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是由于咀嚼肌反复收缩,上下牙齿相互碰撞发出声响引起的。咀嚼肌收缩受三叉神经控制,三叉神经兴奋后,会导致咀嚼肌收缩,就出现了磨牙现象。磨牙症是人在非生理功能状态下睡眠或醒着时有无意识的,产生上下牙齿彼此磨动或紧咬的现象,危害最严重的是夜间的紧咬牙和夜磨牙。睡觉磨牙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磨牙护理重点
1、有肠寄生虫病,就需及早驱虫;有佝偻病的宝宝,要补充适量的钙及维生素D制剂。
2、给宝宝布置舒适和谐的家庭环境,晚间少看电视,避免过度兴奋。
3、饮食宜荤素搭配,改去挑食的坏习惯,晚餐要清淡,不要过量。
4、宝宝吃饭应定时定量,寒温适宜。磨牙期间应让宝宝少食或尽量避免油腻、煎炸及辛辣食品,这些食物热量高,体内湿热过盛,更容易生病。如果宝宝有挑食的毛病,磨牙期间也应特别注意,家长可以把宝宝不喜欢吃的食物多做几个花样,尽量做到食物的均衡摄入,让宝宝吸收来自各种食物中的营养,也能起到少生病,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5、要请口腔科医生仔细检查有无牙咬合不良,如果有,需磨去牙齿的高点,并配制牙垫,晚上戴后会减少磨牙。
6、6分钟按摩也有效:把手心搓热后,放到宝宝的肚脐处轻轻按摩,顺时针、逆时针各转2-3分钟,一天两次。按摩可以刺激宝宝的肠道蠕动,利于食物的消化。
2睡觉磨牙的原因
神经紧张,心理焦虑、抑郁、愤怒等心理因素;
胃肠道疾病,内分泌紊乱也可导致此;
过度疲劳,从事精细工作者,如运动员、钟表匠等;
体内缺乏微量元素易患此症,体内有寄生虫。
长期磨牙形成的习惯性磨牙症;
工作压力大,身体劳累,长期生活不规律导致磨牙现象!
3睡觉磨牙的解决方法
心理治疗:磨牙症患者,确实有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使颌骨肌肉张力过度。如情绪紧张、忧虑、对磨牙症有担心或恐惧心理等。有这样的症状应解除其思想顾虑,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有重要作用。消除紧张情绪,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心胸开阔,合理安排工作,必要时口服安定片,每日1-2次,每次一片。还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晚餐不宜吃得过饱,睡前不作剧烈运动,特别是小孩应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肌肉松弛疗法:颌骨肌肉过分紧张是引起磨牙症的原因之一,治疗中解除肌肉过度紧张是控制磨牙症的必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肌松弛仪的应用;体疗,进行咀嚼肌的生理功能训练;按摩;视听暗示等方法。
调牙合治疗:通过调磨少量牙体组织,去除咬合干扰及牙合早接触,建立天然牙的牙合平衡关系,以达到咬合、咀嚼肌、颞下颌关节三者间的生理平衡,消除磨牙症。
磨牙症还可以采用对症治疗,对于有错牙合畸形的病人先进行正畸。有的要进行修复或牙周组织疾病的治疗。
4如何预防晚上睡觉磨牙
很多的人在夜晚睡觉的时候,都会出现磨牙的症状,一旦出现了磨牙的症状,对牙齿的损坏是非常严重的对磨牙预防的办法,要多加的学习和掌握,生活中认真的解磨牙这种疾病的预防办法才行,看看没有常见的预防办法是什么吧。
1、白天时让嘴巴保持在健康的休息状态,即让牙齿维持松弛,最好是嘴唇相合,牙齿相离。
2、咬苹果或生萝卜等东西使上下颚疲劳,可镇定嘴巴。
3、热敷上下颚,可松弛咬合肌肉,也可减少头痛的机会。
4、可到体育用品店买护齿套,有助于防止夜间磨牙。
5、磨牙与压力最有关系,因此放松心情是最好的办法。
6、减少咖啡因与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
7、洗温水。
8、宽待自己。
9、学习放松的方法,例如冥想或渐进式放松。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磨牙症的发病机理进行大量研究后认为,成人磨牙比儿童及青少年磨牙的发病机理更为复杂。口腔疾病在磨牙症的发病原因中,心理因素往往占据首要位置,当人为了逃避潜意识的心理压力时,梦中或睡眠中就会出现磨牙现象。
口腔生理学家与心理学家认为,口腔是人体首先兴奋的源点,且口腔具有表示紧张、悲观等情绪的功能。当今社会不仅竞争激烈,而且人们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每个人都试图驱散生活或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体力运动和精神转移,磨牙就是身体通过体力运动转移压力的一种表现。中文中“咬牙切齿”就很形象地反映了人愤怒时通过口腔牙齿来发泄的现象。
美国著名心理学者曾经指出:当个体逃避潜意识中的心理压力时,梦中和睡眠中会出现磨牙现象。口腔系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曾对80例16-45岁的磨牙症患者及8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做“艾森克个性”测定,结果表明: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生闷气、焦虑、猜疑、怀恨、愤怒、悲观和心理受虐等情况时,又不愿与人倾诉,使心中的怨气转移到夜间的睡眠或梦中的无意识状况,并通过磨牙的症状来发泄。
调查和分析结果还显示,磨牙症患者较非磨牙症者的悲观情绪更为严重。磨牙都有哪些预防的办法呢?发现患者有磨牙现象的时候,患者一定要马上到医院做检查,家人一定要及时的唤醒患者,以免对牙齿造成伤害,另外,患者们生活中的压力不要太大,以免对健康造成威胁。
5如何对孩子睡觉磨牙进行辅导
1、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
由于磨牙主要因情绪紧张引起,所以要克服磨牙的习惯,就应该尽量设法解除孩子紧张情绪。应该在生活上需保持规律,情绪上需心平气和。大人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与孩子交谈等方式了解孩子,造成紧张的原因是什么?为啥会有紧张情绪?
大人通过让孩子画画和讲故事的方式来、了解和疏泄聚集在心里的不安情绪。孩子画画后,让孩子把画面的意思表达出来,大人可以通过对画的解释和故事的情节,就可以进一步知道孩子紧张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会害怕和紧张。然后大人就可以给孩子进行适当的解释,解除孩子心中的困惑。有时可通过分析,通过孩子的梦境了解到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2、睡眠放松训练
大人可以教孩子在睡觉时练习放松,随着呼吸,把全身的肌肉自上而下进行放松。做法是这样的:安静地躺在床上,轻轻地闭上眼睛。先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出。在呼气的同时心里默想着身体某一部位的放松。每呼一次气,就放松一个部位,使全身肌肉放松。放松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训练时间是睡前进行一次,每次可以进行半小时左右。
3、指导孩子牙肌训练
大人可以指导孩子有意识地进行牙肌运动来达到消除磨牙的目的。这种方法是,让孩子在睡觉前,躺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闭上嘴巴。然后在吸气时,用力咬紧牙关,呼气时,就放松牙关,使上下牙齿稍稍分开。这样随着一呼一吸,就把牙肌一松一紧,不断地反复进行。训练时间因孩子大小而定,感觉到疲劳就可以了。
为了防止孩子过分磨牙损坏牙齿,大人可以让孩子在睡眠时用牙咬住一块咬不碎、吞不下的塑料或棉制品,隔开上下牙齿,可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医生提醒
夜间磨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只有排除上述各种原因,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磨牙才会逐渐好转。
有些孩子的磨牙症与其成长和发育关系密切;另一些孩子磨牙实际上是他们对疼痛(如耳痛或牙痛)的一种反应。和搓揉酸痛肌肉一样,孩子磨牙也是缓解疼痛的一种本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动消失。
如果经常磨牙的话,应该去口腔科检查一下,因有些口腔疾病也会引起夜间磨牙。
对于顽固的磨牙症,可使用牙垫,以保护牙齿,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临睡前服小剂量镇静剂,以降低大脑某区域的兴奋性,抑制磨牙。
温馨提示: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磨牙症是指睡眠时有习惯性磨牙或白昼也有无意识磨牙习惯者,随时间一点一点加重,是一种长期的恶性循环疾病。夜磨牙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发生强烈持续性非功能性收缩,使牙齿发生嘎嘎响声的咀嚼运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