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早期的话一般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也要知道的是,尽管子宫肌瘤恶变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其实,也存在恶变的可能,所以,也要注意警惕。下面就子宫肌瘤的类型进行介绍,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子宫肌瘤是怎么引起的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因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退,提示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生物化学检测证实,肌瘤中雌二醇向雌酮转化明显低于正常肌组织;肌瘤中雌激素受体(ER)浓度明显高于周边肌组织,故认为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研究证实,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活动、刺激肌瘤生长的作用。细胞遗传学研究显示,25%~50%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包括12号和17号染色体长臂片段相互换位、12号染色体长臂重排、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提示,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多发性子宫肌瘤是由不同克隆细胞形成。
二:病理
1.体检: 为实质性球形包块,表面光滑,质地较子宫肌层硬,压迫周围肌壁纤维形成假包膜,肌瘤与假包膜间有一层疏松网状间隙,故易录出。肌瘤长大或多个相融合时,呈不规则形状。切面呈灰白色,可见漩涡状或编织状结构。颜色和硬度与纤维组织多少有关。
2.镜检: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细胞和不等量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肌细胞大小均匀,排列成漩涡状或棚状,核为杆状。
【肌瘤变现】
肌瘤变性是肌瘤失去原有的典型结构。常见的变性有:
1.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 又称透明变性,最常见。肌瘤剖面漩涡状结构消失,由均匀透明样物质取代。镜下见病变区肌细胞消失,为均匀透明无结构区。
2.囊性变(cystic degeneration): 子宫肌瘤玻璃样变继续发展,肌细胞坏死液化即可发生囊性变,此时子宫肌瘤变软,很难与妊娠子宫或卵巢囊肿区别。肌瘤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腔,其间有结缔组织相隔,数个囊腔也可融合成大囊腔,腔内含清亮无色液体,也可凝固成胶冻状。镜下见囊腔为玻璃样变的肌瘤组织构成,内壁无上皮覆盖。
3.红色样变(red degeneration): 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为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坏死,发生机制不清,可能与肌瘤内小血管退行性变引起血栓及溶血、血红蛋白渗入肌瘤内有关。患者可有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检查发现肌瘤迅速增大、压痛。肌瘤剖面为暗红色,如半熟的牛肉,有腥臭味,质软,漩涡状结构消失。镜检见组织高度水肿,假包膜内大静脉及瘤体内小静脉血栓形成,广泛出血伴溶血,肌细胞减少,细胞核常溶解消失,并有较多脂肪小球沉积。
4.肉瘤样变(sarcomatous change): 肌瘤恶变为肉瘤仅0.4%~0.8%,多见于年龄较大妇女。肌瘤在短期内迅速长大或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若绝经后妇女肌瘤增大更应警惕恶变可能。肌瘤恶变后,组织变软且脆,切面灰黄色,似生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镜下见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漩涡状结构消失,细胞有异型性。
5.钙化(degcncration with calcification): 多见于蒂部细小、血供不足的浆膜下肌瘤以及绝经后妇女的肌瘤。常在脂肪变性后进一步分解成甘油三酯,再与钙盐结合,沉积在肌瘤内。X线摄片可清楚看到钙化阴影。镜下可见钙化区为层状沉积,呈圆形,有深蓝色微细颗粒。
查看详情>>2子宫肌瘤有哪些类型
1、粘膜下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在生长发展过程中,常向阻力较小的方向发展。当其突向子宫腔后,其表面仅覆盖一层子宫内膜,称为“粘膜下子宫肌瘤”,多单发,子宫肌瘤向粘膜方向生长,凸向子宫腔,表面仅由粘膜层履盖,约占10%。
2、浆膜下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若向子宫体表面突出,其上由一层腹膜覆盖(没有包膜),称为“浆膜下子宫肌瘤”。约占20%~30%。此型多由于子宫肌层的收缩,把靠近子宫浆膜层的肌壁间子宫肌瘤挤向子宫表面,子宫肌瘤的外层仅由浆膜层覆盖。
3、带蒂粘膜下子宫肌瘤。
粘膜下子宫肌瘤由于本身重量关系,逐渐向宫腔内生长,形成一细蒂连于子宫肌层,因子宫肌瘤在子宫腔内形成异物,刺激子宫腔,造成子宫收缩,因而常被挤出子宫颈而进入阴道。粘膜下子宫肌瘤由于瘤蒂血运较差,并常伸入阴道内,故易感染,坏死、出血。
4、带蒂浆膜下子宫肌瘤。
当浆膜下子宫肌瘤进一步生长,瘤体逐渐长向宫腔外面,可形成带蒂浆膜下子宫肌瘤。此类型较为少见约占1.5%。由于带蒂浆膜下子宫肌瘤如行栓塞治疗,瘤体会脱落于盆腔内,造成盆腔感染。故此型子宫肌瘤不适于行介入栓塞治疗。一般通过B超检查能进行鉴别。
查看详情>>3子宫肌瘤有哪些潜在的危害
1、流产肌瘤使子宫增大,宫腔弯曲变形,导致流产;黏膜下肌瘤本身向宫腔内生长,如同宫腔内异物刺激子宫,促其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流产。孕卵像种子,子宫腔如土地。土地发生变化,影响种子种植,而且阻碍已着床的孕卵生长,造成流产。
2、摧毁肾脏功能肌瘤增大时出现尿频、便秘、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等。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引起急性腹疼;刺激宫缩,发生痉挛性疼痛,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引起强烈疼痛。
3、癌变子宫肌瘤如果发生赘瘤变性,瘤体忽然进展较快,生长迅速,则有恶变可能。临床调查0.5~1%患者可发生恶变,目前临床上子宫赘瘤的5年生存率仅为20~30%。
4、不孕子宫肌瘤引起的不孕占女性不孕症的1%-2.4%,而子宫肌瘤合并不孕的机率高达27%。肌瘤改变宫腔形态及肿瘤阻碍孕卵着床,影响精子运动;引起子宫内分泌功能失调、子宫内膜组织和功能学紊乱。不少患者在治愈子宫肌瘤后又可受孕。
5、失血过多子宫肌瘤引起经期延长、出血量增多,特别是短期内大量出血,造成严重贫血,直截危害身体性能健康。
4月经量多和子宫肌瘤有关系吗
子宫肌瘤病人由于月经量增多,或出血时间过长,病人常会出现失血性贫血。如果子宫肌瘤压迫神经,刺激子宫收缩,还容易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多数人会出现痛经,子宫肌瘤导致盆腔充血、感染,阴道排出的液体增多,即白带过多,有时呈脓样,并有一股腥味。
引起月经过多的只有肌间和粘膜下两种类型的子宫肌瘤居多。子宫内膜息肉其实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病变,近年来子宫颈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子宫颈癌最初引起的症状是性交后的出血,这个情形在行经前后尤其突出,有时甚至可能引起致命性的大量出血。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壁肌肉和纤维组织增生所致的肿瘤,以良性为多。常见于30~55岁的中年妇女子宫肌瘤恶性变后称为“肉瘤”、但比较少见。一般而言。向子官腔内生长者称黏膜下肌瘤,生长于肌壁内者称为肌壁问肌瘤。这两种肌瘤均可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亦可有持续不止的出血,较大的肌瘤常由于压迫周围器官。
5子宫肌瘤切除注意事项有什么
子宫肌瘤切除前的注意事项:
1.首先患者应该做好个人卫生护理,术前洗澡,同时使用温水将肚脐里面部位清洗干净,以免影响手术操作,穿上干净、宽松、容易穿脱的衣服。
2.在饮食上注意事项也非常重要,手术前一天患者的饮食应该保持清淡,做到少吃多餐、容易消化,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产气的食物,因为这些东西吃进去后可能导致手术后的肠胃胀气,不利于康复。
3.有些女性可能会非常紧张,放松心境,做好手术前心理准备,一定要注意保证良好的睡眠状态,如果失眠的话也可以让医生开点镇静的药物帮助睡眠。
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1.在子宫肌瘤患者切除手术后的六个小时,一定要卧床休息,但是要保持头平躺,不要枕枕头,脸部侧向一边,防止麻醉药力还没散去导致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2.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后几个小时,大多数患者因为麻醉药的效果身体没有疼痛感,这个时候家属应该没过半个小时为病人翻一次身,促进病人的身体血压循环,防止发生褥疮。
3.当日输液完毕后的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拔掉尿管下床进行简单的活动,避免出现下肢静脉栓塞,同时还要注意清洁会阴部,勤换洗内衣裤,防止感染。
4.子宫肌瘤切除之后的六个小时,患者可以进食少量的流质食物,比如水果汁、蔬菜汁、小米汤、蛋花汤、面汤等。
温馨提示:
定期参加妇科普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 分类按肌瘤生长部位分类: 分为宫体肌瘤(90%)和宫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