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高血压这种疾病肯定不会陌生,因为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了,高血压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不合理的饮食导高血压的出现,高血压的病因之一就是我们摄入了太多的热能,所以要控制高血压我们就必须控制每日摄入的热能总量才行,那么高血压患者能吃大豆吗?
目录
1高血压一般治疗
1. 减重
2.采用合理膳食
(1)减少钠盐
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南方居民减少1/3,则基本接近WHO建议。
(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
每周吃鱼四次以上与吃鱼最少的相比,冠心病发病率减28%。建议减少食用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动物蛋白占总蛋白质20%。蛋白质质量依次为:奶、蛋;鱼、虾;鸡、鸭;猪、牛、羊肉;植物蛋白中豆类最好。
(3)补充钾和钙
钾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中国膳食低钾、低钙,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
(4)多吃蔬菜和水果
增加蔬菜或水果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可使SBP和DBP有所下降。素食者比肉食者有较低的血压。人类饮食应以素食为主,适当肉量最理想。
(5)限制饮酒
研究表明非常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但是饮酒和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却呈线性相关,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发作。因此不提倡用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而且饮酒可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性。
3. 增加体力活动
每个参加运动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在运动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具体项目可选择快步行、慢跑、太极拳、游泳等。
运动强度必须因人而异,按科学锻炼的要求,常用运动强度指标可用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80(或170)减去年龄,如50岁的人运动心率为120-130次/分。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
4.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导致睡眠障碍是引起高血压和其它一些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精神状态常使他们较少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等,并降低对抗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
对有精神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应减轻精神压力和改变心态,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和集体活动,不要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更不要斤斤计较。
5.戒烟
吸一支普通的香烟,可使收缩压升高1.3~3.3kPa(10~30mmHg),长期大量地吸烟,可引起小动脉的持续性收缩,导致动脉硬化的形成。还有研究表明,有吸烟习惯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对降压药的敏感性降低,抗高血压治疗不易获得满意疗效,经常不得不加大剂量。
因此,戒烟是必须的。对于吸烟的高血压患者,为了减少戒烟过程中难受的症状和复吸的机会,应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戒烟药物早日戒烟成功。
2高血压能吃大豆吗
大豆不单单指黄豆,它还包含黑豆和青豆。大豆营养全面,含量丰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把大豆和肉类食品、蛋类食品搭配着来吃,其营养可以和蛋、奶的营养相比,甚至还超过蛋和奶的营养。
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
大豆含脂肪约20%,蛋白质约40%,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富含营养,除供直接食用外,可作酱、酱油和各种豆制食品;茎、叶、豆粕及粗豆粉作肥料和优良的牲畜饲料。豆粕经加工制成的组织蛋白、浓缩蛋白、分离蛋白和纤维蛋白可为多种食品,如人造肉、干酪素、味精及造纸、塑胶工业、人造纤维、火药等的原料。豆油除主要供食用外,并为润滑油、油漆、肥皂、瓷釉、人造橡胶、防腐剂等重要原料。榨油后的下脚料可提出许多重要产品,如用于食品工业的磷脂以及利用豆甾醇、谷甾醇为医药工业取得廉价的甾醇激素原料。大豆在工业上用途约有500种以上。此外药用有滋补养心、祛风明目、清热利水、活血解毒等功效。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镁、钾等无机盐,还含有铜、铁、锌、碘、钼等微量元素。大豆中的钙、磷与蛋白质相结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铁和碘对人体很重要,缺铁的人会得贫血病,缺碘的人会得甲状腺肿大症;微量元素钼可以抑制产生癌症的致癌物质。
3高血压典型症状
1.无任何症状表现
高血压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头昏、头胀等,严重者可表现为气喘、呼吸困难、浮肿、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偏瘫、少尿、胸痛等并发症症状。但有典型症状者不多,很多高血压均无症状,甚至收缩压高达200mmHg以上,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也不少见。
2.头晕
头晕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头晕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严重的妨碍思考、影响工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当出现高血压危象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症状。
3.头痛
头痛亦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起床活动及饭后逐渐减轻。疼痛部位多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
4.烦躁、心悸、失眠
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恶梦纷纭、易惊醒。这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因颇令人苦恼,故常成为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6.肢体麻木
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酸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中风发生。
7.出血
较少见。由于高血压可致动脉脑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80%患高血压。
4高血压患者饮食食谱有哪些
蛋白质:应该选用优质蛋白,植物蛋白最好是占一半,动物蛋白选用鱼、鸡、牛肉、牛奶等。高血压患者多吃鱼,会降低因高血压致脑卒中的可能性。
脂类:多食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等;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乌贼鱼、脑髓等,这样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控制血压升高。
碳水化合物:多吃粗粮、杂粮,多食用面粉、糙米、玉米、燕麦、荞麦等,同时还有高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的排出。
多吃蔬菜水果
维生素:大剂量的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排出体外,改善心功能和血液循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蔬菜:蔬菜能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有利于降血压,蔬菜有:芹菜、茼蒿、苋莱、汕菜、韭菜、黄花菜、荠莱、菠菜等;
黑木耳烧豆腐
豆腐250克,水发黑木耳适量,肉丝50克,葱、姜、香油、食盐适量,共同烹调做菜。黑木耳对血管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均有治疗作用,还可抗癌。而豆腐可降低体内的胆固醇水平。 西红柿蘸白糖鲜西红柿2个,白糖适量。将西红柿洗净,蘸吃。
5高血压患者饮食谨记五不过
一、食物不过咸:限盐
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其中包括通过酱油、咸菜、味精等调味品摄入盐的量。
二、食物不过甜:限糖
含糖高的食品主要是米、面、糕点等。建议主食要粗细搭配,如玉米、小米、豆类、荞麦、薯类等。最好不吃或少吃油饼、油条、炸糕、奶油蛋糕、巧克力、奶类雪糕等。
三、食物不过腻:限制脂肪过高的食品
生活中要限制家畜肉类(尤其是肥肉)、动物油脂(如猪油)、奶油糕点、棕榈油等高脂肪和蛋类制品、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及鸡皮、鸭皮等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每天不超过250克新鲜牛奶或酸奶。每天肉类控制在75克以内,主要是瘦肉,如猪、牛、羊、鸡、鸭等禽类肉食。
四、食物不过辛:限制饮酒
酒也属于“辛”类食物,对于嗜酒如命的市民,专家建议男性每天饮酒精不超过30克,即葡萄酒小于100-150毫升,比如2至3两;或啤酒小于250-500毫升,比如半斤到1斤;或白酒小于25-50毫升,约0.5-1两。女性则减半,孕妇不饮酒,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
五、食物不过苦:过食可致食欲不振
苦味食物主要是苦麦菜、芹菜、芥菜、苦瓜、咖啡等。苦能清热,适当吃些有苦味的蔬菜是有好处的,可以清肝炎、心火。不过,苦味毕竟寒凉,过食则损伤脾胃,导致食欲不振或腹痛腹泻等,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老年人一提鸡蛋就犯憷,认为其胆固醇含量太高,对身体不好,其实除了胆固醇过高者尽量少吃蛋黄外,其他人吃鸡蛋没多大问题。还要强调的是,饮食有节,还包括不能过饱。“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不可不防。如果能再配合适当的运动和保持心情舒畅就更好了。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