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女性补血的最佳时机,春季补血可以改善面色暗黄,使身体保持气血通畅,但有的朋友由于听信一些传言,或者迷信古时一些错误的说法,结果不但没达到补血的效果,反而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下面我们来看看常见的传言有哪些?
目录
1桂圆好吃更可以补血养颜
你吃过桂圆吗?你一定会喜欢桂圆甜甜香香的味道,不过桂圆除了味道好以外,桂圆肉补血效果好,可以直接生吃,或蒸熟吃,最简单有效。现在我们就为你介绍桂圆的食疗作用,帮你补血又养颜。
桂圆肉/龙眼肉的食疗功效:
性味:甘、平温。
归经:入心、脾、胃。
功效: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
主治: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所致之下血失血症。
禁忌:患有外感实邪,痰饮胀满者勿食。
说明:桂圆肉有补心脾,益气血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中药,但鲜龙眼肉多食却易生湿热及引起口干,入药治病多用干龙眼,又名桂圆肉。
1.桂圆肉,每日嚼食30克,治心悸怔忡,血虚贫血,面色萎黄。
2.桂圆肉,蒸熟每日食之,食至500多克后,即可治愈心悸怔忡、失眠,心脾血虚症者及大便下血数日不愈者。
3.桂圆肉10克,莲子15克,糯米6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治贫血体弱,心悸失眠,精神不振。
4.桂圆肉10克,花生米(连红衣)12克,水煎服,亦治贫血体弱。
5.桂圆肉30克配白糖3克,若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碗口加盖,每天在饭锅上蒸,蒸至百次,便成玉灵膏(亦称代参膏)。风年老体衰赢弱病者,每次用开水送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产前服之尤佳。
6.桂圆肉30克,大红枣15克,水适量,同蒸熟食用。治妇女崩漏,贫血,血小板减少。
7.桂圆肉30克,鸡蛋1个,蒸熟食用,治月经不调,产后虚弱。
8.桂圆肉20克,生姜3片,水煎服,治脾虚泄泻。
9.归元仙酒:桂圆肉,当归适量,用40度米酒浸泡半月后,每日少量饮之,有养血益颜之功效。
10.桂圆肉15克,莲子、芡实各2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贫血,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神经衰弱等症。
2补血养颜六大传言坚决不轻信
蔬菜水果无益补铁
许多人不晓得多吃蔬菜、水果对补铁也是有好处的。这是因为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传言2:咖啡与茶多喝无妨
对女性来说,过量嗜饮咖啡与茶,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与铁形成难以溶解的盐类,抑制铁质吸收。因此,女性饮用咖啡和茶应该适可而止,一天一两杯足。
传言3:多吃肉对身体不好
一些女性对一般广告中宣传的肉食损害健康产生误导,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导致富含铁元素的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少。
实际上,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其吸收率也高,达2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草酸盐等的干扰,吸收率很低,约为3%。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在平日饮食中,蔬果与肉类的摄取应均衡。
传言4:贫血好转得停服铁剂
贫血者根据医生指示,服用铁剂,看到贫血情况改善或稳定后,即停止服用,这也是错误的做法。这会造成贫血情况再次出现的后果。正确的方法是服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直到贫血症稳定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至8周,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
传言5:红糖补血能代替贫血治疗传言
民间一直流行红糖水可以补血的说法,女性在月经期以及产妇分娩后,都经常喝红糖水来补血。然而专家指出,红糖水并没有民间传说的补血等神奇功效。
专家表示,红糖并没有人们传说中的“益气养血”、“促进子宫收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等神奇功效,事实上红糖并没有补血的有效成分,而且红糖提纯不够,里面还可能含有杂质。
传言6、补血保健品能代替贫血治疗
贫血是—种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在治疗时必须明确缺铁性贫血,市售的各种补血保健品,虽然含有一定量的各种形式的铁,对缺铁性贫血有辅助疗效,但因为铁含量低,不能代替正规补铁。
3补血养颜水蜜桃
补血养颜水蜜桃!桃的滋味如何?问齐天大圣就清楚,要不是贪吃蟠桃,它就不致冒犯天宫。无论是大圣垂青的蟠桃,还是水蜜桃,同样是肉甜汁多,含丰富铁质,能增加人体血红蛋白数量,古人相传常吃桃子能「益颜色」,背後原因可能在此。
不过,桃子虽然营养丰富,含较多脂肪和蛋白质,但《本草纲目》早有明言:不宜多食。原因何在?一则桃子性温,多吃会令人内热过盛。二则营养丰富,过量会导致胃胀胸闷。不过,只要你不像大圣般狂吃,便不会发生毛病。
桃子的贡献,除了桃肉能养血美颜,当中的桃仁还有活血化瘀、平喘止咳的作用。中医有一条药方,名为五仁汤,能润肠通便、活血通,成分正是桃仁、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和杏仁,对於大便燥结,肝热血瘀和闭经之人特别有帮助。需要注意的是,桃仁能活血,经量过多或行经期间不宜。
别以为桃的用处就只有这麽多。说到桃的家族,桃树流出来的树胶就已是一味糖尿妙药,既能强壮滋补,又能调节血糖水平,只可惜此药在香港药材店铺付诸阙如。大家反而可以亲身一试鲜桃护肤品。宫廷秘方有用桃花煮水洗面、沐浴、饮用。也有用桃子榨汁加淘米水洗面,以润泽肌肤之说。
4女人补血养颜必知10大穴
中医认为,女人补血是一生必做的事情。人体有十大补血养生穴位。常按摩这些养生穴位,可补血调血。
一、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二、血海穴
俗话说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养生穴位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疗效。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五、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
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六、隐白穴
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统血、止血。
鼻子出血、月经量多可按摩或灸此穴。
“太阴根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按摩此穴可刺激脾经,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是女性补血的大穴。
七、髀关穴
髀关穴(足阳明胃经之穴)是胃经中脾土微粒沉降之处,是小腹之阴与股前之阳交汇之处,是调节下肢胃经之总穴。
此穴用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而用针。
多按此穴,健脾除湿,固化脾土。理气和胃,治疗胃痛。另外多按此养生穴位,对风湿、关节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减肥有良效。
八、下关穴
下关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胆经和胃经交会穴。
功效:通经利窍、舒经活血、促进新陈代谢。按摩此穴对肾虚缺血或胃火导致的牙痛有良效;同时改善肾血虚状况;促进阴阳平衡,祛除胃火。
肾虚缺血导致的牙痛:隐隐作痛、时痛时不痛、日久不愈,伴有牙龈萎缩、牙浮齿动、腰膝酸软。(按摩时配合颊车穴、肾腧。)
胃火导致的牙痛: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腮部肿起、口渴口臭、咀嚼困难。(按摩时配合颊车穴、支沟、胃腧。)
九、期门穴
期门穴(足厥阴肝经)是足太阴、厥阴、阴维诸经之会处。
功效:呵护肝脏,避免肝血虚,常按此穴,对肝血不足有良效。
十、章门穴
章门穴(足厥阴肝经)是足厥阴、带脉会合之处。
功能:疏肝健脾;调节五脏气血,使五脏之间相互协调。
脾脏不好的人按摩此穴有疼痛感。艾灸章门及期门、足三里、内关,可协调五脏、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
5补血养颜做红润女人
做个气血充盈的女人,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的"老朋友"。正常规律的月经,也是关系到美丽容颜的大问题。
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月经时血液会有一定量的消耗和流失,加之经期情绪、心理的变化,身体中的雌激素分泌降低,月经失调紊乱也就时常发生。随之而来的肌肤变化,可想而知。
肤色暗淡,眼圈发黑,还有满脸的痘痘,花容失色,令人苦恼。经期调节内分泌,提高荷尔蒙水平,从根本上调经理血,当然也是拥有娇美容颜的养颜之本。
不是贫血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及/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以及全血容量减少,并由此而引发的综合症状的总称。
各种动物均常发生。贫血的分类方法,比较使用的是按引起贫血的原因,将贫血分为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种类型。
简便易行的补血美颜方法
关爱自己的女人,只要注意调养,补血活血,拥有美丽容颜不再是一件难事。
饮食调养:平时应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营养食物,如红枣、莲子、龙眼肉、核桃、山楂、猪肝、猪血、黄鳝、海参、乌鸡、鸡蛋、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虾、红糖等。
中药调养: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党参、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丹参、玫瑰花等天然中药,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效果。
运动养生:运动也是调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另外,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业女性,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
经络疗法: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经常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女性贫血食补
1.生活的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剧烈活动、劳累。体位改变应缓慢进行,以免产生急性脑缺血而晕倒。
2.饮食的调摄:多吃绿色蔬菜和含铁量高的食物,如蛋黄、牛肉、肝、肾、海带、豆类等。不饮茶,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的吸收。胃酸缺乏(如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后)者可适当口服些稀盐酸。
盐酸能将食物中的铁游离化,增加铁盐的溶解度,有利吸收。吃一些维生素C,有利食物中铁的吸收。使用传统的铁锅煎炒食物,锅与铲之间的磨擦会产生许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热过程中,铁可溶于食物之中,故铁锅是一种很好的补血器皿。
3.食疗补血
①莲子桂圆汤:莲子、桂圆肉各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将莲子泡发后去皮、心洗净,与洗净的桂圆肉、红枣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至莲子酥烂,加冰糖调味。
睡前饮汤吃莲子、红枣、桂圆肉,每周服用1~2次。此方具有补心血、健脾胃功效,适用于贫血乏力、神经衰弱、心悸、健忘、睡眠不安等。
②猪肝粥:猪肝(其它动物肝脏也可)100~150克,粳米100克。先将猪肝洗净切碎,与粳米一同入锅,加水1000克及葱、姜、油、盐各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
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此方具有益血补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萎黄、贫血、慢性肝炎、夜盲、青光眼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