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高血压。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 一是肾实质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 二是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多数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 三是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血流灌注不足。
目录
1肾性高血压的治疗难吗
所谓肾性高血压系指肾实质病变和肾血管病变所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而且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
针对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在药物选择方面,则凡能减少肾素释放或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能扩张肾动脉,改善肾脏供血供氧的药物,以及减少血容量的药物,均可起到降低肾性高血压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性高血压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抑制肾素活性的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雅施达),苯那普利拉(洛汀新)等。
(3)改善肾脏供血供氧,减少肾素释放的药物,如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长压定等。
(4)β受体阻滞剂,为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肾素分泌,对高肾素型高血压效果好,如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
(5)钙拮抗剂,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的浓度而降低外周阻力,不影响心输出量,长期应用不会导致钠水潴留,甚至还有利尿效应,如硝苯吡啶,拜心通,洛活喜等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病情进一步发展,其高血压往往较重,药物治疗难以控制,必要时尽早透析。一部分长期透析患者的肾性高血压,可通过透析基本控制,其余患者在透析基础上需加用降压药物,为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降压药最好在非透析日使用。 5.5 其它 最近意大利一项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该研究持续3.8年,共纳入18 597名患者,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使GFR45~59 mL/min和GFR<45 mL/min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降低了15%和66%,总死亡率在两组患者 中分别降低11%和49%,而主要出血事件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16] 。 总之,肾性高血压是临床中一种较常见的疾病,我们要加强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基于具体的病因,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控制血压到目标值,以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和保护肾功能。
如果知道了这个肾性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之后,那么需要做的治疗和护理是必须要及时的做好,而针对这个肾性高血压疾病的护理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饮食上面多吃清淡和营养才能调节身体,也可以调节肾,避免让自己的肾一步步的出现危害,高血压也要及时的控制下来。
2肾性高血压的病理改变
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多数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而高血压又会造成肾的损害,二者相互促进,会使疾病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肾性高血压要积极治疗。
肾性高血压可分为: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和肾素依赖型高血压二种:
(1)容量依赖型高血压:肾实质损害后,肾脏处理水、钠的能力减弱。当钠的摄入量超过机体的排泄能力时,就会出现水钠滞留。水钠潴留在血管内,会使血容量扩张,即可发生高血压。同时水钠潴留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水钠含量增加,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阻力以及对儿茶酚胺的反应增强,这些亦可使血压升高。
(2)肾素依赖型高血压:发病机理为肾动脉狭窄,肾内灌注压降低和肾实质疾病,以及分泌肾素的细胞肿瘤,都能使球旁细胞释放大量肾素,引起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增高,全身小动脉管壁收缩而产生高血压。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又能促使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钠潴留,使血容量进一步增加,从而加重高血压。由于肾实质损害后激肽释放酶及前列腺素的释放减少,这些舒张血管物质的减少也是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
3肾性高血压的病因
1.肾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瘢块;
2.肾动脉纤维组织增生;
3.非特异性大动脉炎;
4.先天性肾动脉异常;
5.肾动脉瘤,获得性或先天性;
6.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7.肾动脉周围栓塞;
8.肾动脉或迷走肾动脉血栓形成;
9.梅毒性肾动脉炎;
10.血栓性肾动脉炎;
11.肾动脉损伤,外伤或手术创伤;
12.肾蒂扭曲;
13.肾动静脉瘘;
14.腹主动脉缩窄伴或不伴肾动脉梗阻。
4肾性高血压吃什么药
高血压肾损害发生后,降压药物的应用是以保护残存肾单位,延缓肾损害发展为目的,所以应该首选能延缓肾功能恶化,保护肾单位的药物,如ACEI(xx普利)和ARB(xx沙坦)类药物。ACEI是保护肾脏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对延缓肾损害发展疗效尤为显著,宜选用经肾脏和肾外双通道排泄的药物。ARB类药物跟ACEI类在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上相比,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更好一些。但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检测数值来判断用药,有些肾功能不全患者是禁用ACEI类药物的,如双侧肾动脉狭窄或一个肾脏伴肾动脉狭窄。
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合并肾病还要注意多饮食和生活方式,控制盐量,少摄入脂肪,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的愉悦,避免紧张、压力等等。
5肾性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1)对心脏的影响:由于血压升高,左心室的阻力上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大,扩张,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重量增加,同时高血压损害冠状动脉,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变化,此时的冠状动脉出现狭窄,供应的血液减少。两者合力作用,会导致心律紊乱,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交瘁等。
(2)对脑的影响:在长期的高血压作用下,脑部的小动脉会出现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容易形成脑血栓。微小血管堵塞,形成腔隙性梗塞,可以导致脑萎缩,发展成为老年性痴呆。
(3)对周围血管的影响:由于血管病变使氧和营养物质向周围的组织运转减少,出现以痛性痉挛和疼痛为特征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常发生于动脉栓塞后。早期表现为肢体皮温下降,足部发凉,上举后变苍白,下坠后发紫,静脉充盈迟缓,足背动脉波消失。后期皮肤变薄,萎缩,毛发脱落,最终出现溃疡。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
标签:其他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