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了颈椎病后,患者常常会觉得自己的活动都会受到限制,一旦低头时间长了,就会感觉颈肩僵硬、疼痛,还常常会出现头晕症状,严重的往往就会有天旋地转的感觉,还会觉得手麻,严重的抓握东西都困难。所以一旦出现了颈椎病,要注意及时的治疗。那么,怎么治疗这种疾病呢?
目录
1治颈椎病的偏方大全
1、干搓脸治颈椎病
十指伸直举同脸高,下上搓脸,每天早晚各一百次,连续半年便好。此法由于肩头同时活动,还可治肩周炎,并还有美容作用。
2、湿毛巾热敷治骨刺
用湿透的热毛巾2条,在双膝同时热敷半小时(温度不够就加热水)。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现在走路不痛了,上下楼梯很正常。
3、颈椎保健两法
凤点头:闭上眼睛(避免老年同志晕眩),身体不动,用头在空中书写繁体,“凤”字,7一8遍。凰字笔划复杂,可带动各部颈椎环节都得到活动。鹤吸水:身体不动,下额抬起,抖动前伸,同样7一8遍,自感有颈椎关节松动响声。
2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颈椎病呢?
1、封闭疗法:将药物注射于痛点和神经根周围称为封闭疗法。主要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2、物理疗法:按摩推拿、针灸、电疗、拔罐、激光、超声波、石蜡疗法等,此类疗法也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为主,治标不治本,很难根治。
3、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休息者,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手术改变了人体原有的组织结构,属于创伤性疗法。
4、牵引疗法:牵引是治疗腰椎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力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腰椎施加牵引力,拉宽椎间隙从而达到:A、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椎间盘回纳,解除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刺激和压迫。B、消除炎症,促进血液循环。C、解除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药物疗法:吃药、打针、贴膏药都属于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主要有消炎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而言,药物疗法并非治本之法,只能缓解症状,暂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在病早期或急性期,效果必较明显。但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3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
1)正确的睡姿:人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睡眠姿势是否正确,将会对人生造成巨大的影响。
一个理想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使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a及双膝关节呈屈曲状,如此可使全身肌肉放松。但并非每个患者都能习惯于此种体位。因此可根据其平时的习惯而采用侧卧位或仰卧位。但不能采取俯卧位,因其使头颈部处于向一侧极度扭转的体位,长时间处于一种持续的紧张状态,容易引起颈部肌肉、韧带、关节等的劳损和退行性改变,既不利于保持颈部的平衡又影响呼吸,尤其对病情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更为不利。睡眠时也不要同时将两只胳膊同时放在头上,这种姿势会影响胳膊的血液循环。总之,一个良好的体位能使患者全身肌肉放松,易于恢复疲劳和调整关节的生理功能。
2)合适的枕头:枕头伴随人们生活的时间很长,其形状和质地对头颈部的健康关系重大。枕头如果太高,将使颈部和脊柱扭曲,使肌肉疲劳,神经韧带受牵拉。如果不用枕头仰卧位睡眠时后枕部形成支点,可使颈曲减小,甚至反张造成椎间关节的劳损或错位,加速颈椎的退行性改变。
合适的枕头应是柔软的圆枕,形状为中低侧高,长度超过自己肩宽的10 -- 20cm,高度以压缩后略高于自己的拳高,约10-15cm。这种枕头可利用中间凹陷部分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两端高则对头颈部起到相对的制动和固定作用,以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对不习惯于这种圆宝形枕者,可用平枕,但不宜采用中高侧低的山丘形枕‘,因头部易向两端活动而不易保持头颈部体位。
仰卧位时一般将头颈部置于枕头中央凹陷处,使枕头的支点位于脖子的后正中处,偏下位于背部或偏上位于后颅部都不合适,枕头的支点应与项背弧度相适应,并要有一定的弹性,与后脑勺相接触的部位要做低一些,软一些,这样才能衬托项曲,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状态,即自然的仰伸位,而不至于过于仰伸或过度屈曲。
侧卧位时,仍将颈部置于枕头中央凹陷处,使枕头的支点位于侧颈部的中央处,该处也应是整个枕头的最高处,头侧部也要略低一些,整个枕差别的高度基本上以保持侧卧时肩部,侧颈部和头部都有舒适感为佳。
对以运动障碍为主,怀疑椎管前方有髓核脱出或突出,或在x片上证实椎体后缘有骨刺形成,可能构成对脊髓前方直接压迫者,枕头可稍低,以缓冲椎管前方同刺对脊髓的压迫。
但也不可使头颈部过度仰伸,以防因椎管容积降低而加重症状,枕头的高低以10cm左右比较适宜。
对以四肢麻痛等感觉障碍症状为主,怀疑有椎管后方黄韧带肥厚;内陷对脊髓后方形成压迫者,则枕头可稍高,此既可防止黄韧带的内陷,又可增加椎管有效空间的容积而改善症状。
发育性椎管狭窄伴有椎体后缘骨刺形成者表明椎管内容积无论是在前方或后方均达到饱和状态。因此枕头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以生理位为佳。根据以上所述,理想的枕头应该是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符合颈椎生理弯曲的圆宝形枕买,颈椎病患者可根据不同的病理改变选择不同高度的枕头,此外,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床铺,一个较好床铺应该是表现柔软,当人卧在其上时又不过分下沉。太软的床容易造成脊柱变形,使头颈部发生劳损。
3)养成良好的姿势和习惯:纠正和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和习惯,对于颈椎病的预防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从事会计、写作、编校、打字等职业的人,由于工作的体位和姿势的关系长期低头,使颈椎处于长时间的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这样不仅使得颈椎间盘内所承受的压力较自然仰伸位高,而且也使颈部肌肉处于一长期非协调的受力状态,颈后部的韧带和肌肉易于受到牵拉和劳损,椎体前缘相互摩擦而增生,而在此状态下再加之扭转侧屈过度,则可更进一步导致损伤,因此对于上述人员通过纠正工作不良体位和习惯能收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首先,要注意保持颈椎的良好姿势:即收颊、头上顶、稍后移,尽量保持颈部平直。应加强颈部良好的姿势的训练;可在端坐位,保持上体正直的情况下,将1.5-3kg的沙袋置于头顶,尽可能保持头颈部直立和头顶重物的平衡,使颈部前凸减少,这种训练可每日进行一次,每次持续10-30分钟,坚持一月左右即可达到目的。
第二,定期远视。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尤其是处于低头状态者,既影响颈椎,又易引起视力疲劳,为此,每当伏案过久之后,应抬头远视半分钟左右,待眼睛疲劳消退后再继续工作。
第三,定期改变头颈部的体位,即对某种需要头颈仅向某一个方向(以前屈及左右旋转为多)不断转动或相对固定的职业者,除直接引起椎间隙内压改变外,也易使张力较大的一侧肌疲劳而加剧内外平衡的失调。为改变这一不良后果,应让病人每当其头颈部向某一方向转动过久之后,即再向另一相反方向转动,并在数秒钟内重复数次。其时间间隔长短可酌情而定,但不宜超过30分钟,此既有利于颈部保健,又可消除疲劳感。
第四,调整桌面或工作台高度与倾斜度。如果桌面或工作台高度过高,则使头颈部呈仰伸状,而过低则势必成屈颈状。此两种位置均不利于颈椎的内外平衡,尤其是后者在日常最为多见。因此必须加以调整。原则上是以头颈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线为准,尤其是具有颈椎病症状者,切勿过屈或过伸。除了可采用升高或降低桌面与椅子外,对某些需要长期伏案工作者,亦可特制一些与桌面呈10` - 30‘斜面的工作板。此方法较单纯升高坐椅或降低台面更有利于调整坐势。
4颈椎病吃什么食物能减轻
1、颈椎病的饮食原则:患有颈椎病的人在日常饮食上适合清淡、容易消化,切忌油腻食品和味重。视力模糊、流泪的患者,应该多吃含钙、硒、锌类的食物,比如豆制品、动物肝、蛋鱼、木耳、蘑菇、芦笋、胡萝卜、海带、大蒜、芹菜、地瓜、冬瓜。颈椎病患者伴有肝肾不足,要长期坚持服用枸杞、菊花,可以达到平肝明目的效果。饮食中多吃芝麻、桂圆可以滋阴补肾。另外,颈椎病患者也应该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颈椎病患者需要合理搭配饮食:日常饮食中应当注意合理搭配,切不可偏食。因为主副食中的营养是不尽相同的,粗粮和细粮也要同时吃。粗细粮、干饭和稀食粥、主副搭配达到全面营养,才可满足人体营养的需求,维持正常得人体需要,才能更好的促进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3、治疗颈椎病的饮食方法:颈椎病症状表现为椎体骨质增生、退化和疏松,就应该多吃鱼类、虾、鸡蛋、黄豆、猪骨等补肾益精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补充钙和磷。颈椎病分为寒热和湿热血虚三种类型。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应多吃葛根、丝瓜等清热食物;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多吃狗肉、羊肉等温经散寒的食物;属血虚气滞者,应多进食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
5对于颈椎病孕妇有哪些危害
1、一般来说随着孕妇子宫的越来越大,孕妇重心就会发生了变化会往前移,这时候患者在站立的时候头回微微的向前倾,这种姿势很容易发生颈椎病,从而促使颈椎病的危害发生。
2、对于颈椎病的危害,同时还会造成孕妇孕前颈椎病的复发,大多数的孕妇会充实伏案的工作,由于长期的低头,再加上不运动颈部,就会导致颈肩肌肉的疲劳,很可能就会导致复发。
3、在临床上随着孕妇的子宫逐渐变大,孕妇的重心开始发生了变化性的往前移,这就导致了患者在站立时候头回微微的向前倾,这种姿势在临床是很容易造成颈椎病。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