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预防疾病往往比治疗疾病容易很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才行。我们人体的肝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如果我们的肝脏出现了疾病,将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些常见肝脏疾病的预防工作,那么非均匀性脂肪肝的预防方法有哪些?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脂肪肝的菜谱
1、何首乌粥:
何首乌洗净晒干、打碎备用。将粳米50克,大红枣2枚,加清水600毫升煮成稀粥,兑入何首乌末20克搅匀,文火煮沸,早晨空腹温热服食。
2、玉米粥:
沸水中放人几枚大蒜瓣,略煮软,加入以凉水调和好的玉米粉糊,共煮成粥,早晚食用。
3、赤小豆鲤鱼汤:
鲤鱼1条,去杂洗净,与赤小豆150克,玫瑰花6克,加水共煮至烂熟,去花调味,分2-3次服食。
4、脊骨海带汤:
海带丝、动物脊骨各适量,调料少许。将海带丝洗净,先蒸一下;将动物脊骨炖汤,汤开后去浮沫,投入海带丝炖烂,加盐、醋、味精等调料即可。
2非均匀性脂肪肝的预防
一、一定要戒酒,多吃蔬菜,多吃水果。
二、控制能量摄入:对于脂肪肝患者,能量供给不宜过高。从事轻度活动,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脂肪肝患者每日每公斤应供给126~147KJ(30~35kcal),以防止体重增加和避免加重脂肪堆积。对于肥胖或超重者,每日每公斤应为84~105KJ(20~25kcal),以控制或减轻体重,争取达到理想或适宜体重。合理饮食预防脂肪肝,吃一些粗粮,比较甜的就不要吃了。
三、在饮食搭配上,可以通过食物颜色搭配护肝饮食。每日三餐膳食一定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
四、慎用药物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所以平时不要动不动就吃药。对出现有症状的脂肪肝患者,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五、控制碳水化合物:应摄入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禁食富含单糖和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冰淇淋、干枣和糖果等,以促进肝内脂肪消腿。但是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可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每日碳水化合物以占总能量的60%左右为宜。
六、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减缓胃排空时间,减少脂肪和糖的摄入和吸收,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
七、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肝脏贮存多种维生素。
3导致脂肪肝发病的关键因素
1、长期酗酒
酒精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 ,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 ,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 ,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 ,引起肝内脂肪沉积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 ,脂肪肝也就越严重。酒精在引起脂肪肝的同时 ,还可诱发肝纤维化 ,引起肝硬化。男性每天饮 50度白酒80克 ,女性饮 50克 ,连续 5年以上 ,即有发生脂肪肝的危险 ,每天饮酒 40~ 80克为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危险阈界 ,超过此阈界可使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2、营养过剩
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过剩的营养物质便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导致肥胖、高血脂和脂肪肝。我国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过7 000万人 ,城市的中小学生中肥胖者超过20%。肥胖人数正以 5年翻一番的水平增长。上海市对 4009名机关干部的调查显示 ,肥胖者达 31 . 6%。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 ,其发病率在 50%~ 75%。黑龙江省的研究显示 ,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 80%, 10个“胖墩儿”中就有 8个患脂肪肝。
3、营养不良
肥胖者容易得脂肪肝 ,临床上也常发现有的人很瘦却也患有脂肪肝。这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 ,缺少某些蛋白质和维生素 ,也可引起营养缺乏性脂肪肝。如有人因患有慢性肠道疾病 ,长期厌食、节食、偏食、素食 ,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胃肠旁路手术等原因 ,造成低蛋白血症 ,缺乏胆碱、氨基酸或趋脂物质。这时脂肪动员增加 ,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进入肝脏 ,使肝内脂肪堆积 ,形成脂肪肝。
4、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致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 ,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 ,为了补充能量 ,体内游离脂肪酸显著增加 ,这些脂肪酸不能被充分利用 ,使肝脏的脂肪合成亢进 ,从而引起脂肪肝。 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为 40%~ 50%,且大多为中度以上 ,肥胖与慢性酒精性肝损害均易并发糖尿病 ,60%肥胖患者合并糖尿病 ,发生脂肪肝的比率较无糖尿病者多两倍。有些患肝炎的病人 ,已经发生病变的肝细胞对甘油三酯的合成与代谢平衡失调 ,如果进食脂肪类食物过多 ,就会使中性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5、为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占成人肝炎的 10%,脂肪肝是常见类型 ,有数十种药物与脂肪肝有关 ,如四环素、乙酰水杨酸、糖皮质类固醇、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地平、某些抗肿瘤药及降脂药等。它们抑制脂肪酸的氧化 ,引起脂蛋白合成障碍 ,减少脂蛋白从肝内的释放 ,从而使脂肪在肝内积聚。
6、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
高胆固醇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 ,其中以高甘油三酯与脂肪肝关系最为密切 ,绝大多数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此外 ,某些工业毒物 ,如黄磷、砷、铅、铜、汞、苯、四氯化碳、DDT等也可导致脂肪肝。妊娠、遗传或精神、心理与社会因素 ,如多坐、少活动 ,生活懒散等亦与脂肪肝发生有关系。
4治疗脂肪肝需要哪些有效的措施
1、药物治疗脂肪肝
到目前为止,西药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以中药长期调理性的治疗最好。中药中以制何首乌和山楂最好,这两种药能降低血脂,防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肝泰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例如:肝旨清) 等等。上述药物虽然很多,但大多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以及安全性,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切不可滥用。但一般而言,如果仅仅是脂肪肝,而不是肝性脑病,以上药物中维生素B、C、E、卵磷脂、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等维生素及内源性氨基酸类的药物安全性非常高,而且也不会像联苯双酯类的药物停药后还出现反弹。
2、电生理疗法治疗脂肪肝
这是近年来国内治疗的新进展,HD肝病治疗仪利用生物力学泵方法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通过震动腹壁肌肉和肝包膜,达到增强肝脏的脂肪代谢、促进肝内脂肪转运、改善肝脾血液微循环、促进脂肪肝恢复的目的,疗效较好、费用低、无副作用,深受病人欢迎。我们用HD肝病治疗仪加综合疗法,为81位患者治疗了1~2个月,其中轻度和中度脂肪肝占92%。治疗后,39位(38.3%)患者脂肪肝明显减轻,31位(48.5%)脂肪肝消失,49位血清转氨酶恢复正常。而在单纯综合对照组的76位患者中,只有43%的人脂肪肝减轻;在43位脂肪性肝炎患者中48.8%的人血清转氨酶恢复正常。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5脂肪肝患者鉴别诊断方法
1、病史:酒精性脂肪肝有长期酗酒史,尤其是酒精成分高的白酒,此外,还有肥胖,糖尿病,静脉高能营养,使用有关药物及接触毒物等。
2、临床表现:脂肪肝形成后,大部分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乏力,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
3、体格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肝脏(一般在右肋下2-3厘米以内),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软或中等硬度,可有轻度压痛,部分病人有叩击痛,重症病人可出现肝硬化表现。
4、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少数病人可出现轻度黄疸。
应与其他常见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代谢性肝病,肝硬化等相鉴别,对局灶性脂肪肝,需与原发或继发性肝癌,肝血管瘤等占位性病变鉴别。
温馨提示:
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要开朗易暴躁。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