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确实是一件非常让人觉得难受的事情,因为当便秘发生以后整个人都有些睡不着觉,总是会感觉到自己的肚子里面有些鼓鼓的,特别的胀气,无论是怎么样都没有办法消化,这样也是会直接影响到食欲,每当吃饭的时候都吃不下,就更加不能够去促进自己肠道里面消化,让便秘越来越严重。
目录
1拔罐疗法可有效治疗便秘
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排便动力缺乏,或津液枯燥所致。年老体弱,气血双亏,津液不足,肾阳虚衰;或忧愁思虑,情志不畅,日久伤脾,脾运动功能低下;或多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或饮食太少,水分缺乏,食物缺少纤维素;或多次妊娠、过度肥胖、分完后提肛衰弱、缺乏定时大便习惯皆可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而致糟粕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而生成便秘。
选穴:
主穴: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
配穴:热结大肠较重者加曲池、合谷;气机郁滞较重加中脘、阳棱泉、太冲;气血虚热较重加脾俞、胃俞、足三里、关元。
方法:
1、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在背部涂适量凡士林,再用梅花针从上至下叩刺(重点叩刺腰骶部两侧)。然后用走罐法来回推拉2~3次。
2、再取侧卧位,将火罐吸拔在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等穴位上,留罐10~20分钟。
3、虚寒型便秘,拔罐后加艾灸。
4、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2便秘吃什么药
1、渗透性泻药,代表药物:乳果糖口服液(杜密克),其机理是本品在肠道内不易吸收,在结肠中细菌将其分解为乳酸、醋酸,一方面使肠内渗透压进一步增高,使粪便的容量增大,刺激肠道蠕动,产生缓和的导泻作用,另一方面形成不利于分解蛋白质的细菌生存、繁殖的酸性环境,从而使肠道内产氨减少,还可以抑制肠道吸收已经产生的氨,其导泻作用促进氨和其他含氮物质排出体外。
2、润滑性泻药,代表药物:开塞露,其机理是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药物特点是作用温和,不引起剧泻,适用于避免排便用力的患者如老年人、孕妇、产妇、高血压患者、术后患者、痔疮患者等。开塞露通便疗效基于其刺激和软化粪便,尤其对感觉阈值增高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有效。但是有不良反应是容易发生肛周渗漏,且依赖性强,不宜长期使用。
3 手术后便秘怎么办
(1)尽可能一次排大便
有的患者因痔疮手术后后肛门疼痛而惧怕排便,或因肛门疼痛大便未排空即结束排便,从而导致大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过多,粪质变干而难以排出。
(2)蹲厕不要过频过久
有的患者因为痔疮手术后肛门坠胀,便意不尽感明显而频频蹲厕,而蹲厕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肛门水肿或创口出血。患者可根据自己平常排便的量与痔疮手术后每次排便的量来判断自己的大便是否一次排净。如痔疮手术后第一次大便量较多,也较软,以后每次量很少或没有粪便排出,则有可能是炎症等刺激导致的便意,应减少排便次数,或及时告知医师自己的病情,接受医师的指导。
(3)注意排便时间
应控制在痔疮手术后24小时后,正常排便,排便过早易造成伤口污染、出血,甚则结扎切除组织之残端翻出肛门不能回纳,造成组织坏死、血栓,酿成严重后果。痔疮手术后若排便时间过迟,则会导致排便困难、疼痛。
4便秘能吃桔子吗
桔子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水果了,常吃桔子能够给我们身体补充需要的多种维生素,桔子有开胃和止渴的作用,此外桔子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呢。
总述
橘子可谓全身是宝,其果肉、皮、核、络均可入药。
治疗感冒咳嗽
橘子味甘酸,性温,具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的功效,对于消化不良、口渴咽干、干咳无痰等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橘皮以陈久者为佳,陈皮有润燥化痰的作用。橘皮通过火烤,燥烈之性消除而药性仍存,也就是鲜橘皮在火的作用下短时间变成了陈皮;由于鲜橘子水分较大,火烤橘子就等于单味陈皮水煎,陈皮煎剂对支气管有扩张作用,能治疗咳嗽气喘。
肠胃功能欠佳者,吃太多橘子,容易发生胃粪石的困扰
橘子含热量较多,如果一次食用过多,就会“上火”,促发口腔炎、牙周炎等症状。
过多食用柑橘类水果会引起“橘子病”,周身皮肤就会呈橙黄色,尤以手掌、脚掌、鼻唇沟、鼻孔周边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胡萝卜素血症或叶红质血症,也称皮肤橙黄病。一些进食过多胡萝卜、番茄、南瓜的人也可发生此病;因这些食物含有胡萝卜素(叶红质),若进食过多,血中胡萝卜素便明显增多,而肝脏又不能把多余的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于是,皮肤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增高,使皮肤呈现橙黄色。预防措施是避免吃过多的柑橘类水果。若出现皮肤发黄,即应停吃,并大量饮水,增加尿量,一般数日内即可退黄。
橘子的营养橘子是高热量低脂肪的水果,每100克含有0.7克蛋白质、0.6克脂肪、57卡路里热量。
5便秘的人怎么清肠呢
1.调节饮食起居——便秘的基本治疗方法。
中医非常重视便秘的饮食疗法,主张便闭症状一旦解除,即应以“谷肉果莱,食养尽之”,常用的食物有:黑芝麻、胡桃仁、大麻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杏仁、土瓜根汁、葵子、阿胶、蜂蜜、牛奶、牛酥、羊酥等,这些食物性滑质润,营养丰富,尤适合于老人、产妇、儿童、患者的便秘。绝大多数习惯性便秘通过调节饮食起居,增加活动量和纠正依靠泻药排便,都能恢复正常排便,只有很少患者通过药物加以治疗。
2.辩证用药——中医治疗慢性便秘的最大特点。
中医反对见秘便泻的单纯处理,这样才能灵活妥贴,无后遗诸症。常用的治疗有:
(1)增水行舟法:
即滋阴养血,增液润肠法。《医宗必读》说:“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法当补养气血,使津液生则自通。”并指出:“此类便秘误用硝黄利泻,多致不救,而巴豆、牵牛,其害更速。宜八珍汤加苏子、橘红、杏仁、苁蓉,倍用当归。”临床以四物汤加肉苁蓉、何首乌、阿胶为本法主方,阴虚加贞子、锁阳、天冬;血虚加黑芝麻、桑椹子;肠燥津枯加火麻仁、柏子仁、蜂蜜;气滞加枳壳、厚朴;血虚有热加地榆、槐角、黄芩,治疗气血虚秘效果满意。
(2)理气开秘法:
即顺气行滞,升清降浊,开上窍,通下窍,“提壶揭盖”之法。适应于气机郁滞便秘。前人多和六磨汤(槟榔、沉香、木香、乌药、枳壳、大黄)为主方,但方中大黄损伤津液,大便更秘;故当以局方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或沉香)为主方,可加莱菔子、栝楼、枳壳、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