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我们生活中不良的习惯引发的,口腔癌给患者的心理和生活带来了烦恼,口腔癌患者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口腔癌患者要注意正确的治疗方法,那么口腔癌究竟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口腔癌症状有哪些
(1) 疼痛:早期口腔鳞癌一般无痛或仅有感觉异常或轻微触痛,伴发肿块溃疡时始发生较明显的疼痛,但疼痛程度不如炎症剧烈,因此当病人主诉疼痛,特别是牙龈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若疼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苦疼痛局部有上述体征,应高度怀疑该处有癌症。
口腔癌中舌癌与牙龈癌早期主诉疼痛者较多,若疼痛部位与口腔肿块溃疡的部位不符,则需要考虑肿瘤有向其他部位扩散的可能,牙痛可因牙龈癌引起,亦可因颊粘膜癌,硬腭癌,口底癌或舌癌扩散侵犯牙龈或舌神经所致,耳痛,咽痛可以是口咽癌的症状,亦可以是舌体癌侵犯舌根或颊,硬腭,牙龈,或侧口底癌向后侵犯咽侧壁而引起。
(2) 斑块:口腔鳞癌位于浅表时可呈浅表浸润的斑块,此时不作活组织检查难与白斑或增生性红斑相鉴别。
(3) 溃疡:口腔鳞癌常发生溃疡,典型的表现为质硬,边缘隆起不规则 ,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润肿块,溃疡面波及整个肿瘤区。
(4) 肿块:口腔鳞癌起源于口腔粘膜上皮,其肿块是由鳞形上皮增殖而成,无论向口腔内溃破形成溃疡或向深部浸润,其形成的肿块均较浅表,其粘膜上总可见到癌组织病变,另外,口腔癌多先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灶很小,甚至症状还很不明显,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变大,故如突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也应仔细检查口腔部位。
2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口腔癌
1.吸烟:是40岁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祸首。
2.喝酒:每天喝3次酒就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脆弱,更易得。
4.人乳头瘤病毒:可致人类皮肤和黏膜异常增生引起恶变。
5.遗传:口腔癌家族病史会增加家庭成员患病的危险,如果再加上吸烟、糖尿病等其他风险因素,危险就更大。
6.吃太硬的食物:饮食等会增加口腔组织压力,吃特别硬的食物会增加患癌风险。
7.水果蔬菜摄入少:水果蔬菜摄入量不足会导致免疫能力(特别是唾液的免疫力)下降,增加口腔癌危险。
3口腔癌的检查
1、影象学诊断
放射性核素检查除能提供舌甲状腺,口腔癌骨转移信息外,在诊断口腔癌本身中尚少见应用,超声波检查在口腔癌中亦少见应用,X线平片及断层摄影在口腔癌侵犯上,下颌骨及鼻腔副鼻窦时能提供较多有价值的信息,但对口腔癌的定位信息,肿瘤侵犯范围特别是侵犯原发灶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尚不能满足临床医生诊断与制定治疗计划时的需要,CT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上述要求,但CT不应作为常规的检查手段,应在取得详尽病史,体检及其他检查材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应用。
舌的纤维中隔在CT上呈现一个低密度的平面,将舌分为两半,它的移位或消失可提示舌肿瘤属良性或恶性,它的消失若再伴有对侧舌肌的变形与消失,则提示舌癌已侵犯对侧,手术者应考虑行全舌切除。
舌内肌位于中央,呈圆球状,无筋膜间隔,肌索呈不规则方向,故在CT中呈现密度不均,舌外肌围于舌内肌两侧及底面,其肌索呈一致方向的排列,在舌骨上CT轴位片上可见颏舌肌紧贴于脂肪密度的舌中隔两侧,其从下颌骨颏结节向后呈带状排列,止于舌内肌;舌骨舌肌及茎突舌肌则呈弓形围于后部舌内肌两侧,舌癌或口底癌病人有舌运动受限时可作舌骨体到硬腭的轴位CT检查,若发现上述舌外肌变形或消失即可进一步证实舌癌侵犯舌外肌的临床判断。
口腔癌病人,特别是病灶位于口腔后部者有张口受限,即张口后上,下门齿间距不到4~5cm,伴舌,下唇麻木者宜作CT检查,CT可清晰显示出下颌骨,翼内板,翼外板,翼内肌,翼外肌,颞肌,嚼肌及由它们所形成的各种筋膜间隙,这些结构,特别是翼内肌及翼颌间隙的变形消失常是口腔癌向咀嚼间隙侵犯引起张口困难的直接证据。
少数口腔癌可沿神经侵犯,其中以硬腭腺样囊性癌的表现最为突出,硬腭块物虽不大,但已有上唇麻木等上颌神经受侵的症状时,如作CT检查可见翼腭窝扩大,脂肪消失,有时还可见到圆孔扩大,翼板根部破坏,若癌肿沿三叉神经各分支顺行,还可见眶下神经管扩大及眶尖部肿瘤,因此遇有口腔癌病人有三叉神经,特别是第2支上颌神经症状时,应着重于作翼腭窝及其周围的CT检查,有些情况下,筛状结构多的腺样囊性癌在CT中可显示出筛状的低密度区。
2、细胞学与活组织检查
脱落细胞学检查适用于病变浅表的无症状的癌前病变或病变范围不清的早期鳞癌,适用于筛选检查,然后对阳性及可疑病例再进一步作活检确诊,对一些癌前病变还可进行脱落细胞学随访,此法病人易于接受,但60%的口腔早期鳞癌变细胞直接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而表层上皮正常,脱落细胞学检查常呈阴性结果。
对口腔鳞癌的确诊一般采用钳取或切取活检,因其表面粘膜均已溃破或不正常,且位置浅表,应避开坏死,角化组织,在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采取组织,使取得的材料既有肿瘤组织又有正常组织,钳取器械应锋利,以免组织受挤压变形而影响病理诊断,若组织受压变形,应另行取材,对粘膜完整的粘膜下肿块可采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虽然上述活组织检查很少引起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但在治疗耽搁过久的病例中仍可见到局部肿瘤生长加速者,因此活检与临床治疗时间的间隔越短越好,活检应在有条件接受治疗的医院中进行。
4口腔癌患者饮食的五个注意事项
1、藏青果、鲜石榴、鲜乌梅,每日各式各样1枚,分别口含噙化,连续服用。
2、放疗时可食用甘蔗、苹果、香蕉、菠萝等。
3、化疗时可常食用扁豆、莲子、山药、龙须菜、薯蓣鸡子黄粥等。
4、米粥 粳米120g ,鸡蛋1个,精盐3g ,清水1650g 。有补肾填精,利尿通淋之功,可作为本病的辅助治疗。
5、苡米粥 薏苡仁50g白糖适量。具有健脾除湿之功,可用于术后调养。
口腔癌患者饮食要注意哪些?舌病的食疗方
1,梅肉红茶:
[组成]梅干1颗,红茶50mg,热开水200 mL,甘蓝菜少许。
[制作]将梅干去果核,将果肉切碎。将切碎的果肉放入大陶瓷碗中,另加红茶混合。将热开水倒入碗内,搅拌即成。饮时加少许甘蓝菜汁,味道更佳。
[用法]不拘时服。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消食。
[适应证]适用于舌癌、颊黏膜癌,长期受到外邪侵袭,致使气滞血瘀,终结成块者。
[方解]方中梅肉性昧微甘,寒,归肝经,有收敛止痛,活血化瘀效果,红茶微苦、甘、凉。归心、肝、胃、膀胱、大肠经。主要功效有清头目,解烦渴,消食,利尿,解毒。可以治疗风热上犯,头目昏痛,油腻食积,脘闷不舒,各种癌症晚期疼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两药配合,收敛和止痛效果更强。
[使用注意]茶叶有兴备的作用,晚饭后不宜多用。
2,升麻炖大肠
[组成]升麻15 g,黑芝麻100 g,猪大肠1段(约30 mL长),生姜、葱、精盐、绍酒各适量。
[制作]将猪大肠清洗干净,把升麻和黑芝麻装入猪大肠中,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葱、生姜、绍酒。将沙锅置炉上,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3小时,即可饮用。
[用法]佐餐服食,1剂/d。
[功效]升提中气,补肝益肾。
[适应证]适用于舌癌热毒蕴结、晚期疼痛不忍者。
[方解]方中升麻性味辛、微苦,凉。归肺、脾、胃经。能解表升阳,透疹,祛风燥湿,排脓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漏带下,子宫下坠,痈肿疮毒,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黑芝麻性味甘,平,归肺、脾二经,有补肝肾,润五脏,主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赢,须发早白等。两药合用,对舌癌早期有补肝肾、排毒、止痛的功效。
[使用注意]对脾弱便溏者勿用。
5识别口腔癌的癌前病变
口腔癌前病变癌前病变不是癌,是指那些临床及组织学有改变并具有癌变倾向的病变。目前公认的有白斑、赤斑、粘膜下纤维变性、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症、上皮不典型增生以及交界痣等。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等也有可能癌变。其中白斑、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凡发现上述病变,应及时就诊。
癌前病变高危相是指癌前病变中那些在临床及组织学上处于癌变的临界线上的表现征相。严格地说,它仍然不是癌,在组织学上与早期癌有质的区别。高危相的特征包括:发病部位在高危区的舌边缘、舌腹、口底、口角内侧三角区及软腭复合区;折色斑纹或斑块中出现红斑及红白相间颗粒;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去除刺激因素2,3周,或经合理治疗3,4周后毫无改善者。发现高危相应做组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专家介绍说,口腔早期癌早期口腔癌的表现可分白色病变、红色病变、溃疡、硬结及牙周病变等。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常在白斑的基础上发生。如果在白斑上出现一块红色的糜烂区、硬结或溃疡,可能已是口腔癌了。红色病变包括红斑、“颗粒肉芽状创面”、“桑葚状糜烂间杂有角化”、“高粱米粒样斑点”等颗粒红斑,都预示着口腔红斑中就查出20例口腔癌。老年人口腔中一个长期不愈合的溃疡,特别是边缘稍高起者应想到癌。但应与舌边被牙齿磨擦形成的“褥疮性溃疡”相区别,方法是磨去陡峭的牙尖,或拔掉残齿,观察2周,溃疡愈合,即可排除。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常是牙龈癌的表现。如果牙龈出血治疗效果不好,或拔牙后创口不愈,或有肉芽组织从创口长出,则应做活检确诊,万万不可大意。