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些人在早晨刷牙的时候,感觉到非常的恶心,甚至会出现干呕的症状,这就是患有了咽炎了。如果病情进一步的加重,会出现嗓子嘶哑等症状,总是感觉嗓子里有东西,想要通过咳嗽咳出来,但是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非常的难受。那么,咽炎嗓子嘶哑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咽炎症状
1、急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而疼痛,吞咽唾液时咽痛往往比进食时更为明显,可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侵及喉部,可伴声嘶和咳嗽。
2、慢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咽部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干恶,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症状尤其会在说话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
2咽炎嗓子嘶哑怎么办呢
1. 减少用嗓
既然嗓子嘶哑,就得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减少用嗓频度,能用文字交流的就不要言语交流,即使必须要说话,声音也要低,更不要大声喊叫。
2. 清淡饮食
戒烟戒酒,不吃辛辣、油腻的食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饭后吃一些梨、甘蔗、西瓜等水果,补充维生素。
3. 充足休息
保持乐观、宽容的心态,杜绝夜生活和熬夜,晚上10:30分前必须上床睡觉,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通过充足的睡眠来提高机体免疫力,自动修复嗓子沙哑。
小贴士:睡觉前不要吃太多东西,同时要用淡盐水漱口
4. 含凉糖
随身携带凉糖含片,喉咙疼痛时,含上1颗,刺激喉咙分泌唾液滋润咽喉组织。
5. 胖大海泡水喝
取一颗胖大海,泡水30分钟后喝,一天一颗,每天至少饮水六杯,一周见效。
小贴士:多喝水,但是要避免喝有咖啡因的饮品,同时喝的水不能太烫,避免嗓子再度受损。
6. 吃响声丸
到药店去购买响声药丸,按照药片说明书服用即可。
7.医院诊疗
如果嗓子嘶哑一周以上没见好转必须去医院接受正规诊疗。
3咽炎的检查
急性咽喉炎的检查
成年人以咽部症状为主,病初咽部有干痒,灼热,渐有疼痛,吞咽时加重,唾液增多,咽侧索受累则有明显的耳痛。体弱成人或小儿咽喉炎全身症状显著,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
慢性咽炎的检查
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或是因为患各种鼻病,鼻窍阻塞,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颈部放射治疗等经常刺激咽部所致。全身各种慢性疾病,如贫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继发本病。
患者自觉咽部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恶心,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症状在说话稍多,过食刺激性食物后、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呼吸及吞咽均畅通无阻。
4咽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一:急性咽炎时,除咽痛外,还可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差,大便干、口干渴等全身中毒反应。有细菌感染时,血液白细胞数升高。如果咽痛剧烈,影响吞咽,还会造成体内营养、代谢失调。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二:向下发展,可侵犯喉、气管等下呼吸道,引起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若致病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则可引起全身并发症,如急性肾炎、脓毒血症、风湿病等,对身体危害极大。
三:导致咽部抵抗力下降,遇气候冷、热、干、湿变化时,粘膜的加温、加湿调节作用减弱,纤毛活动和分解吞噬功能不足,细菌和病毒容易在局部停留繁殖,成为慢性感染病灶。咽部的感染炎症波及其它系统,可以并发慢性喉炎、肾炎、心脏病等。
查看详情>>5咽炎如何预防
1、多喝水
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一件事。此外,用盐水熏蒸喉咙也是缓解病情的好方法。可用一个大的碗或汤盆,多放一些煮沸的盐水,张大嘴对着蒸汽吸气、呼气,每次大约10—15分钟,每天2—3次。
2、避免用嗓过度
注意休息,减少操劳,适当锻炼身体。有全身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若鼻咽部,口腔有疾病存在更要及时治疗。
3、注意饮食
时常饮用清凉润喉饮料和进食水果,如甘蔗、茅根汁、梨、荸荠、石榴等,每天早晨用淡盐水漱口,还可生吃萝卜或用萝卜做菜吃。
4、注意保湿
保持居室内空气湿润清洁,室内不吸烟,不把有刺激气味的物品放在室内。冬季用暖气取暖时应注意室内不要太干燥,可使用加湿器,或者在睡前放在暖气上块湿毛巾,以保持空气湿润。
5、戒烟酒
烟酒既可刺激咽喉又可使机体功能受损,应坚决戒除。少食煎炒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6、适量饮花茶
金银花、野菊花、生甘草、玄参、麦门冬、胖大海等,用保温杯开水泡代茶饮,每日不定时饮用。吴茱萸粉30克,醋调后外敷清泉穴,每日一次。青果常含口内慢嚼,徐徐咽其汁;梨连皮切片,青果3枚煎服,对咽炎均有一定的疗效。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注意休息,减少操劳,适当锻炼身体。
咽炎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为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淋巴组织常被累及。炎症早期可局限,随病情进展常可涉及整个咽腔,以秋冬及冬春之交较常见。慢性咽炎又称慢性单纯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多见成年人,病程长,易复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