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骨质增生也被称作“骨刺”,在膝关节、足跟、劲椎等部位都可患上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患者还常常伴有骨质疏松。足跟骨质增生常表现为足跟疼痛,行走困难,晨起疼痛明显,无法着地,活动后疼痛可减轻,好发于中老年人。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引起的足跟骨质增生呢? 足底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1哪些因素引起的足跟骨质增生
1.年龄因素: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很多病变,而足跟关节及其附近的软组织因为常年累月的摩擦,可能会出现退行性变化。如果是足跟关节软骨发生了退行性变,可能会影响肌肉很肌腱,出现足跟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导致出现骨质增生。这种情况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区别只是出现早晚和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2.外伤与劳损:临床表明,外伤是导致多种骨科疾病的罪魁祸首,而扭伤、挫伤、跌倒伤等足部外伤,可能会使足跟不的软骨弹性瞬间减弱或消失,导致足跟软骨极易受到摩擦,加快退行性变。另外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或劳损会增加足跟关节的受力,使得摩擦加剧,损伤了关节和周围软组织,就有可能会出现代偿性骨赘,也就是骨质增生。
3.体重过重:体重和关节疾病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体重过重,就会加大足跟部的受力面积,久而久之也会出现骨质增生。
2足底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
威灵仙酯调
取威灵仙适量研成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患处固定,每天1次,20天为1疗程。对颈椎及足跟骨质增生疗效佳。
壁虎散外敷
取壁虎6个,辰砂6克,上药焙干研粉备用。用时取适量药粉撒于患处,用强力麝香膏固定,隔天换药,1个月为1疗程。休息3—6天后可继续下1个疗程。对颈椎及足跟骨质增生疗效佳。
川穹散
取川穹45克,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装药末15克。以药袋放在鞋里,直接与患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3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仍可再用。
川乌散
外敷取生川乌30克(此为1足跟用量),研末加白酒(以粮食酒为好)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温水将脚洗净,把药平摊在足跟疼痛处,外以塑料纸包好,用药期间不作剧烈活动。每天一次,一般连续用药2—3次。病去即止,不可久用。
鲜苍耳
叶外敷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以小片塑料薄膜包敷患处,干后换药,不拘次数,如有小泡发生,可按烫伤处
理,伤好后继续敷药。
夏枯草熏洗
取夏枯草50克,放入食醋1000毫升内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洗患处2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3骨质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骨质增生的第一种是颈椎骨质增生的症状: 以颈椎4、5、6椎体最为常见,骨质增生如果是发生在颈椎,骨刺压迫血管直接影响血液循环,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恶心甚至视物模糊,吞咽模糊.如果骨刺伸向椎管内压迫了脊髓,还可导致走路不稳,瘫痪、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
临床表现: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颈椎骨质增生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这些都是常见的骨质增生的症状.
骨质增生的第二种是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以腰三、腰四最为常见.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个下肢放射.
4骨质增生患者的日常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
1、骨质增生患者平时多进食高钙食品,以确保老年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老年钙的摄取量应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成分钙不少于1200毫克,故宜多食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时要补充钙剂。
2、不能吃发物:发物指的是能使炎症加剧的食物,多数无鳞片的鱼,如黑鱼,鲇鱼等,还有甘蔗、母猪肉、驴肉、马肉也是发物。如果在治疗骨质增生,特别是采用中药治疗,还要忌食解药类食物,解药类食物可以降低药效,所以不能吃,如绿豆、大豆、红小豆等所有豆类做成的粥是不能吃的,但是豆制品如豆腐和豆浆是骨质增生患者可以多吃的。同时不管是否在治疗辣椒和酒是不能沾的。
3、骨质增生患者需要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甘蓝、粟子、蚌类、大多数绿叶蔬菜、海带、燕麦、鲑鱼、沙丁鱼、海菜、芝麻、小虾、黄豆、豆腐、萝卜叶和麦胚。
4、骨质增生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含有丰富的维他命,而生物类黄酮可以预防自由基的破坏,减缓发炎反应,加速运动伤害的复原及强化胶质的形成。
5骨质增生的三大类型
1.颈椎骨质增生:
临床表现: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
颈椎骨质增生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
2. 腰椎骨质增生:
好发部位,以腰三、腰四最为常见。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个下肢放射。
3.膝关节骨质增生:
初期,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有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走,合并风湿病者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动有弹响声,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
温馨提示:
老年人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预防此病。
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