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一家一般来说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自然就成为了家中共同的话题。孩子们的健康更是被家长们所高度重视,然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就是发烧。两三岁的孩子因为免疫力较低,通常会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那么2岁高烧不退怎么办呢?下面来看看解决方法。
目录
1高烧不退是什么情况
原因:
1 一般来说,高烧一直都退不下去,那么肯定是有感染性疾病,比如被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感染,比较常见的有感冒、疟疾、肺炎、艾滋病等,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感染性疾病,那么也有可能是因为免疫性疾病、肿瘤、类风湿病等。
2 不要小看这种情况,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清楚,引起高烧不退的原因,万一是比较严重的状况,那就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首先应该要做一些针对性的治疗,比如设法退烧,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果还不行的话,那就吃一些退烧药。
3 一定要防止水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应当及时的采取一些方式来调整患者的状态,进行一般性的针对性治疗。如果只是感冒的话,那问题不大,但是也要避免长期的发烧,不然的话对身体也会产生危害,如果是其他情况,那就要引起加倍的重视。
注意事项:
应当要注意患者体温的变化,如果,情况特别严重的话,应该要使用镇静药物,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测量体温,如果是某些严重的疾病引起的,那么一定要进行根本性的治疗。
2小孩高烧不退处理事项
不可盲目使用退烧药
首先孩子发烧的时候不可盲目的使用退烧药,因为退烧药只起降温作用,并不针对引起疾病的病原体进行治疗,盲目用退烧药可能引发副作用。体温高于38.5℃才有必要使用退烧药,同时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
补充水分
孩子在高烧期间体液消耗较快,很容易出现缺水症状,因此在此期间要注意多帮孩子补充身体水分。可在高烧过程中适量增加饮水,或者到药店购买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液。如果出现小便减少、儿童哭啼无泪、眼眶下陷、口干等症状就极有可能已经有缺水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处理。
穿衣适当
小孩高烧的时候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更高。 但同时也要注意给小孩保暖,如果在高烧的同时出现手足冰凉、寒颤的时候就需要及时添衣服了。
32岁高烧不退怎么办呢
如果孩子只是发烧,不超过38度5,没有别的不适,就不用太担心。可以先给孩子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和消炎药(最好是儿童专用药),多喝水,少量多饮。一般发烧3至5天不退是正常的,没有哪个孩子发烧一天就好,都会有个过程的。
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8度5,喝了退烧药(美琳、尼美舒颗粒等之类的)几次之后(一般隔4小时吃一次)仍不退烧。就要去医院最检查了,如果孩子没有其它不适,化验血会显示血象高,一般为细菌性感染。可以先打个小针,退烧效果好一些,尽量不要选择打吊瓶,打吊瓶多了影响孩子免疫力。打完小针再吃退烧药和消炎药。
如果孩子周身咳嗽、发烧(38度5以上)不退,很可能是病毒性感染。要给孩子服药一些抗病毒的药物,例如清热解毒大青叶等等。再配合吃退烧药和消炎药,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两天之内仍不退烧(孩子37度左右也算正常),就要去医院打吊瓶了,能好的快一些。
由此可见,发烧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身体出现炎症,我们的身体需要调高体温从而保证身体机能运行正常,有效杀菌,所以才产生发烧这种症状,。小编建议,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正确建议下给孩子服用消炎,药就可以有效的退烧消炎。
4宝宝高烧不退的因素
造成发烧的因素
非疾病因素
婴儿体温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若体温呈现不稳定状态,则应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疾病因素
·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烧
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如B型链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会引起发烧。最严重的感染疾病是败血症。所以新生儿发烧时,一定要带给医生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大于3个月的婴幼儿发烧
最常见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细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严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脓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无法从外表看到异常现象。
此外,当小朋友有原因不明显的发烧时,验尿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频尿、小便痛,甚至于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现象。小婴儿则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黄疸等现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状,所以非常容易误诊。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为泌尿器官先天发育畸型,例如肾脏的形状不对、输尿管进入膀胱的角度不对等等,需要以手术治疗。
5小孩发烧用退烧药好吗
小儿发热,当体温介乎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超过39℃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当孩子出现发烧时,家长应密切监测患儿体温波动,当体温在38.5℃以下时,先别急于用退烧药,可以采用多饮水、温水擦身等办法进行降温。
(1)温水擦身体:用温水擦拭患儿的身体,如脖子两侧、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通过的部位,以便散热降温。
(2)使用退热贴、退热栓等。将退热贴贴在患儿额头或颈部,通常15-20分钟后体温开始下降。
(3)尽量多喝水。发烧是一个身体消耗水分的过程,因此要多喝水补充水分,以免脱水。多喝水多排尿也能将身体里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发热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使用退热药是治标的一种医疗手段,而且退热药使用后要想达到完全退烧目的需要一定时间。只有借助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或针对病因治疗,孩子才有可能完全退烧。所以家长不能心急而频繁给孩子使用退热药,或随意给孩子服用抗生素。
有一些家长特别喜欢给孩子输液吊针,觉得一打针就能立即退烧。殊不知不少输液含有抗生素、激素等,虽然退热快,但往往容易掩盖患儿的其他临床症状,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同时,反复使用激素降温,还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标签:其他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