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繁忙的工作当中,很多人都是根本不顾不上吃饭,为了能够省出更多的时间工作赚钱,吃饭的时候常常都是吃快餐,还有一些人根本不吃饭。久而久之,肠胃就会受到巨大的伤害,患上一些严重的肠胃疾病也是必然。在胃病当中,胃出血穿孔可是非常严重的,是需要马上动手术的。那么,胃出血穿孔的症状是什么呢?
目录
1胃出血的日常护理方法
1.1、日常护理胃出血一定要在饮食多做注意,胃出血在饮食上的调整它是有阶段性的,如果在住院,应遵照医师及营养师的饮食指示。
1.2、如果已出院返家,则以无刺激性、低纤维、易消化、具足够营养的饮食(温和饮食)为原则,根据恢复情形逐步形成正常饮食。
1.3、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心情保持愉快,减少无谓的烦恼。
1.4、戒烟、避免酒类、咖啡因(咖啡、浓茶、可乐、可可亚)、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摄取,食物亦不宜过甜过咸及过冷过热。
1.5、胃出血的日常护理方法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充分的休息,戒酒避免熬夜,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1.6、应摄取均衡的营养及维生素A,B群,C及必需脂肪酸的充分摄取。
2胃出血穿孔是什么样的表现
一、腹痛
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是胃穿孔的最初最经常和最重要的症状。疼痛最
腹痛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但也有阵发生性加重。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可扩散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觉。
二、休克症状
穿孔初期,患者常有一定程度休克症状,病情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和肠麻痹,病人可再次出现中毒性休克现象。
三、恶心、呕吐
约有半数病人有恶心、呕吐,并不剧烈,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
四、其他症状
发烧、脉快、白细胞增加等现象,但一般都在穿孔后数小时出现。
总而言之,如果发现自己有这样的症状,那么必须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当然,不是胃出血穿孔更好,如果确诊是患上了这种疾病,那么必须要听医生的,抓紧治疗。治疗期间也要注意改掉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要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3胃出血的急救措施
当发生呕吐鲜血或排黑便时,病人的紧张情绪会加重出血。正确做法是安静卧床,病人或家人应把情况告诉邻居或单位同事,并有人陪同一起就诊,防止出现意外。
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可先平卧,头低肢高,在脚部垫枕头,与床面成30度,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保证大脑血供。呕血时,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同时注意保暖。对已发生休克者,应及时清除口腔内积血。同时与急救人员联系。
如病人情绪烦躁,可让其口服安定类药片,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出血自止。也可缓慢间断饮用5摄氏度左右冷饮或冰水,每次100至200毫升。
出血发生后停止进食,以免加重食道静脉破裂,也不可服稀盐酸、食醋或其他助消化药,以免使溃疡加深,出血难止,更不可腹部热敷,以免胃肠充血,加重出血。
往医院转送病人时,无论用急救车还是出租车,都应让病人平卧,防止颠簸,以免加重休克。
4秋冬换季小心胃出血
肠胃不好容易变成“吐血”-
如果本来肠胃又不是的人,尤其是胃病,如果再次受到刺激,就会出现“吐血”的现象。但是“吐血”既可以是消化道出血,也可能是支气管扩张的咯血。而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有四种,分别是最常见的一种胃十二指肠溃疡,第二就是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另外大量喝酒或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激素、解热镇痛药、消炎药等引起十二指肠粘膜糜烂也会诱发溃疡,导致出血。最后,胃癌也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因素。
分辨是否消化道出血,首先观察其症状,如果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多会吐血和解黑便。出血多的多表现为吐血,而少的话就表现为解黑便。有吐血的病人在大量出血之后就会转变成为解黑便,而出血也可以三个方面,包括出血量、出血速度、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分别表现为咖啡色、暗红色、鲜红色。
预防消化道出血,在发生“吐血”之前患者往往会觉得胃部有恶心的症状,而且上腹部,即是心窝的地方有不适感。平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在气温突变之时。
饮食上可按时就餐,饥饱有时,寒温适度。食物以易消化、富营养及少渣滓为宜,食物烹调上细软些,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戒烟、酒,禁食辛辣、香燥、油煎之物,以防噪热动火。并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豁达。如果原有症状有加重的话,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缓解胃出血的食疗:藕蛋羹
取用鲜藕汁1小杯,三七粉5克,生鸡蛋1个。将藕汁加适量的水一同放入锅中煮沸,然后就倒入三七粉和生鸡蛋搅拌均匀,最后添加少量的油和盐,每天2次,佐餐食用。
疗效:此食疗有助于缓解胃热出血的症状,可以凉血化瘀。
5胃出血患者千万别吃竹笋
竹笋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蔬菜,具有消渴、利尿、化痰、减肥、助消化等功效。单纯性肥胖、糖尿病患者、浮肿的人都适合吃竹笋。
但竹笋是寒凉性食品,含有较丰富的粗纤维,容易使胃肠蠕动过快,因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和胃出血的人不宜吃竹笋。
同时,肝硬化者也不宜吃竹笋。曾有报道称有肝硬化的人一次进食较多竹笋,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而送医院急救。此外患泌尿系结石者不宜常吃竹笋,其中的草酸盐易与其他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草酸钙,从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