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反应说宝宝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长了溃疡,溃疡是很常见的,男女老幼都会得,其中青年人最多。那么大家应该试过很多种方法想治口腔溃疡,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显著。下面我们来看看集中常见的治溃疡的方法。这是针对宝宝的。宝宝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免疫力又低,所以很多药都不能乱吃。
目录
18款治疗口腔溃疡的食疗偏方
乌梅生地绿豆糕
配方:乌梅50克,生地30克,绿豆500克,豆沙250克。制法: 将乌梅用沸水浸泡3分钟左右,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细,与乌梅拌匀。绿豆用沸水烫后,放在淘箩里擦去外皮,并用清水漂去。将绿豆放在钵内,加清水上蒸笼蒸3小时,待酥透后取出,除去水分,在筛上擦成绿豆沙。将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衬以白纸一张,先放一半绿豆沙,铺均匀,撤上乌梅、生地,中间铺一层豆沙,再将其余的绿豆沙铺上,揿结实,最后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块。
功效:滋阴清热,解毒敛疮。
用法:作点心吃。
生地青梅饮
配方: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
制法: 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
功效:养阴清热,降火敛疮。
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生地莲心汤
配方: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
制法: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养阴清热。
用法:每日1剂,连用数日。
莲子甘草茶
配方:莲子15克,甘草2克,绿茶叶5克。
制法:将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浸泡。
功效:清心泄热。
用法: 代茶频饮。
竹叶通草绿豆粥
配方:淡竹叶10克,通草5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敛疮。
用法: 早晚分食。
鲜藕萝卜饮
配方:生萝卜数个,鲜藕500克。
制法:上二者捣烂绞取汁液。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用法:含漱。每天数次,连用3日。
莲心栀子甘草茶
配方:莲子心3克,栀子9克,甘草6克。
制法: 以上诸物加入开水浸泡。
功效:清心泻火。
用法: 每天1剂,代茶频饮,可连用3剂。
地芩竹叶饮
配方:生地15克,黄芩9克,淡竹叶15克,白糖适量。
制法:前三味加水煎取汤汁,调入白糖。
功效:清心泻火。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用,或代茶频饮。
硫酸锌疗法:服用硫酸锌片或12%硫酸锌糖浆,成人每次40-80毫克,1日3次,一般连用5-7天即可痊愈。
木耳疗法: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汤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溃疡。
核桃壳疗法:将30-50克核桃熬水两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
2宝宝喉咙长溃疡什么方法比较健康呢
可服些健儿清解液+维生素B2片。 外用可涂点冰硼散,炎症较严重可涂碘甘油。
宝宝的症状看多与日常生活饮食不良,上火引起溃疡,多与日常喂养方面不协调导致。另外也要考虑的是口腔卫生不良,一些奶水残留在口腔内,间接造成感染。
可以适当喂点小儿牛黄解毒颗粒,每天适当喂点蜂蜜水,吃奶后适当喂点温开水,可以清洗口腔,预根据您的描述,孩子口腔溃疡就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食物中的来源有肝蛋黄牛奶绿叶蔬菜
可用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绿豆适量放陶罐内冷水浸泡十多分钟,放火上煮沸约1.5分钟(不宜久煮),这时绿豆未熟,取绿豆水冲鸡蛋花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好。
可用云南白药外敷口腔溃疡创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愈。
选用全脂奶粉,每日2至3次,每次一汤匙,加少许白糖,开水冲服,晚间休息前冲服效果更佳。一般2天溃疡症状即可消失。
可用西瓜半个,挖出西瓜瓤,挤取汁液,瓜汁含于口中,约2~3分钟后咽下,再含新瓜汁,反复数次。
将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澈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每日2次。 甲氰咪胍:将甲氰咪胍1~2片研成细末,用棉签蘸药粉涂于溃疡面上,10分钟内不要饮水,每日2次。
通过了解上面的知识,相信大家可以知道宝宝长溃疡的时候不会慌乱。也不会随便乱用药,给宝宝带来伤害。一定要记住,宝宝的身体是很脆弱的。妈妈们可以采取以上方法慢慢来,用绿色,无药的方法来治宝宝的病。
3口腔溃疡吃什么药好
1、可能得过溃疡的朋友都有这个体会,特别的疼,吃饭什么的都难受。去医院或者药店买药,一般都会给你西瓜霜,或者冰硼散之类的药物,那些药物敷在患处不是一般的疼,而且见效还慢。我们都知道维生素c的一些用处,可以提高免疫力,也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复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让我们的身体自己修复。
2、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来进行服用就可以了,一般3天左右就会好(要是情况较为严重的话最好去医院就诊)。
3、除此之外,还要多吃蔬菜类食物,多喝水,患口腔溃疡的那些天少吃些肉食类的食物。
4口腔溃疡按摩什么穴位
1、内庭(足阳明胃经:荥穴)
定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2、阳谷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定位: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热病,癫狂痫,腕痛。
阳谷穴就是阳气的生发之谷,对口腔疾病如心火上炎的口腔溃疡尤其有用。
3、手三里 (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齿痛颊,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4、巨阙(任脉;心之募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主治:胸痛,心痛,心烦,惊悸,尸厥,癫狂,痫证,健忘,胸满气短,咳逆上气,腹胀暴痛,呕吐,呃逆,噎嗝,吞酸,黄疸,泄利。
5胃溃疡的常见三大症状
1、胃黏膜剥落:胃溃疡初期症状,胃脏受损,胃黏膜被破坏殆尽,造成胃黏膜剥落。导致善饥易饿,未到用餐时间,就会感觉到饥饿。感觉到饥饿时若未立即进食,即感觉胃糟糟,饿而微痛。进而全身无力,两手发抖,双腿变软。更甚者会在半夜因为饿极而醒,醒后就很难再入眠。
2、胃部饱胀:因胃溃疡引起胃璧发炎而造成整个胃壁肿胀,胃酸分泌过多,胃部膨满,到了该用餐时间,虽然感觉饥饿但同时亦感觉饱胀。虽食慾如常,却稍食即感胀满,吃饱後更胀。由於腹部时时感觉膨满而胀,因而导致胸闷或闷而欲死。病情严重时腹部绞痛,频频如厕,所下之屎皆黏稠如膏状而量少。此时如未获得有效治疗,即将并发成整片区域性之腹膜炎。会引发心脏衰竭而昏迷甚至死亡,此种胃溃疡症状对病患来说是最痛苦也最为危险。
3、胃痛胃胀:因胃溃疡迟未治疗或治而未癒变成慢性发炎导致胃壁糜烂,溃疡面积扩大,胃会闷闷痛,痛而微胀极不舒服。面有戚戚焉难以展颜逐笑。腹部会有膨满压重感,且会因为胃酸过多而吞酸打膈嘈杂嗳气。时而胸闷,精神沉郁倦怠睡时难以入眠,此时若未获得有效治疗,则将变症为胃出血或胃癌。而此一胃溃疡症状是医学界最常见到,也最困难根治的一种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