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关节疼痛是大人们才会出现的问题,其实有很多的小孩子在平时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关节疼痛的情况,如果宝宝出现一些关节疼痛时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关节有响声,不过家长在平时的时候不注意的话,往往会给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的影响,那么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夏季宝宝使用尿不湿易起疹子
夏天不主张给宝宝用尿不湿,因为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给宝宝更换尿不湿,宝宝就很可能患上尿布疹,而不得不经受瘙痒甚至感染的折磨。
尿布疹是幼儿最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宝宝的皮肤上出现红色的皮疹,多少不一,还会感到瘙痒。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引起皮肤感染,甚至导致宝宝局部红肿、发烧等。因此医生建议,不妨给宝宝选择传统的棉质尿布,不但会减少对宝宝皮肤的摩擦,而且尿湿了后会比较容易看出来,家长可以及时换尿布。
另外,夏天家长还要注意给孩子勤洗澡,没满月的宝宝也该一两天洗一次。如果图方便要用尿不湿,一定要在宝宝尿湿后及时更换,最好选择吸收力强的产品,外观上看应该干净整洁、无异味、无破损、无污迹,其绒毛浆吸收层应蓬松、洁白、无浸渍。另外,宝宝过半岁后就该及时给宝宝把尿,让宝宝逐渐摆脱尿布或尿不湿的束缚。
2宝宝关节会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风湿热:除风湿性心脏病外,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及疼痛。疼痛短暂,有的仅1~2天即减退,呈游走性疼痛,关节不留畸形或后遗症。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多数于4~10岁发病,病情可为急性,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也可为慢性。可长期一个关节疼痛,也可骤然发热而加速疾病的进程,最终侵犯全身关节,造成关节畸形。
三、过敏性紫癜性关节炎:临床常见一个或多个关节肿痛,同时出现皮肤紫癜。少数人不同时出现紫癜,则容易忽视,如不及时治疗,抑制病情,可导致肾脏损害。
四、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多见于婴幼儿,有时继发于受伤之后或其它感染性疾病。起病急,一个或多个关节红肿疼痛,伴有发热、烦躁、食欲不振等征象。
五、急性髋关节滑膜炎:患儿多为3~10岁,常于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以一侧大腿及膝关节轻微疼痛为主要症状,行动时疼痛加剧并可跛行,3~4周后自行痊愈。
3疫苗接种是宝宝头等大事
据专家介绍,带领宝宝去接种疫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疫苗接种宝宝头等大事 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疫苗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王钊表示,自2002年起国家把乙肝疫苗纳入规划以来,各地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多种因素,尤其在边远和贫困地区,新生儿以外幼儿和少年儿童未接种或未能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还有相当数量。
研究表明,目前我们国家乙肝接种成功率约为95%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有5%左右的人不能产生抗体,而这些人群也是比较容易被感染的人群。但通常接种了疫苗后,当以后有病毒侵入,疫苗就会自动形成保护屏障,将病毒抵御在机体之外。 提醒:“乙肝疫苗接种及健康教育项目”是为了防止2002年前出生的孩子没有接种乙肝疫苗导致孩子遭受病毒感染而特
别启动的项目。该项目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斯坦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美国赵修平夫妇基金、香港择善基金会以及青海省政府、省卫生厅等多方合作完成,将从2007年9月起,专门针对青海省海东、海西、玉树、果洛、黄南等地约50万名儿童进行无偿、全程的乙肝疫苗注射保护。
【正确认识】携带乙肝病毒可正常哺乳 苏教授表示,在美国,对于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妈妈,只要她们只是病毒的携带者,并没有其他的肝病病理反应时,通常他们鼓励这些妈妈们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
乙肝携带的育龄女性,她们在分娩后,新生儿应该在呱呱坠地的最短时间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之后,这些疫苗和免疫药物就会很快对孩子形成保护,而他们的研究也发现,即使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她们乙肝病毒DNA检测为阴性、肝功能正常,就说明她们的体内病毒没有活跃,而此时检测这些准妈妈的乳液,并不能发现其中含有乙肝病毒,所以满足这些条件的新妈妈可以放心地给孩子哺乳。
提醒:如果新妈妈出现乳头破裂时,应该禁止喂养,所以哺乳期间保护自己的卫生,对于携带乙肝病毒的新妈妈更为关键。另外,如果携带乙肝病毒的新妈妈还是担心自己的病毒侵害孩子的话,那也可以采取把自己的乳汁吸到奶瓶,用奶瓶喂养的方式,而盲目地放弃母乳喂养却是一个错误的行为。
【权威数据】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部分感染者可成为慢性肝炎病人,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中国目前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约3000万现症病人,每年有28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的疾病。
提醒:据临床数据显示,几乎80%的原发性肝癌是由慢性乙肝演变而来的。乙型肝炎至今没有根治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接种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惟一有效的方法,可使95%以上的接种人群获得保护,至少可降低85%-90%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死亡率。乙肝疫苗也是目前惟一可预防人类主要癌症——肝癌的疫苗。
4婴儿腹泻奶粉可以防治婴儿腹泻
什么是腹泻奶粉
腹泻奶粉,俗称“免敏奶粉”或“止泻奶粉”,大部分适用于先天对牛奶蛋白或乳糖过敏的,主要原理是将普通奶粉中的乳糖以麦芽糊精或葡萄糖聚合物取代。现今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性腹泻已成为最常见的引起腹泻的病因之一,却很少有哪款奶粉是针对轮状病毒的。
婴儿腹泻奶粉的功效
是一种不含乳糖的特别配方奶粉,适合给忌食乳糖食物的婴儿、儿童饮用,含有婴儿正常发育必须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特制的配方奶粉,即使在新生儿期吃这类奶粉也不必担心营养不够,适用于婴儿腹泻时治疗和恢复期用。腹泻奶粉一般以牛乳为基础或以黄豆为基础之无乳糖婴儿配方奶,把致敏性高的大分子牛奶蛋白分解成不具致敏作用的短肽和氨基酸,又在配方奶中加添了人乳中的成分之一——核苷酸,这对增强免疫、保护肠道微环境、减轻婴幼儿腹泻病的发病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5科学全面的断母乳方法
春秋二季是一年当中最佳的断母乳时机,而宝宝一岁左右是短母乳的最佳月龄。在给宝宝断母乳的时候,切忌母婴分离法和乳头刺激法。
婴儿从母乳喂养到混合喂养,再到完全断母乳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传统的“母婴分离法”并不可取。本文将从断母乳时间到过程为你阐述科学的断母乳方法。保证让母乳断得健康,断得容易。
断母乳时间
一年四季当中要数春、秋两季是婴儿断奶的最佳季节。因为这两个季节气温适宜,孩子不易生病,而炎热的夏季断奶后要添加其他食物,容易引起孩子的消化道疾病;冬季断奶则很容易使宝宝感冒。
那么母乳喂到什么时候会比较好呢?很多妈妈对母乳都有一个误解,认为母乳在宝宝六个月后就没有营养,所以选择在宝宝六月龄时进行断奶。虽然六个月的宝宝断奶比较容易,但由于月龄比较小,能添加的食物种类较单调,因此断奶后宝宝可能明显消瘦,并伴有一些疾病产生。为了宝宝的健康,断奶的最佳时段应选在孩子一周岁左右,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辅食提供的热量已能达到其所需全部食物热量的60%以上,具备给宝宝断母乳的条件。
断母乳过程
有的妈妈忽略了断奶时宝宝的感受,断奶时采取母婴分离的方式,导致宝宝心理难以接受。婴儿不习惯这种突然的膳食改变,一方面出现呕吐、腹泻等肠胃反应,一方面表现出对母乳的坚持,不断哭闹。
喂奶的过程中,要采取慢慢减少一天母乳喂养次数的办法,先从夜奶戒起。将母乳慢慢地用各种辅食代替,直到宝宝完全不吃母乳为止。与此同时,一日三餐开始试着喂软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加各类菜肴来替代喂母乳的次数,这不仅促进他味觉的发育,训练他的口腔运动功能,让他学会如何吃厚稠食物、固体食物,且使他吃同样体积的食品可获得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素。
断母乳和断奶不同,孩子仍然需要从配方奶粉当中摄入蛋白质以及钙质。婴儿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有限,消化吸收率比较低,而配方奶粉容易消化吸收,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断母乳同时培养孩子习惯喝牛奶,保证至少一天有2~3杯,总量在500毫升左右的牛奶摄入。这样逐步用饭、面、牛乳来代替母乳,是喂母乳的次数越来越少,直至自然的完全断去。
断母乳禁忌
断母乳不是断奶,更加不是断妈妈。很多妈妈断奶的时候贪图方便,就直接将宝宝给其他人带,靠不见面的方式强硬地戒掉母乳。长时间的母子分离,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母乳依赖较强的宝宝,因看不到妈妈而产生焦虑情绪,不愿吃东西,不愿与人交往、烦躁不安,哭闹剧烈,睡眠不好,甚至还会生病,消瘦。奶没断好,还影响了宝宝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实在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