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包括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等细菌也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口腔溃疡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如何预防嘴里长溃疡?一起来看下。
目录
1口腔溃疡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有关。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
2、内分泌变化
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有些女性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就会出现口腔溃疡,用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下月行经时依然如故地出现,疼痛难忍,与此同时,还常伴有口干、心烦、易怒和大便干结等令人烦恼的症状。临床研究发现,月经期出现口腔溃疡主要是由于体内黄体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平降低所致。
3、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遗传因素
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 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5、其他因素
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病毒可能是口腔溃疡的始动因子,但目前尚未在患者血清中查出相关抗体,亦未见从口腔溃疡病损组织中分离出病毒的报道。细菌对口腔溃疡的作用已提出了多年,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的细菌有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体内超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率不平衡、血栓素B2 和6酮前列腺素比例失调及总体水平下降可引发口腔溃疡。微循环障碍致血流速度慢,血液流量低,毛细血管静脉端管径扩张,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引起黏膜膜损伤,溃疡形成。血清中缺锌、缺铁、高铜等与RAU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有报道称戒烟亦可诱发口腔溃疡。牙膏中的成分12-烷硫酸钠(SLS)可能刺激黏膜,诱发口腔溃疡 。
2口腔溃疡有哪些分类
1、轻型口疮
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粘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尤以舌尖处明显。在接触有刺激性的食物时更甚。一般无全身症状。
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间歇期长者可达10~20年或更长;短者可为此起彼伏,终年不断,病人甚为痛苦。
2.疱疹样口炎
亦称口炎型口疮。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余与轻型口疮表现相似。溃疡散在,分布广泛,粘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
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粘膜,亦可发生在舌腭弓、软腭等部位。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口疮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粘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状似“弹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明显。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常在月余以上,长者可达1年。愈合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4.白塞综合征
亦称眼-口-生殖器三联征。本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口腔、皮肤、生殖器及眼部损害为基本临床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还可波及关节、心血管及神经系统。
男性较女性发病多,在口、眼、生殖器处相继或同时出现病损,有的仅在2个部位出现病损。病程可达数年或更长。口腔损害为轻型口疮或疱疹样口疮表现,亦可发生腺周口疮。眼部损害出现较晚,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脓、视网膜脉络膜炎等,重者可致失明。生殖器处病变女性在大、小阴唇及阴道,男性在龟头、阴茎或阴囊处出现数目不等的溃疡。皮肤可表现为毛囊炎、结节性红斑、痤疮等,用无菌针头刺入皮肤后的24~48小时内,常出现丘疹或脓疱。这是非特异性皮肤变态反应,有诊断价值。
5.口腔癌
常发生溃疡,典型的表现为质硬、边缘隆起不规则 、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润肿块,溃疡面波及整个肿瘤区。
3正确刷牙可以避免患上口腔溃疡吗
刷牙方法不正确或长期使用劣质牙刷等不良习惯会危害口腔健康,引起口腔溃疡。每天正确刷牙则能清除牙菌斑、软垢、食物残渣,是预防口腔溃疡的有效措施,患者应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刷牙次数及时间要适宜,更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1、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将牙刷的刷毛与牙齿表面成45度,斜放并轻压在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轻轻做小圆弧状来回刷,上排的牙齿向下、下排的牙齿往上轻刷,注意轻刷牙龈;平握牙刷,用刷毛的上端刷上下前牙内侧,力度适中来回刷牙齿咬合面;竖起牙刷,轻柔地上下清洁牙齿内表面;最后由内向外轻轻去除舌头表面食物残渣及细菌。
2、刷牙次数及时间要适宜:成年人每天要刷牙两次,每次每个部位刷10次(来回5次),刷牙时间一般不应少于3分钟。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不管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都应每半年应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治疗无症状的早期龋齿,牙刷最好每三个月更换一次,防止刷毛积存细菌。定期清洁牙石,保持口腔软硬组织的健康。
4多吃菠萝可引起口腔溃疡
菠萝属于热性水果,过量食用可能引起上火,尤其体内燥热的患者,吃菠萝后发生口腔溃疡的几率明显增大,这与菠萝中所含的成分有重要关系。
1、甙类:菠萝中含有的甙类对人的皮肤、口腔黏膜有一定刺激性,未经处理即使用可导致口腔发痒,但对于口腔溃疡患者来说不利于溃疡面愈合。
2、羟色胺:每100克菠萝汁中含2.5毫克~3.5毫克羟色胺,可使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的作用,过量食用可产生头痛。
3、菠萝蛋白酶:菠萝中提炼出来的蛋白酶以后有很强的分解纤维蛋白和血凝块的作用,少量食用菠萝后其蛋白酶可被胃液分解破坏,但大量食用可引起过敏反应。
大部分人都知道切好的菠萝可放在盐水里浸泡30分钟左右,再用凉开水浸洗去掉咸味可减少过敏几率。其实将菠萝切成片或块,放在开水里煮一下再吃更健康。菠萝蛋白酶在45~50℃就开始变性推动作用,到100℃时,90%以上都被破坏,甙类也同时可被破坏消除,羟色胺则溶于水中。
Tips: 部分对菠萝蛋白酶较为敏感的患者吃菠萝后15-60分钟左右就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荨麻疹、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及休克。
5预防口腔溃疡怎么做
注意一:注意卫生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注意二:心情舒畅
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事情和着急。
注意三:保证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注意四:生活要规律
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养成一定排便习惯,防止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