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其实,药酒虽好但是每天也不能喝太多,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药酒泡制技术
冷浸法
将药物适当切制或粉碎,置瓦坛或其他适宜容器中,按照处方加入适量的白酒(或黄酒)密封浸泡(经常搅拌或振荡)一定时间后,取上清液,并将药渣压榨,压榨液与上清液合并,静置过滤即得。
热浸法
将药物切碎(或捣为粗末),置于适宜容器内,按配方规定加入适量白酒,封闭容器,隔水加热至沸时取出,继续浸泡至规定时间,取上清液,并将药渣压出余液,合并,静置、沉淀,过滤即得。或在适宜容器内注入适量白酒,将粉碎适度的药物用纱布袋装好,置于酒中,封闭容器,然后在水浴上保持一定温度浸渍,取液同上法。
酿制法
即将药物直接加入米谷、高粱、酒曲中蒸煮发酵成酒。
2药酒虽好每天半两就够
如果人们想要喝一些药酒来治病,或者是补益的时候,人们可以喝半两的,虽然药酒这种东西可以使人们身体得到一些好处,但是常喝酒的时候对于肝脏来说也是不利的,因此人们在喝药酒的时候,每天喝半两就已经足够了,而且治病也有着很好的疗效了。
药酒这种东西种类很多的人们可以制作出一些人参酒,鹿茸酒或者是一些十全大补酒这种对于身体有着很大补益作用的药酒,当然,人们有了一些疾病的时候,也可以泡一些风湿药酒五加皮酒追风药酒这些不同种类的药酒来进行治疗身体当中所患疾病。
人们在制作药酒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一些低度的发酵酒来进行制作药酒的,米酒或者是黄酒这两种酒就是一些低度的发酵酒的制作中药酒也是很好的,而且人们也可以使用一些度数较高的蒸馏酒来制作药酒的。
人们在喝一些补益类的药酒的时候应该注意在饭前的时候喝半两的,人能这样做了以后,这样的药酒也能够被人们身体迅速地吸收掉的。
查看详情>>3药酒配方大全
补气补血酒
人参33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无光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禁忌症:同上。 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4中药药酒的误区
误区一药酒补酒不分 服用药酒前须认清功效。通常药酒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养生性药酒两类。前者有特定的医疗作用,主要依据医生的处方或经验方来配制,其服用对象和服用方法均较严格。市场上常见的多为滋补酒,一般都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但也只有一小部分能作为日常服用之品。
误区二就餐时饮药酒 很多人在聚餐时会拿出精心泡制的药酒与亲友分享,觉得既滋补又助兴。但是,药酒是有药效的,通常情况下不能在吃饭时服药,药酒的服用同样应遵守这一规则,吃饭时喝药酒不仅会对消化道产生刺激,还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误区三喝药酒多多益善。古代医家曾明确指出:“药酒补虚损,宜少服,取缓效。”在服用药酒时,要根据个人对酒的耐受力,一般每次服用15~30毫升,早晚各饮1次或每日3次为宜。与过量服用白酒不同,大量服用药酒的后果与过量服用药品相同,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误区四千人一方。 中医强调,选用药酒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者,应选用滋补类药酒,如五味子酒、十全大补酒、人参酒等;风寒、中风后遗症者应饮活血化瘀类药酒;有月经病的人,可饮用调经酒、当归酒等;风湿病患者可选用风湿药酒、五加皮酒、木瓜酒等祛风湿药酒;肾阳虚、勃起功能障碍者可选用鹿鞭壮阳酒、淫羊藿酒、参茸酒、海狗肾酒等壮*药酒。
误区五药酒越陈越好。很多人认为,酒是陈的香,药酒也应该是泡的越久越好。事实并非如此,饮药酒要注意时效,储存得当的情况下,一般优质酒以储藏4~5年为最佳。如果继续长期储存,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使酒精度下降,酒味变淡,香气消失,药效也会受到影响。若出现大量沉淀物或已酸败变质,则绝对不能再饮用。
5泡药酒应该注意什么
以药入酒,酒中泡药,不但能喝出特别的酒味,还有养生保健的妙用。适量的酒有通经络、活血脉、温补阳气、祛寒止痛的作用,酒还是一种理想的有机溶媒,很多药物的有效成分都能被溶解在酒液中,所以药酒往往比其他丸、散、膏、丹以及煎剂等显示出更好的医疗保健效果。 养生药酒配方常用的中草药主要包括补气药、助阳药、养阴药、安神药、养血药、活血化淤药、祛风寒湿药和一些芳香化浊、芳香开窍、理气消食等类药物。就算认识其中的一些药材,大多数民众也不见得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药材。所以,应该找医生开方抓药,而不是自己随意买药材。否则,不但可能不适应自己的体质,还有可能遇到川乌、草乌、附子等有毒的药材,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配制药酒一般选用酿制精良的白酒(即曲酒、白干、高粱酒、烧酒)、黄酒或南方人喜爱的米酒做酒基,其中,又以高粱酿制的白酒和糯米酿制的黄酒为最佳。酒的度数越高,则浸出效果越好。通常40-60度之间的高度酒溶解、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的效力强且时间短,药酒功效也较好。但高度酒使用范围有限制,对于不能或仅能少量饮用低度酒的人无法饮用,另对人体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精神和性功能也有影响。所以,酒基的度数一般选择20~40度的中度酒为宜。
泡药酒应该是将药材挑除杂质、筛选漂洗、晾干,再碾捣、切细,最好制成饮片,再放进酒里密封浸泡。每天摇动一次,一般10-20天后就可饮服。药量与酒量的比例大约为50克兑500克。第一次酒液服完后,还可酌加白酒再浸1次,然后滤去药渣饮用。过滤后的药酒应当是澄清明净的液体,颜色为黄色或深、浅褐色。
药酒的配制有冷浸法和热浸法。前者是将药材处理好后直接放进酒里密封浸泡,后者则是将处理好的药材放进酒里,用隔水煮沸的方法将其温热甚至沸腾(亦称隔水煮沸法),即止。相比较而言,冷浸法更适宜家庭制作。 配置好的药酒应将酒瓶盖用胶布密封,贴上标签,注明名称和日期,置阴凉处存放。一般来说,背阴处是最适宜放置药酒的地方。但即使温度、湿度都适宜,药酒的浸泡时间最多也不能超过2个月。否则,由于酒精挥发导致药酒里的酒精含量低于20%,药物易发酵、变质和霉变。此外,有些药物不能浸泡时间过长,如红花泡制过长久而不去渣,酒色会由清澄变混浊,影响口感。
药酒虽好,不对症、不适量也会有害。药酒的一般饮用方法是每次饮用10-30毫升,每天饮用2-3次(即饭前一小时内、饭后30分钟内、睡前30分钟内),或者依病情及所用药酒的性质、浓度而调整。应辩证辨病,选择适于自己饮用的药酒。不善饮酒者可只在睡前饮少许。嗜酒者,饮药酒也不宜过量。如遇感冒、发热、咽喉痛及气管炎等,均应停服。妇女月经多时,活血类药酒要慎用。另外,高血压、心脏病、肝脏病、严重胃病患者也应慎用。
饮用药酒以秋冬凉爽或寒冷季节为宜。酒量小的人,可加入适量冰糖(或蜂蜜),或按1:10的比例兑上适量的温开水,搅匀后再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