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糖。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那么血糖高能否吃水果呢?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目录
1血糖高是怎么造成的
1.一般来说,人体的血糖水平会在饭后产生短暂性的升高,这个属于正常现象,不必多虑。
2.日常生活中摄入过多甜食或含糖饮料等一系列含糖量高的食物导致人体血糖高。
3.人体的过度肥胖。
4.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与正常代谢。
5.低血糖后出现反跳性高血糖被称为SOMOGYI现象。
6.饮酒可导致低血糖,也可导致高血糖。
7.服用某些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会引起高血糖的药,又如服用了某些止咳糖浆。
8.患者平时不注意运动导致高血糖的产生。
9.一些其他的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作为诱发因子导致高血糖的产生。
患者在发现自己有头晕,经常性口渴,饭量变大的现象时,应当及时就医,有可能是高血糖的病理表现。如果发现自己患上了高血糖应当注意个人的护理,平时要多运动,最好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运动量。在饮食上要尤其注意,不能进食含糖量太高的食物,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有许多蔬菜比如苦瓜,紫菜,南瓜,芹菜等等,都可以帮助人体降低血糖含量,患者应当多吃。
2血糖高能否吃水果呢
高血糖饮食原则: 1、每日摄入热量在1500-1800千卡,胖人1200-1500千卡,主食一般以粗杂粮为主,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 2、蛋白质来源以大豆及其豆制品为主,总热量不超过15% 。 3、多吃具有饱腹作用的蔬菜。 4、禁用食物有:红、白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果酱、糕点、蜜饯、甜饮料、土豆、山药、藕、胡萝卜等少食。 5、猪油、牛油、奶油、黄油等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 6、花生、核桃、芝麻、瓜子尽量少吃。 7、蛋黄和动物内脏不用。 8、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对稳定时,空腹血糖 9、少量多餐。 高血糖病,尤其是重症者不要吃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果糖、蔗糖、葡萄糖,消化吸收快,使血糖很快上升。在临床上,可以服用水果,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如果能用黄瓜或蕃茄代替水果较为安全。②最好不要天天吃水果要吃只能少量,同时减少主食1/4---1/2两。③吃水果的时间最好在餐后2个小时或睡前吃,因为此时血糖高峰已下降,吃少量水果不会引起血糖上升太高。④在低血糖出现时可吃些水果。血糖高: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糖。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这两大调节系统确保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平衡,使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但是在遗传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与环境因素(如不合理的膳食、肥胖等)的共同作用下,两大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血糖水平的升高。
3血糖高吃什么菜好呢
可以吃些含糖低的蔬菜。如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青叫、茄子、蘑菇、黑木耳、而西红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 菜心、芥蓝、小白菜、上海青、油麦菜、茼蒿、番薯叶(也叫地瓜叶)、木耳菜(及其适于老年人食用,广东人也称其为潺菜)、苋菜、菠菜等绿叶菜,多数绿叶蔬菜都比较适合,如果胃不好的话,就少吃一点芥蓝、小白菜。绿叶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预防三高,西兰花、花椰菜、番茄、茄子、番薯、紫薯、甜椒、黄瓜、豆角等蔬菜也可以,富含维生素。
水果推荐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于10克的水果,包括青瓜、西瓜、橙子、柚子、柠檬、桃子、李子、杏、枇杷、菠萝、草莓、樱桃、黄瓜、西红柿等。此类水果每100克可提供20-40千卡的能量。
慎重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为11-20克的水果,包括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荔枝、芒果等。此类水果每100克可提供50-90千卡能量。
上面对血糖高吃什么菜好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吧,血糖高的患者最好不要吃含糖量高的水果蔬菜,但是水果蔬菜也是必须要吃的,因为它们含有人体所需的其它营养物质,所以只能有选择的吃,也是有助于降低血糖的。
4血糖高的人不能吃什么
1.忌促使血糖水平迅速升高的食品
摄入食用糖(白糖、红糖、葡萄糖、麦芽糖、水果糖、奶糖、巧克力)、糖类制品(蜜饯、水果罐头、各种含糖饮料、含糖糕点、果酱)等,会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影响糖尿病病情发展,干扰糖尿病的有效治疗。因此,以上的含糖量高的食品均在血糖高的人的禁食之列。
2.限制脂类物质
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严重者会产生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而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为糖尿病主要合并症,因而必须限制过多脂类和高胆固醇物质的摄入,如各类动物油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虾和蟹黄等。
3.避免盲目摄入蛋白质物质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蛋白质摄入并非多多益善。过量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容易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限制在每干克体重1克。
4.含糖高的水果
水果中含有果糖和葡萄糖等单糖,消化吸收快,容易使血糖升高。所以一般来说糖尿病人不宜吃水果。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对增强机体抵抗力、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排泄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糖尿病人在病情较轻和较好的情况下,可适当吃些水果。
5高血糖的表现
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要多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尿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尿中失糖也越多,饥饿感也就越厉害,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即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目前临床上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为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导致了病情诊断的延迟。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血糖仅是轻度升高,还没有超过或只是轻度超过肾糖阈,肾脏糖份排除很少,还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另一方面是有些患者的肾糖阈增高所致。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在肾脏内全部被重吸收,尿中无糖排出;若血糖轻度升高,肾小管的重吸收值会相应增加;但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超出了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范围,则部分葡萄糖将从尿中排出,从而形成糖尿。这个血糖临界值即为肾糖阈,正常值为8.8~9.9mmol/L。肾脏病及其他一些泌尿系统疾病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多数老龄患者的肾糖阈也会相应增高。肾糖阈增高后,患者即使血糖很高也不会有糖尿。没有糖尿,就不会引发渗透性利尿,因此可没有多尿症状;没有丢失大量水分,血浆渗透压就变化较轻,对下丘脑中枢的刺激也相应减轻,因此可没有口渴、多饮症状;没有糖尿,就不会损失大量糖分,因此可没有明显的饥饿感,多食症状减轻;没有糖尿,机体的营养成分丢失减少,因此体重减轻的程度也可相应减轻。由此,这些糖尿病患者可以最终不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