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困夏乏。春季是容易犯困的季节,很多老人一到春天就很喜欢睡觉,老人春天犯困多数是正常的,但是也有部分是心血管病的预兆,作为子女,老人春天犯困时,要注意观察照顾他们。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问必答网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对你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目录
1春困来袭原因何在
季节交替,万物复苏,人们迎来了明媚了春天。可是春天温暖的阳光也使得许多人出现了“春天疲劳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自然气候变化、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生理现象。一进入春天,人就特别容易犯困,睡觉睡不醒,工作也没精神,它给我们带来的麻烦不少,尤其是开车者,更易在这个季节犯困。另外,还有些类似于“春困”的症状,其实隐藏了某些疾病,更要对此多加小心。那么,春困的原因是什么呢?
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的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生理现象。春天,气温适中,皮肤和肌肉微细血管处于弛缓舒张的状态,血流缓慢,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出现抑制的状况,于是出现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春困”其实是脑缺氧的表现,这跟植物神经没有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血管舒缩功能不灵敏有关。
春困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寒冷的冬天,人体受到低温的影响和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了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则必然就显得不足了。加上暖气温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但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困”是疾病的表现。比如:精神病发作前所出现的抑郁症状;肝炎前期的低热嗜睡现象;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因体虚引起的困乏。有人还发现,高血压患者在春天嗜睡,哈欠频频,很可能是中风的先兆。因此,疾病引起的“春困”,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春困并不是病态,当然也与免疫力没什么关系。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主要由于冬春两季的气候变化大,人的身体需要有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受低温的影响,皮肤汗腺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保持体温恒定。进入春季,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而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大脑工作受到影响,生物钟也不那么准了。虽然春困不是病态,但不利于人的身体及精神状态健康协调,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加以调节。
要解决春困,多睡并不是办法。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结果是越睡越困。所以,专家建议春天经常开门开窗,使室内空气流畅;增加户外活动,适当增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与朋友一起说说笑话,谈谈趣闻,会有很好的解困效果。
2春季老人如何应对春困
他们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以头晕头痛为主,有时还伴有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逆行性遗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老人春天犯困当心是心血管病的预兆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在渐暖的春季,我们时常觉得懒洋洋,容易犯困,这是因为春天气温适中,大脑受到的冷热刺激减少,脑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常犯困可不要大意。
老年人自然睡眠时间减少,如果常出现嗜睡犯困,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如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低血钾等。
觉得犯困的老人,最好观察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头痛、口干口渴、肢体活动不便等,如果症状明显,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即便只是单纯的春困,通过增加睡眠来克服也效果不大。睡得过多反而会进一步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人越睡越困。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坚持早睡早起,每天午饭后睡半小时左右;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在室内时注意通风;多吃水果或者喝点绿茶。还可以适当来点刺激,比如困倦时可闻闻清凉油,听些节奏感强的音乐,冷水洗脸、用盐水泡脚也是有效的方法。另外,穴位按摩也可以:每天早晚按摩太阳、风池、内关等穴位3—5分钟。
缓解老人春天犯困有以下多种方法:
1.通过饮食来调理。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适当增加鱼类、鸡蛋、牛奶、豆制品、猪肝、鸡肉、花生等食物;食物味道宜少酸多甘,以养脾气;多食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以中和体内酸性产物,消除疲劳;不可多食寒凉、油腻、黏滞的食品,更不可过多饮酒;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C、B等。
2.规律生活节奏,不熬夜。
有人认为,只要春天多睡就不会发困了,其实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越睡越困。
3.适量的体育运动。
如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球类等,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困意就会缓解。
对了老年人来说,春季春困不是小事,只有做好诊断,辩证应对,才能健康度过多事之春。
3为你搜集高效预防春困的食疗方
春季万物复苏,但人们却容易困倦、疲乏,无精打采,这就是 “春困”。那么春困要怎样预防呢?有哪些好办法呢?
易犯春困的原因
专家解释,因为在漫长的冬季,大脑逐渐习惯了在氧气充足的状态下工作。春天阳光普照,气温上升,皮肤血管渐渐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和毛孔也随之开放。但是,人体血液总量并未增加,致使大脑血液供应量相对减少,大脑供能不足,加之春天温暖的气候和较高的湿度,对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一种良好的镇静和催眠作用,自然会感到头脑发沉,昏昏欲睡。所以,使人感到困倦,想睡觉。
同时,“春困”还与天气、工作、饮食、睡眠、运动不和谐有关。其中,吃热性食品、开空调可算是两大“祸首”。吃过多热性食物,如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羊肉、酒类、火锅等,容易导致胃火上升,阴阳上亢,出现眼睛肿痛、脸肿,严重者还伴有脸色潮红,乃至心火上升。内火易伤人体气阴,导致人体体质、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情绪,出现劳累、嗜睡、失眠、头晕、工作精力不集中等问题。而长期处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的空调环境中,也会加重“春困”症状。
预防春困的食疗方
芪精枣汤
黄芪15克、黄精10克、大枣6克,水煎服,一天一次。
二米红枣粥
糯米100克、薏米仁500克、红枣50克。将糯米捣碎、薏米仁洗净、红枣去核后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加入红糖再煮片刻即可食用。
核桃丹参饮
核桃仁5个,佛手片6克,丹参10克。将丹参、佛手煎汤,核桃仁、白糖捣烂成泥加入上述汤中拌匀,再用小火煎煮10分钟,冷却后即可饮用。
山药胡桃粥
鲜山药100克、扁豆、胡桃肉各50克,粳米60克。将山药洗净切片,与扁豆、胡桃肉、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粥,待粥熟后加调味品食用。
4春困打盹小心伤到颈椎
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或是趁坐车时低头打盹,春天一到,许多人都常常会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但专家指出,春困打盹时,也需注意姿势。一旦不慎,极有可能伤到颈椎。
大多数白领工作者 习惯在午饭后,直接趴在桌子上午睡。半个小时醒来后,经常感到手臂麻痹、视线模糊,颈椎酸痛。四川康骨医院陈关富主任医师指出,趴着睡觉时,颈椎长时间处 于屈曲位,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经常左偏、右偏或是长期低头,使颈椎日积月累地偏移人体生理曲线,有可能诱发颈椎蜕变。
相对趴在桌上午睡,趁着坐车的时候打盹则受到大多数人的偏爱。但车上打盹,则更让颈椎处于危险的境界。这是由于在车上打盹时,人的脖子缺乏支撑,全靠肌腱的牵拉来保持姿势。由于在睡眠状态下颈椎比较奥脆弱,一个急刹车就会让颈椎受到损伤、错位,甚至还可能损伤神经。
“午睡时,可带个气囊颈围,或是选择一个高度合适的枕头,防止不良姿势对颈椎的伤害。在车上打盹时,也需选择一个支撑。”陈关富建议,注意坐姿与睡眠姿 势,能有效防治颈椎疾患。也可趁着春季到郊外放放风筝,不仅可缓解疲劳,舒展筋骨,最重要的是,放风筝的过程中,需极目远眺,对颈椎有极大的益处。
5缓解春困多睡不是好办法
近来,身边许多朋友都抱怨“睡不醒”,即使睡足了八个小时也容易犯困,时常感到疲劳,昏昏欲睡;有人甚至出现失眠、头晕、工作精力不集中等现象。其实,他们十有八九是染上了人们常说的“春困”。何为春困?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克服?
什么是春困?
“春困”不是病,是人体对春季气候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完全属于生理现象。
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受低温的影响,皮肤汗腺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保持体温恒定。进入春季,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腠理疏松,血管变软,末梢毛细血管的供血量增多,而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以至于流入大脑微血管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抑制性功能相对增强,从而大脑工作受到影响,生物钟也不那么准了。暖暖的春阳,磁场强度增大,机体自然也对这些作出反应。在冬季,因为紫外线及阳光照射不足,机体内缺少足够的维生素D,使得机体的免疫力和工作能力大大降低,加上维生素摄入少,当春天来临时,身体功能大多处于半昏睡状态。因此,在冬春之交,我们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有人把这称为“春天疲劳症”, 简称“春困”。
如何远离春困?
春困虽然不是病,但也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比如对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工作繁忙的白领、医务工作者、须精力集中的司机等来说,春困是件令人苦恼的事情。
那么该如何远离春困?有人认为,只要春天多睡就不会发困了,其实不然。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结果是越睡越困。所以要克服“春困”,最科学的办法就是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遵守春季养生原则。
首先,要把握好生活节奏,不要三天两头一时冲动就熬通宵,睡觉时间时早时晚,应养成比较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实践证明,对冬日里养成的生活习惯作适当调整,使机体逐渐适应春季气温上升的气候,是解除春困的关键一环。例如,冬天为保暖,通常会关门闭户,到了春天就要经常开门窗,使室内空气流畅;起居方面也要注意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足够的睡眠有助消除疲劳。
第二,要多运动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应多去户外活动,进行一些适量的健身锻炼项目,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春困就会缓解。比如清晨散步、做操、跑步等对于振奋精神十分有益。
第三,注意饮食调理。一方面,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春困与人体蛋白质缺少、机体处于偏酸环境和维生素摄入不足有关,每天可适当增加鱼类、鸡蛋、牛奶、豆制品、猪肝、鸡肉、花生等食物。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多食碱性食物。中医春季养身原则中有提到 “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所以春天来临要注意多食碱性食物,中和体内酸性产物,消除疲劳。不可多食寒凉、油腻、粘滞的食品,更不可过多饮酒。最好每天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含碱量较多,多吃蔬菜水果对改善春困非常理想。 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C有制造细胞间粘连物质的作用,对人体细胞的修补和增长很有帮助;B族维生素有防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消除精神紧张的作用。所以,多食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和蔬菜,对解除春困有积极作用。
此外,一日三餐不要吃得太饱,最好一天能吃三到五顿,否则胃过度膨胀,人容易犯困。每天定时吃早餐,不吃早餐容易造成大脑供糖不足,注意力不易集中、昏昏欲睡。再者就是每周适当食用一些海产品,比如,紫菜、海带等,这些食物中锌的含量比较高,而缺锌会影响认知和注意力的集中。
当然碰到春困袭击,您也不用太焦急,现简单介绍以下颇为简单实用的方法。
方法一:触觉刺激。即困倦思睡时,可用具有芳香气味的牙膏刷牙漱口,并用冷水洗脸,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从而达到消解春困的目的。
方法二:视觉刺激。就是走出室外,眺望周边的湖畔、田园、街景、山林。如果长期在室内,也可在室内添置一些色彩艳丽并富有生机的饰物以及花草,给人以一种赏心悦目之感;良好的视觉刺激,有利于消除春困。
方法三:味觉刺激。即吃点苦酸麻辣的食品,亦可泡杯浓茶或咖啡,以解困意。
方法四:嗅觉刺激。当困倦时,可闻闻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以及点燃的卫生香味道,可驱除困意,振作精神。
方法五:听觉刺激。当面临困倦时,常听些曲调优美明快、有激励振奋人心作用的音乐或歌曲,以愉悦身心,或者欣赏一些相声、小品、笑话及喜剧影视,在获得欢笑中,兴奋神经,驱除困意。
方法六:活动肢体。当逢困意时,活动活动肢体,可疏筋活血,通利关节,使大脑兴奋起来。
总之,“春困”是小事,但解决不好,往小方面来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往大方面来说,则会导致我们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其他疾病,所以,了解相关知识是必要的,而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能更好的应对“春困”,还我们一个舒心、惬意的生活!(通讯员:曹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