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化,家长在平时的时候不多注意宝宝的护理,孩子出现咳嗽的情况,孩子出现咳嗽时可能还会伴随有黄痰的情况,而且喉咙有痰时很难咳出来,宝宝出现这样的状况会让他们感觉非常难受,有时候会出现哭闹不停的情况,那么小孩子咳嗽喉咙里面有痰应该怎么办呢?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小儿咳嗽的病因
病原微生物感染(40%):
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等细菌及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治疗不及时,细菌或病毒向下蔓延就会产生肺炎。咳嗽不断加重,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质较差或病情较重的儿童有可能出现休克或死亡。这类咳嗽呈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白色黏痰,同时可能会有声音嘶哑等,治疗以抗感染为主。
气管异物(20%):
气管异物是1~3岁儿童慢性咳嗽主要原因。这类咳嗽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剧烈呛咳,同时会有单侧呼吸音减低、喘息、窒息史等表现,也可仅表现为慢性咳嗽伴阻塞性肺气肿或肺不张。睡觉时可用枕头把宝宝的后背和头撑起,防止分泌出的黏液滴落喉咙造成窒息。
2宝宝咳嗽有黄痰应该怎么办
经常看很多的家长当宝宝咳嗽的时候,都会自己到药店去买一些止咳的药给宝宝吃,家长们首先要明确咳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反射。呼吸道内有异物包括痰液,就是会对气管造成刺激,然后使人咳嗽,所以咳嗽是人体需要排除异物的一种自我保护途经。所以建议家长不要随便给宝宝吃止咳的药。
宝宝咳嗽有痰一般都是由于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有时可能宝宝咳出来的痰是黄色的而且还粘稠,现时还伴有发热的现像,这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抗菌药物治疗了,所以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去就医。
宝宝除了吃医生开的药之外,家长也可以帮宝宝拍痰来辅助治疗,家长可让孩子侧躺着,如果孩子还太小就抱着孩子让孩子在怀中侧躺着,注意拍背的手背要拱起,手掌要是空心的。由上向下,由外而内,轻拍孩子两侧背部,要交替进行,两侧背部每侧拍3~5分钟,每天2~3次即可。
同时多让宝宝休息,宝宝居住的房意要安静,注意通风,同时还要保持空气的新鲜,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在50%—60%之间。爸爸还要尽量避免在家里抽烟。一点点的烟味,都会让宝宝的呼吸道不舒服,痰液更加无法顺利咳出,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家中要成为无烟场所。
3小儿咳嗽预防
1、防咳先防感。防止咳嗽预防感冒非常关键,所以孩子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御“邪”能力,避免外感。
2、生活要调理。对孩子要加强生活调理,饮食适宜,保证睡眠,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
3、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少与咳嗽患者接触。
4、食用梨和萝卜。平时适当食用梨和萝卜,对咳嗽有一定的预防之效。
5、小儿手脚温暖是穿衣合适的标志,手脚凉是因为穿衣少了;后背、脖子出汗表示穿衣多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手脚的温凉和出汗的情况,随时加减衣服,避免孩子受凉、受风,减少感冒的发生。
6、要保证小儿一日三餐吃好,少吃零食、凉的和黏腻食物。对一般的发热、咳嗽病儿吃些可口的、清淡的、有营养的饮食;冬天务必给热的饮食,挂面、米粥都很好。发烧、出汗体液消耗多,要多喝水、多吃水果。饮食要规律,荤素搭配好,保证营养供给。营养得到保证,身体自然就会强壮,抵抗力也会大大增强。
7、居室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要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孩子病时不要洗澡,因为洗澡会使血液循环旺盛,容易再次受凉。痰多的孩子还会因为洗澡而增加分泌物。只能在患病一周后,孩子咳嗽情况好转时,比如只是早晨稍有咳嗽,食欲、精神不错,不发烧时,可在入睡前洗一次澡。睡得好,以后就可以隔一天洗一次。
4让宝宝早睡早起的好处
有人说,小婴儿“睡一睡就长一长”;也有美国最新的科学研究报告表明,宝宝小时候睡眠不足或睡眠习惯不良,长大后有可能成为“问题少年”。
早睡早起,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并且对于正在迅速成长的小宝宝来说,爸妈如只是一味要求宝宝早起而没有确保其足够的睡眠时间,绝对是对健康有害的。因此,爸妈不仅要让宝宝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更要注重宝宝的睡眠质量,把握好宝宝在睡眠中的生长发育契机。 要让宝宝早起,关键在于调整好全家人的生活作息。 早睡早起、健康有序,全家人一起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规律吧!
尤其是已经开始上幼儿园的宝宝,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让原本就十分紧张的清晨时光变得更措手不及。但是您注意到了吗?“早睡早起”,其实是一对好兄弟,所以,要宝宝早起,首先得做到早睡。这也是全家人都该养成的良好作息习惯,只要生活有规律了,无论什么季节,您和宝宝都能拥有健康、精神的每一天哦!
5忌把食物嚼碎后喂给孩子
农村或城市有些老人认为把食物嚼碎后再用手指抹给或嘴对嘴地喂孩子,使食物好消化,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喂养方法和不良的习惯,对婴儿的健康危害极大,应当禁止这种不卫生的做法。忌把食物嚼碎后喂给孩子
(1)食物经嚼后,香味和部分营养成分已受损失。嚼碎的食糜,小儿囫囵吞下,未经自己的唾液充分搅拌,不仅食而不知其味,并且加重了胃肠负担,而使孩子营养缺乏及消化功能紊乱。
(2)影响孩子口腔消化液分泌功能,使咀嚼肌得不到良好的发育。如果让孩子自己咀嚼可以刺激牙齿的成长,同时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胃内消化液的分泌,以帮助消化,提高食欲。口腔内的唾液也可因咀嚼而分泌增加,更好地滑润食物,使吞咽更加顺利进行。
(3)可使孩子感染某些呼吸道传染的疾病,如流感、流脑、肺结核等。用嘴对嘴喂时,如果老人有上述疾病,则很容易经口腔、鼻腔将病菌或病毒传染给孩子。
(4)可使孩子患消化道传染病,如肝炎、痢疾、肠寄生虫病。即使是健康人,体内及口腔中也常常寄带有一些病菌,病菌可以通过食物,由大人口腔传染给孩子。
大人因抵抗力强,虽然带有病菌也可以不发病,而婴儿的抵抗力差,病菌到了他们身上,就会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