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又称宫颈浸润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分布呈双峰状,35~39岁和60~64岁,平均年龄为52.2岁。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近40年国内外均已普遍开展宫颈脱落细胞学筛查,由于宫颈易于暴露,可直接进行阴道细胞学及活体组织检查,能够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所以近年来死亡率明显降低。怎样才能查出宫颈癌?宫颈癌如何鉴别诊断?一起来看下。
目录
1怎样才能查出宫颈癌
检查项目:宫颈刮片、妇科检查、宫颈锥形活检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应在宫颈转化区取材。
2.宫颈碘试验
正常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含丰富糖原,碘溶液涂染后呈棕色或深褐色,不染色区说明该处上皮缺乏糖原,可能有病变。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3.阴道镜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及Ⅲ级以上、TBS分类为鳞状上皮内瘤变,均应在阴道镜观察下选择可疑癌变区行宫颈活组织检查。
4.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为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依据。所取组织应包括间质及邻近正常组织。宫颈刮片阳性,但宫颈光滑或宫颈活检阴性,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5.宫颈锥切术
适用于宫颈刮片检查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阴性者;或宫颈活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需排除浸润癌者。可采用冷刀切除、环形电切除或冷凝电刀切除。
查看详情>>2宫颈癌如何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
1.月经过多及月经期间出血:特别是发生粘膜下子宫肿瘤。
2.疼痛:一般的疼痛只是隐隐约约的痛,除非子宫本身要排出粘膜下子宫肌瘤,而造成子宫收缩。
3.压迫症状:子宫肌瘤可以压迫到膀胱、输尿管、血管、神经及肠子,而产生各种影响这些器官的操作。
4.不孕:子宫肌瘤可以影响到子宫腔的结构和子宫内膜的操作,使着床不易。但也有子宫肌瘤的病人,一样可以正常的受孕,正常的生产。
子宫体癌:
1. 阴道出血 绝经后出现阴道持续性或不规则出血;尚未绝经者可有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
2. 阴道排液 少数病人在病变早期有水样或血性排液增加,晚期并发坏死感染时,可出现恶臭脓血分泌物。
3. 疼痛 一般仅发生在晚期,当子宫颈管被癌肿组织堵塞导致宫腔积血或积脓时,可出现下腹胀痛或癌瘤刺激宫缩而引起疼痛,晚期癌浸润盆壁时,可出现腰腿痛。
查看详情>>3宫颈癌有哪些因素造成
病毒或真菌感染(25%):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以及真菌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但究竟以哪一种病毒为主诱发或在哪几种病毒协同下易发生宫颈癌等问题都尚未解决。
不良生活习惯因素(20%):
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不洁性生活易引起阴道炎,有可能导致宫颈糜烂,而长期宫颈糜烂又与宫颈癌关系密切。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15%):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其他生物学因素(10%):
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4宫颈癌日常保健
1、补充B-胡萝卜素。B-胡萝卜素在体内会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免疫系统免受自由基分子的攻击,并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据科学家观察,患宫颈癌患者血中B-胡萝卜素低于对照组,B-胡萝卜素摄入量低为宫颈癌危险因素。含维生素A多的动物性食物是:动物的肝脏和鸡蛋等。含B-胡萝卜素丰富的植物性食物是:菠菜、油菜、苋菜、莴苣叶和南瓜等。
2、补充维生素C的摄入。由病毒引起的癌症的例子已越来越多。而维生素C可以抑制病毒所造成的伤害,这一点非常重要。近来科学家已发现维生素C有十几种增强免疫的作用,包括对抗体的产生、促进免疫细胞的成熟速度等。另外,维生素C也与宫颈癌发病率有关,有关资料调查表明,维生素C摄入量增加时,子宫颈癌危险降低。含维生素C多的蔬菜是:菜花、白萝卜、土豆、小白菜、油菜等绿色蔬菜。
3、补充微量元素锌和硒。锌和硒对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功能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体内锌和硒的水平过低会引起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现已发现宫颈癌与微量元素锌和硒有关。这些微量元素的不足导致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膳食中补充锌和硒尤其重要。含微量元素锌和硒多的动物性食物是:牡蛎、鱼、瘦肉、动物内脏、蛋、牛肾、猪肾、虾等,蛋类中含锌最高。植物性原料中含锌和硒多的食物是:食用菌类、紫菜、芝麻、花生、小麦胚粉、坚果类等。
5宫颈癌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宫颈糜烂以后会变成宫颈癌
“宫颈糜烂”是困扰很多女性的问题。现在妇产科界已经废弃了“宫颈糜烂”一词,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columnar ectopy)”,认为其不是病理改变,应该属于宫颈生理变化。但由于长期习惯成自然,也有很多医师思想未转变过来,仍称其为“宫颈糜烂”,更有甚者一些医疗机构、商业广告为经济利益考虑,对其大做文章,使人们对“宫颈糜烂”更加恐慌。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糜烂”,不要慌张,按照正规的宫颈疾病筛查。
误区二:把宫颈糜烂视作宫颈癌前期病变来治疗
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将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糜烂视为同义词,积极给予激光、冷冻、微波等各种物理治疗,甚至还包括利普(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这些错误治疗不仅给健康女性带来身体的痛苦和经济损失,还带来相当严重的副作用。年轻、尚未生育的妇女如果用Leep做过度治疗,可使未来妊娠出现“流产或早产”的双倍风险!所谓“宫颈糜烂”的本质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现象,不是疾病,不需治疗。
误区三:HPV检测呈阳性或宫颈涂片不正常就是得了癌症
事实,不一定。你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可能是阴道镜检查或者有关癌细胞的活组织检查。虽然人乳头状瘤(HPV)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但多数情况下人体自身会将其清除,每个人一生中感染HPV的可能性是75%-90%,而全世界有50%-75%的人现在携带HPV病毒。HPV分低危和高危两大类,共100多种分型,不同的分型可以导致不同的疾病。而其中只有少数的病毒携带者会演变为宫颈癌。其他的感染者,由于感染病毒的种类不同,或免疫力不同而没有临床表现。HPV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可怕,更不需要过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