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新生儿都是家庭的希望与欢乐,可是养育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孩子还小有很多的问题出现,有的新生儿点头呼吸,这点就困扰了很多的新手父母,不知道怎么办。那新生儿点头呼吸是怎么回事?大家对于这个问题都比较好奇,下面就关于这个问题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目录
1宝宝眼神无交流尿量忽减少须立即就医
目光。父母对宝宝说话时,宝宝一般也会用目光回应。但如果经常出现对他讲话时不看着你眼睛的情况,则可能是孤独症的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吐奶状态。6个月以内的婴儿胃呈水平,吃完奶后有点吐奶是正常的。但如果吃完后在姿势没有大动的情况下,拍背后仍吐出或从鼻子中喷出大量奶,以及吐出物为黄色时,则可能需要带宝宝去医院看看了。有可能是肠梗阻等消化道问题,也有可能是是神经系统的问题。
尿液。6—8个月的宝宝一天所需的尿布约为6—8个。如果发现宝宝的尿量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显著增多或减少,则应带到医院检查24小时尿量,以确定尿多是否由尿崩症、糖尿病、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引起;尿少是否由肾脏或其他器官的病变引起。
另外,如果宝宝的尿液出现了洗肉水色、浓茶色(血尿、血红蛋白尿),或出现尿中泡沫多(蛋白尿)、尿液静置有白色沉淀(尿酸盐)等情况,也需要立即诊治。
血液循环。捏捏孩子的大脚趾,皮肤会在3—4秒内从白色恢复到粉色。若恢复时间过长,或手指、脚趾发青,则可能出现了脱水、休克,应立即看医生。
2新生儿点头呼吸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点头呼吸的原因一般有新生儿湿肺(吸入了养水),另外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肺表面的活性合成不足使肺不胀(早产儿多见);再就是新生儿肺炎。湿肺的话,养水慢慢吸收了就好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补充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宝宝大了自身合成的会增加。新生儿肺炎要抗感染治疗。
新生儿有感染一般都是因为接触感冒病人被传染导致的,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有羊水吸入或者喂奶时呛奶导致的,需要抗感染治疗,如果不严重,可以暂时口服头孢克洛治疗,如果严重则需要输液治疗。建议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排除新生儿肺炎,如果有炎症尽早治疗,避免加重。
3冬季如何呵护宝宝的鼻腔
鼻前庭是指与鼻翼相对应的鼻内腔,鼻前庭炎是指鼻前庭皮肤的广泛性炎症,有急慢性之分,多因急慢性鼻炎的分泌物刺激,挖鼻感染而致。小儿多因干燥的环境或者过食刺激性食品、缺乏维生素等导致。
鼻前庭炎临床表现为鼻前庭皮肤红肿、触痛、皮肤糜烂,慢性期鼻前庭皮肤干燥,结痂皮,如伴有鼻中隔溃疡可致鼻出血,患儿表现为犟鼻、揉鼻、挖鼻,可因为痂皮积存导致鼻塞,尤其夜间加重,可伴有睡眠不安,烦躁,饮食不香,如果同时伴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增生可以出现打呼噜,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智力发育,不可轻视。
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局部滴或涂用黄连油(自制剂)一日三次,涂于鼻腔内。本剂通过润养作用修复干燥皮肤,恢复鼻前庭炎症皮肤正常的分泌,保护功能,促进鼻中隔溃疡愈合。
鼻中隔溃疡明显,出血频繁的用黄连膏(自制剂)一日三次,涂于鼻腔内。
鼻前庭炎久治不愈者,运用穴位帖敷疗法,三日一次,一次五个小时,四次一个疗程,可以改善燥热体质,有助于恢复。
对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增生的患儿可以采取局部贴敷疗法,一日一次,一次五个小时,十天一个疗程,可以免除手术的痛苦。对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小儿要立足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以便促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从根本上改善局部营养不良状态。
另外,还要注意给宝宝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多吃青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小儿施尔康等,有助于从内到外修复已破坏的皮肤和皮脂腺及毛囊。少吃辛辣、油腻、干燥性食品,多饮白开水以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及时排除人体废物,改善代谢状态,以利于皮肤粘膜修复。
干燥的冬季,可以使用加湿器等手段保持室内环境湿润,以营造一个有利于宝宝鼻腔恢复的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疼痛、肿胀等感染的表现,就不要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可以造成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导致代谢功能不良,吸收障碍,加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不利于鼻前庭皮肤的修复,而致本病缠绵难愈,人为延长了病程。
日常生活中,家长还要帮助宝宝从小注意鼻子卫生,保护好宝宝的小鼻子。因为鼻子是呼吸道的门户,是个重要器官,鼻子出了毛病,就要影响整个呼吸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健康。那么,应该怎样帮助和教育孩子保护鼻子呢?
教育孩子不要用手去挖鼻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些孩子在鼻腔发痒或者鼻痂堵住鼻孔、鼻子不通气的时候,就习惯用手去挖鼻子。这种做法很不好。因为鼻腔内粘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尤其是小孩,鼻中隔前方的毛细血管极为脆弱,用手指或者器具挖鼻子,会碰伤黏膜上的毛细血管引起鼻出血。同时,由于指甲中含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侵入粘膜下血管,会引起鼻腔的其他疾病。另外,鼻腔粘膜有许多腺体,可以分泌黏液和水分,这些分泌物可以润滑鼻腔,调节空气湿度。鼻腔内还长有鼻毛,鼻毛能阻止各种微生物、灰尘等进入鼻腔。挖鼻子很容易损伤鼻毛,这不仅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而且藏在鼻毛根部的细菌还会乘虚而入。
教育孩子不要把小玩具、豆粒、花生米、果核、衣扣、玻璃球等塞入鼻孔,以防造成鼻腔异物。鼻腔异物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时间一长就要腐烂变坏,从而引起鼻子发炎。发现鼻腔异物后,不要硬往外挖,以免造成鼻出血和感染。一般圆形异物,让孩子用力擤鼻即可,方法是用手压迫没有异物一侧的鼻翼,然后让孩子闭住嘴,再让孩子用力呼气,这种冲力就可以把异物喷出。如果异物比较大,用这种方法不能排出的时候,就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帮助取出。增强鼻粘膜的抵抗力。经常用冷水给孩子洗脸,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使皮肤和鼻黏膜适应冷空气的刺激,锻炼鼻子的耐寒能力,以减少感冒,避免鼻腔发炎。
4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首先,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
其次,幼儿通过动用玩具及操作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掌握使用物体的方法。以后,幼儿便会逐步地掌握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
再次,幼儿通过手的操作,能进一步认识同一类物体的共性,因而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表象和概念的产生准备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应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幼儿表示愿意自己动手做的事,成人应耐心地在一旁指导,而不应自己动手代替幼儿去做。如孩子希望自己学吃饭的时候,就不要喂他;该让孩子自己学会穿衣服时,就不要再替他穿衣服;孩子可以自己握笔时,就可以给他纸和笔,让他画着玩。孩子刚开始学习这些动作时,难免做得不完善,这就需要反复地练习,通过反复运用,幼儿便会掌握比较复杂的手的动作。练习的内容一定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如经常让幼儿做手工手工,包括画图、剪贴、泥工、折纸等,能够促进幼儿手的动作发展。
当发现幼儿有不正确的操作时,应及时予以矫正。例如,要注意幼儿端碗,拿匙子、筷子,握笔,握球拍,用剪刀以及拿其他工具时的方法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指导、纠正。当然,最好从一开始就教会幼儿正确的操作方法,尽量杜绝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最后,要特别注意幼儿操作时的安全卫生。同一操作活动不应持续过久,以免孩子手部过度疲劳而失去控制力,造成“事故”,并影响手的正常发育。孩子在使用金属工具如剪子、刀子、铲子和榔头等之前,应教给孩子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一定要嘱咐孩子注意安全。孩子使用的工具,也应有安全措施。如剪子最好是圆头的,刀子、铲于不要过于锋利。当完成手的操作活动后,还要提醒幼儿及时洗手,以保持手部的清洁。
5儿童进行运动的常识
首先,选择好适宜的运动项目。幼儿运动以身体练习(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为基本手段,可供选择的运动项目很多,包括跑、跳、投、压等练习;捉迷藏;跳舞、溜滑梯、打秋千等游戏;郊游、拍球、跳绳、骑儿童车、游泳、体操等运动。所有这些运动都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
其次,怎样选择运动项目。运动锻炼的项目很多,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如:提高速度能力可选择跑、骑儿童车等项目;增强耐力能力,可选择长时间跑的游戏、游泳、郊游、跳绳等练习;增加力量能力可选择跳、投等练习;提高灵敏协调能力,可选择跳舞、打秋千、拍球等游戏;提高柔韧能力可选择体操、按压等练习。
在选择锻炼项目时,要以幼儿的解剖特点,生理特点为基础。要根据孩子的素质需求进行选择,身体哪方面素质欠缺就多炼哪方面,对于不同性质的幼儿,出示了不同锻炼方式。另外,要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应采用多种多样的项目进行锻炼。开始时,可以先从一两个项目入手(要持之以恒),待有了相当基础时,再由少到多、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地逐步增加锻炼项目,在锻炼中还要注意掌握循序渐进以及因人制宜的原则。对不同习惯、不同环境、不同个性的人提示了多种运动的选择,作到具有自我选择的特性。
最后,幼儿运动应具有科学的指导性,运动量安排要合理。制定和选用基本运动必须科学掌握运动量,如果运动量太小,对身体锻炼的效果就不大;而运动量过大,又没有节奏,则身体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