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大家一定要积极的预防该病。但是如果已经患上宫颈癌的话,除了正规的检查之外,积极有效的治疗才是最关键的。而预防就要从点滴做起。宫颈癌是如何引起的?宫颈癌的发生与配偶有什么关系?一起来看下。
目录
1宫颈癌是如何引起的
宫颈癌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根据国内外资料,认为其发病与早婚、性生活紊乱、过早性生活、早年分娩、密产、多产、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过早性生活指18岁前已有性生活;早婚指20岁前已结婚,此时其下生殖道发育尚未成熟,对致癌因素的刺激比较敏感,一旦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后,又在多个男子性关系刺激下发展而导致宫颈癌。在未婚及未产妇中,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低。约50%患者有早婚史。多次结婚也是发病因素之一。高危男子是宫颈癌发病因素的论点已被重视,凡配偶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曾患宫颈癌均为高危男子,与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妇女,易患宫颈癌。近年发现,通过性交感染某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等可能与宫颈癌发病有一定关系。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90%以上宫颈癌伴有HPV感染,主要为16、18亚型。综上所述,宫颈癌发病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各因素间有无协同或对抗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近年发现通过性交感染某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等可能与宫颈癌发病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宫颈癌发病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至于各因素间有无协同或对抗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2宫颈癌的发生与配偶有什么关系
1、宫颈癌的病因与配偶有关,有人认为丈夫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其妻发生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度较大。患有阴茎癌或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患宫颈癌,以及男子有多个性对象,其妻子患宫颈癌的机会增多。百度搜索“中医名院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了解更多疾病常识,远离疾病困扰。
2、性生活过早的女性,其宫颈癌的发病率较18岁以后开始性生活的要高4倍。妇女性生活开始早且患有性传播性疾病,则宫颈癌发病率较正常妇女高6倍,现已证实若妇女与多个男子发生性关系,其发生宫颈癌的机会较多,处女则很少患宫颈癌。因此,这也是主要的宫颈癌的病因。
3、病毒或真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以及真菌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病因有关。
对于宫颈癌的中医治疗,西医重消除病因,而中医则重恢复平衡。中医中药可以在一个方剂中,同时具有杀癌、解毒、补益、活血顺气、平衡阴阳等各种作用,这些作用不但互不妨害,且能互相促进。所以中医药不仅能够做到杀灭癌细胞,同时还能调理患者机理,改善体内,达到平衡阴阳的作用。
3宫颈癌症状有什么表现
1.症状
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也无明显体征,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时甚至见子宫颈光滑,尤其老年妇女子宫颈已萎缩者。有些宫颈癌患者,病灶位于子宫颈管内,子宫颈阴道部外观正常,易被忽略而漏诊或误诊。患者一旦出现症状,主要为以下表现。
(1)阴道流血
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的情况而定。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病灶较大表现为多量出血,一旦侵蚀较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主诉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较早,血量也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
(2)阴道排液
患者常诉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晚期因癌组织破溃、坏死,继发感染而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
(3)晚期癌的症状
根据病灶侵犯范围出现继发性症状。病灶波及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或直肠、坐骨神经时,患者诉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里急后重、下肢肿痛等;严重时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最后引起尿毒症。到疾病末期,患者出现恶病质。
2.体征
镜下早浸癌及极早期宫颈浸润癌,局部无明显病灶,子宫颈光滑或轻度糜烂,如一般慢性宫颈炎表现。随着宫颈浸润癌的生长发展,类型不同,局部体征亦不同。外生型见子宫颈赘生物向外生长,呈息肉状或乳头状突起,继而向阴道突起形成菜花状赘生物,表面不规则,合并感染时表面覆有灰白色渗出物,触之易出血。内生型则见子宫颈肥大、质硬,子宫颈管膨大如桶状,子宫颈表面光滑或有浅表溃疡。晚期由于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凹陷性溃疡,整个子宫颈有时被空洞替代,并覆有灰褐色坏死组织,恶臭。癌灶浸润阴道壁见阴道壁有赘生物,向两侧旁组织侵犯,妇科检查扪及两侧增厚,结节状,质地与癌组织相似,有时浸润达盆壁,形成冰冻骨盆。
4宫颈癌的误区是什么
误区一:宫颈癌发病时没有症状,因此一般确诊后只能等死
事实上,人的身体在时时刻刻预示着身上各种大小疾病。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歇期出血都是宫颈癌的信号,其他还有异常排泄物或盆腔局部痛等都预示着宫颈癌的可能性。早期宫颈癌病人的存活几率都比较大。此外,宫颈癌复发大多是在治疗后2年内,一旦熬过5年,复发危险就很低了。
误区二:年轻不会患宫颈癌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因此女性21岁或有3年性行为后,就应该接受第一次巴氏涂片检查,多久接受一次则须咨询医生。而且即使接种了疫苗,仍需做巴氏涂片检查。事实上,年龄并不代表什么,即使你已经到了绝经期、接受过子宫切除术、或者年龄超过65岁,巴氏涂片检查都仍然很有必要。
误区三:采取激素代替疗法将增加宫颈癌危险
子宫颈癌不象乳腺癌和卵巢癌那样由激素依赖性。小剂量激素代替疗法能够治疗绝经期症状而不会增加宫颈癌风险。
误区四:宫颈癌必须切除子宫
子宫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的常规治疗,但并非唯一选择,子宫锥形切除术、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等,都能避免切除子宫,而且可以在不影响生存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女性病人做妈妈的权利。当然,切除子宫后,由于没有切除决定女人生理特征的卵巢,因此,更年期提前的情况并不普遍,患者没必要太担心。
误区五: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将让我进入更年期
事实: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没有切除卵巢,卵巢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有月经。子宫颈癌很少扩散到卵巢。接受盆腔放疗治疗宫颈癌的妇女可能经历绝经,因为放射线影响卵巢。
误区六:安全套与子宫癌无关
目前宫颈癌疫苗只对4种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有预防作用,但针对其他引起宫颈癌的诱因,新疫苗依然束手无策,继续使用安全套,能更多地减少宫颈癌。
误区七:除了手术治疗之外,宫颈癌无药可医
手术切除确实是治疗宫颈癌最有效最常规的方法之一,但是并非唯一选择,子宫追星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都能避免子宫被全切,在不影响生育的前提下,保留女性做妈妈的权利。当然宫颈癌的治疗方法并非唯一,除了手术之外还有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和中医治疗适合不同类型的患者。以中医治疗为例,几乎所有的癌症治疗方案中都有一项是中医治疗,现有的中医临床医学中,研究出的很多种中药成分都针对于肿瘤治疗,例如取自人参的人参皂苷Rh2,它具备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功能,抑制肿瘤癌细胞生长。人参皂苷Rh2可以有效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诱发肿瘤癌细胞凋亡。成为目前临床中医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中药抗癌成分。
误区八:宫颈癌治疗后我不能再要孩子了
如果你接受了子宫切除术或放射疗法治疗宫颈癌,你将不能怀孕了。但新的手术操作在不影响生存的前提下帮助保存妇女的生育能力。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切除了子宫颈但还留有子宫以便妇女仍然能够怀孕。对于小的早期癌锥形活组织检查或许是适当而且也能保存生育能力。
误区九:感染HPV就会得子宫癌
首先,子宫癌的发病确然和一种叫作人乳头瘤的病毒(HPV)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是子宫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但是,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而感染HPV病毒。约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这类病毒。
误区十:接种疫苗后等于穿了防弹衣,肆无忌惮
宫颈癌疫苗并不是针对所有人,只针对4种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有预防作用,但针对其他引起宫颈癌的诱因,新疫苗依然束手无策,预防就要继续使用安全套,能更多地减少宫颈癌。
误区十一:在完成治疗后,在剩余的生命中我将活在担心癌症复发的阴影中
事实:如果是宫颈癌复发,最可能是在治疗后2年内。大多数病人随访5年后,复发的危险已经相当低了。
误区十二:宫颈糜烂会变成癌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这样不正确的认识,以为宫颈糜烂会引起子宫癌,因而对宫颈糜烂特别害怕。其实,二者之间,经过医学的研究表面,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误区十三:我年龄很大了不再需要巴氏试验
“我们发现在老年人口患宫颈癌和HIV人数正在增加。”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妇产科临床助理教授LaurenZoschnick博士说,“妇女可能拥有新的性伴侣,这增加她们患宫颈癌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告诉你的健康保健师巴氏涂片是需要的,即使你已经到了绝经期、接受过子宫切除术、或者年龄超过65岁。
误区十四:宫颈癌无法预防
很多专家认为认为,人们的行为习惯,如多个性伴侣、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大幅增加癌症风险,因此改变这些生活状态、定期体检都能减少发病。
误区十五:我已经接种了HPV疫苗,所以我不需要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事实:这种HPV疫苗将使你不被四种HPV感染,但还有其他类型的这种病毒和性传播疾病,这种疫苗是束手无策的。因此继续使用避孕套防止性传播疾病。
5宫颈癌的3种必要检查
美国《内科医学年鉴》杂志刊登波士顿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在宫颈癌筛查方面,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查、宫颈细胞学(Pap)涂片检测以及HPV与PAP联合检查3种方法都有必要。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丽贝卡·帕金斯博士和伊丽莎白·斯蒂尔博士表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1年批准了HPV检查。最初只是对PAP检查结果异常的30岁以上女性患者的补充检查。罗氏Cobas HPV检查试剂盒(占HPV检测市场1/4)于2014年4月批准为独立的子宫颈癌筛查法。这种方法可识别出14种高危类HPV病毒的DNA,其中包括与70%的宫颈癌有关的HPV16和HPV18。
与PAP检查相比,HPV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HPV的癌前病变检测率可达95%,特异性达到94%。而PAP的癌前病变检测率为40%~70%,特异性为97% 。PAP+HPV联合检查比单项检查效果是PAP检查的两倍,查出病例也比HPV多处12%~16%。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不同筛查方法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无论采取何种方法筛查,降低宫颈癌危险的重点应放在筛查率上。
现有的宫颈癌初筛主要是通过细胞学方法,检测结果受到很多主观因素影响。高危型HPV DNA检测,是基于病因学的分子水平检测方法,更加客观地评估受检女性是否已经有宫颈癌癌前病变或存在进展为癌前病变的高风险。
目前,亚洲尚未将HPV检测用于宫颈癌的一线初筛。”鼓励女性定期接受高危型HPV检测——特别是HPV 16和18检测—— 有助于早期发现风险,也是降低亚洲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高危型HPV DNA检测让医生可以自信地判断。阴性结果确实代表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较低,从而安全延长筛查间隔。女性可以在常规细胞学筛查的基础上,要求医生对其进行高危型HPV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