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的脑血栓疾病是一种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而这个脑血栓疾病也是让我们非常恐惧的一种疾病,如果父母们患上了这个疾病的话,那么作为儿女的我们将会非常的当心,那么这个突发性脑血栓疾病到底应该如何来做好护理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脑血栓疾病的症状是什么
脑血栓发病时非常的突然,发病的部位是一边的上肢,之后在几个小时或者是一到两天里神经功能会出现障碍,从而累及到这一边肢体的其它部位。脑血栓发病后患者通常不会出现头痛、呕吐这些颅内的高压症状,比较大的动脉闭塞几天以后,就会出现继发性的脑水肿,从而使症状继续恶化,最终致使患者的意识出现障碍,当脑水肿非常严重的时候,就会使患者有生命安危。
大脑前动脉:这种症状不是非常的多见,通常一边可以引发对侧的偏瘫,会出现下肢重而上肢较轻、强握反射、尿失禁的情况。两边受到连累后会引发情感淡漠、意识模糊的现象,偶尔也会出现缄默状态、痉挛性截瘫的情况。
大脑后动脉:这种症状可以使患者出现同侧偏盲、对侧偏身的感觉丧失情况、丘脑性的疼痛,或者是突然出现自己无法控制的偏身抽搐症。当优势半球受到连累后,患者会出现失读症。
2突发性脑血栓的护理方法
(1)病人应平卧休息,给予营养丰富、多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饮食。(2)呕吐时,应将口腔内容物及时清除。(3)保护瘫痪肢体,避免擦伤。(4)多翻身和肢体早期作被动运动,以防肌挛缩和恢复肌力。(5)尽早送往医院治疗。
脑血栓的护理要点一:注意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的偏瘫病人,且长时间保持某一固定位置或姿势,其身体受压部位,如下背及腰背部皮肤和软组织血循环受阻,营养不良,抵抗力差,致使局部皮肤发红、破溃、糜烂、溃疡,缍形成褥疮。严重时溃疡扩大加深,继发全身感染,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为了预防褥疮,要注意改变卧床姿势,每隔2-3小时给病人翻身1次。床褥要保持平整、干燥、清洁,大小便后及时处理干净,使皮肤保持干燥、卫生。如局部皮肤开始发红,可用50%酒精涂擦,并轻轻环形按摩该处。也可用艾条灸局部,使皮肤微微发热。若已形成褥疮,应在医生指导下,按各期褥疮进行处理。
脑血栓的护理要点二:注意预防肺部感染
偏瘫卧床病人抵抗力差,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要特别小心避免受凉,防止感冒,否则上呼吸道感染后痰液不易咳出,极易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肺部感染。
脑血栓的护理要点三:注意大小便的处理
有些偏瘫病人大小便失禁。如不及时处理干净,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因此,必须注意经常更换垫布,保持局部清洁。如有肛周或皮肤发红,可用温水冼净、擦干,并涂以氧化锌糊剂以保护皮肤。如有大便秘结,应及时通便,可用开塞露或用肥皂水灌肠。饮食中增加纤维素摄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便干结。
3脑血栓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脑血栓是一种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是指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动脉斑块形成的基础上,加上血流缓慢、血液粘稠,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堆积在脑部动脉的内膜上形成血栓。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它是由于脑血管壁本身的病变引起的。
脑血栓给很多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脑血栓形成一般起病较缓慢,从发病到病情发展到高峰,多需数十小时至数天。这种病常在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生。一些病人往往睡前没有任何先兆症状,早晨醒来时发现偏瘫或失语,这可能与休息时血压偏低、血流缓慢有关,但也有一些在白天发病的病人,常有头昏、肢体麻木无力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
脑血栓为什么会发生呢?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呢?专家介绍说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成块,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使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
4脑血栓的预防方法是怎样的
1、血压血脂:想要有效的预防脑血栓就得做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高血压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生脑血栓或复发脑血栓的机会越大,高血脂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一方损伤血管内皮,沉积在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中药防治:大复方道地取材的现代中药防治脑血栓有确切而全面的临床效果,包括具有传统医药特色的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类中药,具有降压、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作用,能够安全准确的防止脑血栓的进展,而尚没有发生脑血栓,但已出现动脉硬化症状或脑血栓先兆症兆的中老年人,从服用安全性以及治疗的针对性上都更胜一筹。
3、控制糖尿病:80%以上糖尿病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常伴动脉硬化、高血脂并发心脑血管病,而且血内葡萄糖含量增多也会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有利于脑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应采用低热量低糖饮食,适当用降糖药。
4、康复教育:通过网络宣传、免费赠阅实用读物、定期康复指导等方式,加强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的预防知识普及,积极干预危险因素,让患者能耐心接受长期的防治措施,主动配合药物治疗。
5、由于失语或勾音障碍不能通过止常的语言交流,以至于情绪极度低落,在病人的心理产生很久的压力,又因肢体活动障调,生活难以自理,病人心理压力很大,对治疗丧夫了信心,护理人员应主动向病人介绍病情,细心观察,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治疗情况,学会看病人的手势来代替语言的表达,帮助老年人脑血栓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6、患脑血栓病对任何人都是一种很强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老年人机体的各种功能减退,最大的特点是害怕寂寞与孤独,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通过交流来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失语的病人可用手式、精辟字等方式尽快与病人沟通,尽量帮助病人摆脱孤独的境地,解决病人的种种生活需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脑血栓如何治疗
脑血栓西医治疗
(一)急性期以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
1、缓解脑水肿:梗塞区较大严重患者,可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2、改善微循环: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3、稀释血液:
①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通过静脉放血,同时予置换等量液体;
②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注射不含血液的液体以达到扩容目的。
4、溶栓:①链激酶。②尿激酶。
5、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①肝素。②双香豆素。
6、扩张血管:一般认为血管扩张剂效果不肯定,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严重患者,有时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张使用。
7、其他:本病还可使用高压氧疗法,体外反搏疗法和光量子血液疗法等。
(二)恢复期
继续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功能训练,除药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疗、体疗和针灸等。此外,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潘生丁或阿斯匹林等,有助于防止复发。
脑血栓中医治疗
方一、
【辨证】阴虚阳亢,肝阳化风,风痰阻窍。
【治法】滋阴潜阳,开窍化痰。
【组成】丹参、玉竹、女贞子、生牡蛎、钩藤、竹茹、白芍、麦冬、茯神、柏子仁、知母、远志、石菖蒲、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二、
【辨证】肝阳挟热上犯。
【治法】平肝化痰,泻实通腑。
【组成】钩藤(后下),牡蛎3(先煎),生石决明、生川军(后下),枳实、茯苓、黄芩、天竺黄、丹皮、炒槐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三、
【辨证】气虚血滞,瘀痰阻络。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养荣,化痰软坚。
【组成】黄芪、鸡血藤、丹参、黄精、海藻、玄参。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四、
【辨证】血瘀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通达脉络。
【组成】蜈蚣、地龙、忍冬藤、钩藤、乌梢蛇、地鳖虫、全蝎、鸡血藤、络石藤、黄芪、丹参。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五、
【辨证】阴虚热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
【治法】养阴清热,通经活血。
【组成】制豨莶草、干地黄、盐知母、当归、枸杞子、炒赤芍、龟板、牛膝、菊花、郁金、丹参、黄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温馨提示:
要戒降烟酒,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故而临床上又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或“血栓性脑梗死”。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