
(2)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携带胆固醇进入人体动脉壁细胞,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值时,过量的胆固醇在血管壁堆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冠心病的发生。
5认识胆固醇的误区
误区一:胆固醇是“万病之源”
不少人认为胆固醇一点都不要摄入最好。实际上,胆固醇本身就是一种营养物质,人体每个细胞的合成都需要胆固醇,性激素等多种激素和胆汁的合成也需要胆固醇,神经系统也富含胆固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解释说,为了供应需求,胆固醇除来自食物外,还可以由人体组织合成。人体每天约可合成胆固醇1—1.2克,而肝脏占合成量的80%。只是在人体胆固醇代谢出现障碍时,才会发生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上,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误区二:光靠调整生活方式就能控制
饮食和生活方式确实跟胆固醇的高低有一定关系,且偶尔出现高胆固醇的人可以通过健康饮食和经常运动来减轻或控制体重,提高“好胆固醇”水平。但李惠明教授指出,对于家族性遗传和病情较严重的高胆固醇患者来说,单纯通过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需要通过药物控制。
误区三:只要吃降脂药,就不用忌口
李惠明指出,服降脂药的同时,患者必须注意均衡饮食,包括多吃水果、蔬菜、谷物、瘦肉、鱼类、豆类以及低脂和脱脂食物等,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误区四:胆固醇高就不能吃蛋黄
在高胆固醇食品中,蛋黄是个例外。李惠明教授说,蛋黄中含有的卵磷脂则是“好胆固醇”的重要成分,有助于调节血脂。因此,胆固醇高的人不必远离蛋黄,一周吃3个鸡蛋(包括蛋黄)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误区五:瘦人无需检查胆固醇
胆固醇偏高并非肥胖或体重超标人群的“专利”。引起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因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还包括膳食因素(爱吃肉、动物内脏和油腻、油炸食物)、不良习惯和熬夜、久坐等。不管胖瘦,都要定期体检。
误区六:年轻人不会有胆固醇问题
高脂血症已年轻化,这除了遗传因素外,与年轻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工作压力过大、长期静坐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动、长期熬夜、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吸烟等)有关。李惠明教授说,这些都会加重高脂血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