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时候是很容易造成膝盖磨损的,那么就会出现膝盖外侧疼痛的现象。如果膝盖已经出现了红肿的话,第一时间就要采取冰敷的方式,用冰块或者冰袋敷在疼痛的部位,疼痛的24小时以内都是需要冰敷的,而且要尽量的减少活动,尽可能把膝盖抬高。等到过了48小时以后,就可以采用热敷的方式帮助消肿和活血,那么跑步膝盖外侧疼怎么回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跑步膝盖外侧疼痛的诱因
1.脂肪垫劳损脂肪垫充填于膝关节前部的间隙,有加强关节稳定和减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垫劳损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这种损伤多发生于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
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的一种常见损伤,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运动中,队员在防守时突然转身鱼跃救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
3.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
2跑步膝盖外侧疼怎么回事呢
膝关节受伤了,要先停止跑步。跑步时膝盖所受的冲击是体重的几倍,体重偏重+跑鞋减震不好+在硬质路面跑步,或者长期没正常训练,突然间运动量过大,膝盖、小腿肌肉、脚弓肌肉等不协调不适应, 就都容易会导致这个结果。
膝关节是人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它所受到的应力较大.膝关节疼痛时有发生,而这种疼痛往往被忽视或者被人们武断地认为是关节炎等病症。
其实,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对青少年来说,因运动不系统,运动量没有坚持循序渐进,运动前没有充分做好活动各关节、压腿、热身等原因引起的比较多,希望大家记得跑步不能激进。
建议先停止跑步。建议每天都坚持理疗、按摩、热敷,如果时间上不方便可以买个理疗仪自己理疗。
好转后(一般约2-3各月)先从恢复走路开始,再逐步加量,再间歇跑(走一段跑一段),适应了再完全恢复跑步。注意的是千万要循序渐进,注意预先热身,揉膝盖,还最好买双避震好些的跑鞋。
3跑步膝盖外侧什么症状
1、症状:尖锐而刺痛的感觉
常发生在你的膝盖外侧,大腿外侧的一条韧带,摸摸看,连接到你的膝盖外侧,是用来固定与连接大腿外侧那条肌肉与膝关节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牵涉到两处关节,三处腱。当你这一条韧带在踩踏过程中腿伸直的时候,摩擦到膝盖外侧的一块软骨,就会有这种疼痛感。
O形腿,内八字脚,骨盆较宽,膝内翻症(踩踏或行走时膝盖会向内,甚至碰撞的一种问题)以及扁平足,都必较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治疗方法:这种疼痛和症状,属于少数的膝盖问题,一般不常发生,但是,如果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尽量的少让膝盖弯曲,并且在伸直膝盖的时候要注意力度,这样的话能够减少韧带与软骨之间的摩擦,或者您还可以采用冰敷的方法。
2、症状:膝盖骨后疼痛
跑步膝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在,上楼梯或者下楼梯以及走坡道的时候,膝盖的骨后会有疼痛感,而且这样的疼痛感在膝盖骨上,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是跑步膝,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治疗方法:行走对于这种症状,事实上是没有太大的帮助,应避免长距离大负荷的行走。做适当的恢复训练来强化你的股直肌的力量(位在大腿正中央的一条肌肉,是固定膝盖骨的重要关键)有助于避免这种经常发生的恼人症状的产生于加重。
4什么是不正确跑步
1.核心力量不足
大家都知道跑步和游泳是公认的最好的有氧运动方式,跑步的过程中需要整个身体部位的参与,而核心力量显得尤其重要。
2、错误的跑步姿势
错误的跑步姿势表现在一些跑步过程中的细微动作,比如:送胯不完全、落地姿势错误等。跑步时过度前倾,正确的姿势是跑步时身体略向前倾。
3、协调性差
马拉松跑者大量运动负荷,造成柔韧性差,过早的疲劳造成协调性不灵活。跑步时间长了肌肉比较僵硬,动作变形,凑合放慢速度跑,身体的负担增大,身体给地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急剧增大。膝盖承受不了,跑步膝形成了。
4、鞋子不合适
鞋子不合适也有可能造成跑步膝。有些人可能需要穿具有步态控制功能的跑鞋,而其他人则可能需要更多的缓冲,检测你需要什么鞋的最简单方法是在一家跑鞋专卖店做个评估。定期更换跑鞋也很重要。要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范围或最大里程数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它取决于体重、跑步方式、除了跑步以外是否用于其他用途以及跑鞋款式等许多因素。
5正确的跑步技巧
身体挺直
从脖颈到腹部的身体躯干应保持自然直立,不要弯腰驼背或刻意挺直,左右摇晃幅度不宜过大。这一姿势有助于保持呼吸顺畅、身体平衡和步幅协调。
头肩稳定
跑步过程中,头部和肩部应保持稳定,切忌摇头晃脑。两眼应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
前后摆臂
跑步时候,自然摆臂十分重要,手的左右摆动幅度不应超过身体正中线,上下摆动不能高过胸部。摆臂过程中,手指、手腕和手臂都应保持放松,肘关节弯曲90度左右,靠近身体两侧。
轻轻握拳
跑步时,双手应自然轻握。握拳过紧会造成前臂肌肉紧绷,进而阻碍肩部正常动作。跑步时,手上千万别握着手机、MP3或饮料瓶,否则会导致身体摇摆,无法保持正确的直立姿势,增加损伤几率。
步伐短小
步伐一旦过大,跑步时就会有伸脚向前够的感觉,这样会产生破坏性的压力,极易造成运动伤。日常跑步过程中,步伐不必太大,每次落脚点位于身体前方33厘米左右为宜。突然加大步伐容易导致跟腱受伤。落地后脚趾应有“抓地感”,身体同时前倾,以减缓脚部与地面的冲击力。冲击力越小,脚踝及其关节受伤的危险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