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疾病,这种病主要出现于男性患者,当男人患了这种病之后,会严重影响消化道健康,甚至还会因癌细胞转移导致胃癌甚至肝癌。因此,建议患者在平时能够做好检查治疗。专家指出,直肠癌是对患者伤害非常大的一种疾病,由于引起该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患者在诊断直肠癌时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检查,这样才能更为准确的了解病情,那么确诊直肠癌的方式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怎样能查出直肠癌
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70%-79%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直肠镜检: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组织作病检。
病理学检查:是直肠癌确诊的主要依据。由于直肠癌手术常涉及改道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避免误诊误治,术前或术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指导治疗。绝对不要轻易挖除肛门。
癌胚抗原测定:癌胚抗原(CEA)测定已普遍开展,一般认为对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价值,连续测定血清CEA可用于观察手术或化学治疗效果。手术或化学治疗后CEA明显降低,表示治疗效果良好。如手术不彻底或化学治疗无效,血清CEA常维持在高水平。如手术后CEA下降至正常复又升高,常提示肿瘤复发。
直肠癌的检查包括B超检查:对发现直肠肿瘤的病例,可进一步作直肠腔内B超。这是一项近年发展起来的无创检查,其优点是可判断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及范围,同时对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也有一定价值。肝脏B超尤为重要,以防直肠癌肝转移的漏诊。
2哪些饮食可以有效地预防直肠癌
一、吃足够的植物性食品
吃足够的植物性食品,不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还有充足的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C,E与β-胡萝蔔素等),这些营养素可以补捉自由基,保护细胞,也与维持免疫机能有关。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这些食物可以减少化学物质诱发的大肠癌。
二、吃足够的膳食纤维
预防直肠癌,充足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胃蠕动,并且有助于肠道细菌生态的平衡,有利于整肠与正常排便。
排便正常代表着肠内的有害物质可以正常排除,肠道细菌生态的平衡代表肠内坏菌的生长受到压抑,所产生的毒素与致癌物质就少。
三、少吃肉类食物
预防直肠癌,摄取太多的肉类及脂肪,会使肠道内胆酸分泌增加,肠中的有害细菌会将胆酸代谢成致癌物质。另一方面,过量的脂肪﹑蛋白质无法被完整吸收,就会有一部份成为害菌的养料。
3直肠癌的晚期症状
1、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2、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晚期直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
3、肠道粘膜受剌激分泌物增加,而有小量的黏液分泌随大便排出。癌瘤继续发展,对直肠黏膜剌激更大,病人始感到直肠内有轻度的不适,或经常有一种虚无的便意感,同时黏液分泌增加,大便表面上常可见有条状黏液。有时也可出现便秘症状,但并非是肠腔狭窄所致。在癌瘤形成溃疡之前期病人常有腹泻,并且大便含较多黏液。当癌瘤表面溃烂时,大便则更加稀薄,可如水样而混有黏液和血液。
4、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5、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
4直肠癌能活多久
首先,直肠癌患者应该保证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充足的休息,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加机体抵抗力。很多患者在晚期都会非常消极,应该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疾病的抗争。在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营养的饮食为主,宜多食新鲜的蔬果,多饮水,尽可能避免的摄入肉类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好的效果。
其次,治疗方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而动脉化疗是常选用的一种化疗方式,它能缩小局部癌肿,并能抑制肿瘤的滋生。与此同时,对体内正常的细胞也会有损伤,所以应该根据病情来进行化疗方法、剂量和浓度的选择。
放疗和化疗可以和中药治疗进行配合治疗,这种综合治疗对疾病的治愈效果是不错的,中药配合化疗、放疗治疗能够减缓毒副作用,虽然在短期时间内不能马上看到效果,但是在疾病的长远角度来看,效果是不错的。
5直肠癌的癌变与防御
1.饮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所谓西方饮食被认为与直肠癌发生有关。西方国家是大肠癌高发地区,直肠癌发生率高,与此对比是南非斑替氏族摄取的是低脂肪而富有纤维素的粗糙食物,直肠癌发病率低。这些居民如移民至直肠癌高发地区,饮食结构改变,则发病率随之增高。因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能使粪便中甲基胆蒽物质增多,可引起胆酸分泌增加,被肠道内厌氧菌分解为不饱和的多不烃,此两种物质均为致癌物质。纤维素量减少,又使粪便通过肠道速度减慢,使这些致癌物质与肠结膜接触时间增加,而导致癌变机会增多。
2.腺瘤癌变:腺瘤性息肉可癌变。腺瘤可分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3种类型。管状腺瘤发生率高,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腺瘤中有遗传性的家族性发性腺瘤,被视为癌前病变,一般在30岁以后发病,但也有在20岁以前发生癌变者。
3.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隆病等由于肠粘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血吸虫病虫卵在直肠粘膜沉积,慢性炎症刺激致癌变。
4.其他:如免疫功能缺陷、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胃及胆囊切除术后影响等。
温馨提示:
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包括猪油、牛油。
肠癌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癌病类疾病,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