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确的坐姿,长时间缺乏锻炼,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让我们染上各种疾病的凶手。现在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习惯而被颈椎间盘突出困扰着,但该疾病的病因不仅仅是这些习惯,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颈椎的健康。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颈椎间盘突出的其他病因。
目录
1腰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状有哪些
颈椎病主要分为四种:神经根型,其主要症状为骨刺压迫神经根引起颈背疼痛、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疼痛、头疼头昏等;椎动脉型,其症状包括骨刺压迫椎动脉造成脑干、小脑和大脑枕叶缺血而引起肢体麻木、眩晕,甚至猝倒等情况;交感型,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交感神经受刺激致头枕部痛、偏头痛、肢体发凉、心慌、头皮水肿等情况;脊髓型,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脊髓受到压迫致四肢发紧、走路不稳、发飘、踩棉花感,上肢发抖、麻木、握物困难,重者呼吸困难、痉挛性瘫痪等情况。
而腰椎病表现为:椎间盘突出,其症状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肌肉力量减弱或瘫痪;椎管狭窄,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主要症状为骨刺压迫、刺激中枢神经、引起局部酸胀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腰肌劳损,腰部长期反复疼痛、阴雨天、寒冷潮湿的天气或劳累后病情加重。
颈、腰椎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是:首先是中老年人及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等。由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腰椎长时间承受着静压,极易发生病变。
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除了少数由外伤引起外,绝大多数是因为人们缺少保健知识,不注意休息,由肌体劳损退变而引发的。特别是一些驾驶员和文案工作者由于坐姿不正确或久坐不动,经常出现颈肩不适、腰痛、腿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导致颈、腰椎病的发生。
2颈椎间盘突出病因有哪些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并没有所谓的标准。
颈椎病患者由于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日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尤其是颈椎病患者应该多吃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富含钙元素多的食物。蛋白质是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而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因此,缺少这两种营养素也可能会使我们患颈椎疾病。
日常的饮食习惯不好也会影响颈椎的健康。饮食要有节制,不可暴饮暴食。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饮食过度或过寒、过热都会使阴阳失调而致脏腑受伤。长时间食生冷寒凉的食物会伤脾胃之阳气,导致寒湿内生,从而使我们患颈椎疾病或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如果是由于职业的原因不得不做一些伤害颈椎的动作,就应该在平时加强对颈椎的锻炼。现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锻炼颈椎的操,大家可以去查一下,每工作一段时间练习一下,不仅能放松,对预防各种颈椎疾病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3夏季如何防颈椎间盘突出
首先,在吹风扇以及空调时,要避免风扇,特别是空调直接吹向颈部。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不要出汗后直接吹冷风或进入空调间。同时注意颈肩部保暖,尽量减少温度剧烈变化对颈肩造成的影响。
其次,要慎洗冷水澡。不要贪图一时凉快,而用冷水洗澡。其实温热的水洗澡后,人体会更凉快。
再次,尽量避免慢性颈椎劳损。当我们在打电脑、看书、做饭、看电视的时候,尽量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避免颈肩过度疲劳。
最后,颈椎颈椎极其周围组织的锻炼。在做颈肩部保健操时要适度,不要刻意每天做几百下,应以舒服为准。防止猛回头等颈部的过激运动。
其实,颈椎间盘突出的预防是相当简单的,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免受颈椎间盘突出治疗的痛苦。
因此,大家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各种颈椎间盘突出病因的诱发因素。
4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疗法
(1)药物治疗法:采用消炎镇痛类的药物可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疼痛,如如双氯芬酸(扶他林)、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奥湿克)等。还能选择复方丹参制剂,可口服亦可注射。
(2)围颈保护发:到医疗用品店购买宜用围颈,起到保护颈部的作用,还可以增加颈部支撑作用,减少压力,有利于颈部康复。
(3)理疗按摩法:患者可适当进行按摩推拿,正确的手法推拿对颈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疗效。对轻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而言,可采用醋离子透入法或蜡疗法。
(4)颈椎牵引法: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用四头带(Glisson氏带)牵引。使用时要密切赶住病情变化,要注意随时调整重量和力度。
2.手术疗法
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若有反复发作现象,并且通过非手术疗法治疗后无效者,最好进行手术治疗。目前的手术以颈前路减压、摘除突出椎间盘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为主。
3.自我锻炼
(1)调整坐姿,将腰和背紧贴着椅背,双手下垂、双肩下压,目视前方,下巴内收。多多进行这项锻炼,可使颈椎得到放松。
(2)点穴:自己点揉风府穴、风池穴各200下,每日一次。
(3)双手放于脸上,从下往上按摩至头顶,再推至颈部,每日数次。
(4)多做旋肩和扩胸的动作也可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5颈椎按摩常用的15种手法
1、推法
手法:用指、掌、肘部等着力,在一定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运动,称为推法。操作时指、掌、肘等要紧贴体表,缓慢运动,力量均匀、渗透。
作用:具有消积导滞、解痉镇痛、消瘀散结、通经理筋的功能,可提高肌肉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
2、拿法
手法: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进行一紧一松的捏提,称为拿法。力量应由轻而重,连续而有节奏,缓和而连贯,接触点在指腹而不应在指尖,腕部放松。
作用:拿法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缓解痉挛、消除肌肉酸胀和精神疲劳的作用,在颈椎按摩中应用较多。
3、捏法
手法: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挤压肌肤,称捏法,用力要求均匀而有节律。
作用: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调理脾胃的功能,常用于头面、腰背、胸胁及四肢部位。
4、按法
手法:用指、掌、肘等按压体表,称按法。力量应由轻而重,稳而持续,垂直向下,不可使用暴力。着力点应固定不移。
作用:按法是一种较强刺激的手法,有镇静止痛、开通闭塞、放松肌肉的作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及下肢部;肘按法压力最大,多用于腰背、臀部和大腿部。
5、点法
手法:用指端、屈曲之指间关节或肘尖,集中力点,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点法。操作时要求部位准确,力量深透。
作用:具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解除痉挛、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及穴位。
6、擦法
手法:以手掌或大鱼际、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往返摩擦,称擦法。运动的幅度较大,紧贴皮肤,力量应较小,运动均匀,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
作用:本法可提高局部温度,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7、摩法
手法:以指、掌等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作旋转运动,称摩法。肘关节应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缓和,保持一定节律。
作用:本法刺激轻柔和缓,配以润滑性质的按摩剂,可很好地改善颈椎病患者皮肤状况。
8、一指禅推法
手法:以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为着力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屈伸活动,称一指禅推法。肩、肘、腕、指各关节必须自然放松,拇指要吸定在皮肤上,不能摩擦及跳跃。力量均匀深透,保持一定的压力、频率及摆动幅度,频率每分钟120~160次。总的来说本法的操作要领在于一个“松”字,只有将肩、肘、腕、掌各部位都放松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拇指,做到“蓄力于掌,发力于指,着力于罗纹”,使手法动作灵活,力量沉着,刺激柔和有力,刚柔相济才称得上一指禅功。
作用:本法具有调和营卫、行气活血、健脾和胃、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9、揉法
手法:以前臂和腕部的自然摆动,通过手指、鱼际、掌等部位对一定部位或穴位旋转施压,称揉法。
作用: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积导滞、缓解肌痉挛、软化瘢痕的作用。
10、磙法
手法:由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带动空拳滚动,在颈椎按摩中,分为侧掌磙法、握拳磙法两种。
侧掌磙法:肩、肘、腕关节自然放松,以小指掌指关节背侧为着力点,吸定于治疗部位,不应拖动和跳跃,保持一定的压力、频率和摆动幅度。
握拳磙法:手握空拳,用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突出部分着力,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腕部放松,通过腕关节做均匀的屈伸和前臂的前后往返摆动,使拳做小幅度的来回滚动,滚动幅度应控制在60°左右。
作用:磙法压力较大,接触面较广,适用于肩背、腰及四肢等肌肉丰厚部位,具有舒筋活血缓解肌肉和韧带痉挛、增加肌筋活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
11、摇法
手法:以关节为轴心,使肢体作被动的环转活动,称摇法。适用于颈、肩、肘、腕、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髋、膝、踝等关节,动作要缓和,用力沉稳,摇动方向及幅度须在生理范围内,由小到大。
作用:本法常用于颈项、腰部及四肢关节,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整复错位的作用。
12、抹法
手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运动,称为抹法。动作宜轻巧,灵活。
作用:本法具有开窍镇静、清醒头目、行气散血的作用,常用于头部、颈项部。适宜于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的治疗。
13、拍法
手法:用虚掌拍打体表,称拍法。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用力平稳而有节奏。
作用:本法具有舒筋通络、解痉止痛、消除疲劳的作用,适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部。
14、击法
手法: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器具叩击体表,称击法。用力快速、短暂、垂直向下,速度均匀而有节奏。
作用:本法具有调和气血、安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拳击法常用于腰背部;掌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臀及四肢部;侧击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指尖击法常用于头面、胸腹部;棒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背及四肢部。
15、拔伸法
手法: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牵拉另一端的方法,称拔伸法。用力应均匀持续,忌用暴力。可用于头颈部、肩部、腰部、腕部及手指。
作用:本法具有整复错位、矫正畸形、增大关节间隙、减轻压迫刺激的作用,常用于扭错的肌腱和移位关节的整复。
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症状复杂多变,根据症状的不同,颈椎按摩也要“因病而施”哦。想要颈椎按摩的朋友,一定要找专业人士操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