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症状的有无或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贫血发生的速度、循环血量有无改变、病人的年龄以及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等。贫血发生缓慢,机体能逐渐适应,即使贫血较重,尚可维持生理功能;反之,如短期内发生贫血,即使贫血程度不重,也可出现明显症状。年老体弱或心、肺功能减退者,症状较明显。那么贫血有哪些典型症状?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贫血应该如何预防
1.首先应强调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如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应纠正出血的原因。
2.积极防治寄生虫病尤其是钩虫病,对月经过多或经产妇以及妊娠期妇女应当使用铁强化食品或补充铁剂。
3.对婴儿和早产儿应及时添加强化食品,合理喂养。
4.在接触有害物质的生产工人中,应加强劳动保护。
5.在日常生活中不滥用药物,严格掌握适应症。
2贫血有哪些典型症状
一、软弱无力:表现为疲乏、困倦。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二、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三、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
四、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五、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均为常见症状。晕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现于贫血严重或发生急骤者,特别是老年患者。
六、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等为最多见的症状。
七、生殖系统: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
八、泌尿系统:贫血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
3老人吃素多易缺铁性贫血
前几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差不多1/3贫血,营养学家把现代老年人贫血归咎于老年人吃“素”太多。
许多老年人平时太偏爱蔬菜和粮食。其中大量的草酸等物质极易与铁结合,让铁难以被吸收。这就降低了已经吃到嘴里的铁的吸收率。
如大豆中铁吸收率仅为7%,小麦5%,莴笋4%,玉米3%,大米仅为1%。所以可以说,蔬菜和粮食里的铁大多都白吃了。而如果长期这样缺铁,将引起缺铁性贫血。老年人就会出现免疫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减弱和劳动能力下降。
而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血、内脏。瘦肉中的血红素铁含量高且吃后就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如猪肝每100克含铁量为22.6毫克,猪血为8.7毫克,鸭肝为50.1毫克,鸭血为39.6毫克。其吸收率明显高于植物性食物。
此外,影响铁吸收的另一个因素是老年人某些慢性病如胃酸缺乏、萎缩性胃炎、慢性肠炎及长期服用四环素、抗酸药物及一些锌、镁、铜等制剂等均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最终导致贫血。
所以,这些情况的老人,首先要治疗胃病和调整用药的习惯。
此外,常见的提高铁吸收率的食物还有:动物肾脏、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黑豆、腐竹、红腐乳、大枣、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
菜谱建议
早餐:面包50克,小米稀饭(小米50克),五香蛋(鸡蛋50克),小咸菜10克。
午餐:大米饭150克,氽丸子(牛肉50克、黄瓜50克),炒小白菜(小白菜100克、瘦猪肉30克)。
晚餐:大米饭100克,菠菜炒猪肝(猪肝100克、菠菜100克),木耳白菜片(木耳20克、白菜50克)。
4婴儿应早期进行贫血筛查
据英国科研人员报道,早期对婴儿进行缺铁性贫血的筛查,可防止其因贫血而出现的发育不良。
近来,美国由缺铁引起的儿童贫血越来越少,但那些低出生体重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危险性仍很高。
andrea sherriff博士指出,尽管英美目前已经开始对儿童进行缺铁性贫血的筛查,但这些检查似乎应该在更早期进行。
研究人员对1100余名儿童进行了研究,分别在8、12和18个月时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同时在18个月时,对这些儿童进行智力和体能发育方面的测试。结果发现,在8个月时发生低血红蛋白水平和发育测试的低分值相关,尤其在运动技巧方面。而且,根据who的贫血诊断标准,23%的8月龄儿童存在贫血。
研究人员认为,8月龄时缺铁对发育的影响远远超过18月龄缺铁的影响。因此,为了使筛查达到应有的效果,应该在8个月前进行。
但在美国,专家建议贫血的血液检查在9~12个月大时进行。尽管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医生对高危患儿进行早期检查,但他们认为检查贫血的“理想”时间是在9个月时。
5孩子贫血会有哪些症状体现
1. 皮肤和粘膜苍白:这是贫血患儿最突出的表现,以面部、口唇、耳廓、手掌和甲床等处较为明显,眼结膜及口腔粘膜更显苍白,这是因为这些部位毛细血管丰富、又在浅表处分布,贫血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血液颜色变淡,容易在这些部位表现出来。
2. 营养不良表现:长期贫血患儿体格发育差,身材矮小,不爱玩,易疲倦;因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弹性较差,指甲发育不好、质脆、有横纹,毛发干燥、颜色发黄、无光泽。
3. 循环与呼吸系统表现:贫血时组织缺氧这个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告诉”大脑指挥中心,大脑便命令心脏泵血速度加快(心跳加速)、肺脏呼吸运动加快,力图多提供一些氧气,这种现象称为“代偿”。但代偿是有限度的,如果贫血继续恶化,代偿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心脏扩大,严重者发生心力衰竭。
4. 神经系统表现:脑组织缺氧时,就会出现精神不振、嗜睡、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环境反应差、智力减退。年长儿还可诉说头痛、头晕、耳鸣、眼前出现黑点等。如果是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则神经系统症状更为明显(详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 消化系统表现:消化系统的细胞也因缺氧发生功能障碍,所以贫血的患儿常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
6. 造血器官表现:出生后骨髓成为机体唯一的造血工厂,医学上称为“造血器官”。但在出生前,除了骨髓外,胎儿的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也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只是在出生后停止造血了。当重症贫血时,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又可以重新恢复造血,以补偿骨髓造血的不足,于是这些器官的细胞开始增生,临床上便可见到肝脏、脾脏和淋巴结肿大。但有一种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疾病,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并不增大,这是因为这种贫血是造血器官本身病变造成的,所以没有能力进行代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